第一章 成长的经历 1
1、我出生在大山里,一个叫磺厂坪的地方 1
2、恩施地区硫磺厂 5
3、职工礼堂和灯光球场 9
4、我的童年 13
5、我家木屋 14
6、物资供应 21
7、磺厂职工子弟学校 22
8、我的学习 26
9、红小兵、红卫兵、共产主义青年团和班干部 31
10、徐校长二三事 32
11、我成了班主任谭老师的朋友 33
12、热水池里的惊魂 35
13、我的收藏 37
14、我曾经是磺厂最无聊的人 38
15、成长的烦恼 39
16、刘姓一家人 44
17、见过一次特大暴雨 46
18、职工医院和受扁桃体炎折磨 46
19、1976年9月9日 51
20、最后一次暑期工 52
21、春节习俗 54
22、永不得志的父亲 56
23、母亲是头只管拉车不管问路的老黄牛 62
24、哥哥是我的标杆 64
25、人见人爱的弟弟 67
26、磺厂的衰落 68
第二章 高中岁月 69
1、去县里读高中 69
2、初入校 72
3、一起住读的孩子们 76
4、参加第一次高考(1977年高考) 81
5、准备第二次高考(1978年高考) 85
6、高考后事 93
第三章 我的大学 97
1、姗姗来迟的通知书 97
2、大学映像 99
3、我们年级我们班 104
4、认识同学 106
5、新学期 115
6、学习正常人体结构,跨入医学门槛 121
7、正常生命现象与病原微生物课程的学习 124
8、忍受扁桃体炎的折磨 128
9、在跨过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的病理学和“三年级病” 130
10、新宿舍,新室友 136
11、多姿多彩的大学业余生活 138
12、通往临床医学各学科桥梁的学习路上 143
13、进入专业——临床课 147
14、临床实践前期的见习 154
15、五官科见习和实习 162
16、见证德国客人来访 164
17、在荆州医院实习是我大学时期最快乐的一年 165
18、第一次考研 182
19、毕业考试 183
第四章 初入临床 186
1、回到恩施 186
2、恩施地区人民医院历史沿革 193
3、获得处方权 197
4、各色各样病种 202
5、出门诊 206
6、中医崇拜 212
7、见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成立 214
8、罗猛之死 217
9、内科护士们 221
10、上级医院对口支援 222
11、干部病区 228
12、定向心血管内科专业 235
13、辅助科室轮转 239
14、医生的副业 241
15、为医院开疆扩土 243
16、护士学校兼课 244
17、再轮转病房 245
18、迎接上级部门检查 250
19、躲过“医闹”一劫 250
20、再出门诊 253
21、在恩施地区医院时的业余生活 256
22、初涉科研 258
23、最后的搏击——考研 261
24、骑单车的那个女孩 267
第五章 研究生经历 270
1、入学 270
2、中山医科大学肾脏内科和我的导师 274
3、基础阶段学习 278
4、春节大团圆 283
5、在华南最大的临床医院临床实践 284
6、快乐的业余生活和一位我们叫他秘书长的同学 296
7、回到肾内科 299
8、医生红包 307
9、我有一批在广州的优秀老乡 309
10、邱师姐和她的室友小翟 314
11、广州一家人 315
12、提前转读博士研究生 318
13、担任内科总住院医师 323
14、到中山医三院传染科轮转 326
15、父亲突然病逝 328
16、肾内科做代区长和代主治医生 330
1 7、血液净化中心学习和做课题 333
18、器官移植所见 340
19、叶任高教授强势回归 343
20、毕业课题的选择和论文的发表 346
21、在急诊科轮转期间准备博士论文答辩 351
22、毕业分配 353
附:部分媒体报道 357
1、创新为帆奋勇当前学科前沿活学活用 358
戴勇:医学路上印下探索足迹——《科技中国》 358
2、戴勇:从内科医生到医界多面手——《海峡科技与产业》 361
3、践行职责贡献中国医学——《中国贡献》 364
4、戴勇:对医学世界始终保持孩童般好奇——《科技日报》 367
5、肯读书善学习 368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科技成果与管理》 368
6、戴勇:游离于实验室与临床前沿的医者——《科学中国人》 371
7、戴勇:从实验台到病床 引领转化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与品牌》 373
8、一流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科技文摘报》 375
9、解析戴勇:执着,有道德洁癖——《行业前沿人物》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