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2
1.2.1 研究意义 2
1.2.2 研究目的 5
1.3 研究内容 6
1.3.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历史机遇 7
1.3.2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基本思路与重大意义 7
1.3.3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启示 8
1.3.4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优势和实践条件 8
1.3.5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
1.3.6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路径选择 9
1.3.7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保障措施 12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1.4.1 研究思路 13
1.4.2 研究方法 13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14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
1.5.2 基本观点 15
1.5.3 创新之处 16
第2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历史机遇 17
2.1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17
2.2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要求 20
2.2.1 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重大部署 20
2.2.2 广西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21
2.3 中国—东盟合作迈向“钻石十年”的形势要求 22
2.3.1 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2.3.2 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中国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创造新的机遇 23
2.3.3 新贸易保护主义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增强了内聚力 24
2.4 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25
2.4.1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态势 27
2.4.2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特点 38
2.4.3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格局 42
第3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基本思路与重大意义 42
3.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基本思路 45
3.1.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基本内涵 45
3.1.2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指导思想 46
3.1.3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基本原则 47
3.1.4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 48
3.1.5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发展目标 52
3.1.6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内驱动力 53
3.2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重大意义 57
3.2.1 有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57
3.2.2 有利于完善我国区域开放格局,加快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发展 58
3.2.3 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9
3.2.4 有利于加快形成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新格局 59
3.2.5 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存共荣 62
第4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启示 62
4.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理论基础及其启示 63
4.1.1 绝对优势理论及其启示 63
4.1.2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启示 65
4.1.3 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启示 66
4.1.4 相互需求理论及其启示 68
4.1.5 技术差距理论及其启示 70
4.1.6 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启示 71
4.1.7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启示 72
4.1.8 增长极理论及其启示 73
4.2 发达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74
4.2.1 美国的实践经验 75
4.2.2 法国的实践经验 77
4.2.3 德国的实践经验 78
4.2.4 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广西的启示 79
第5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优势和实践条件 82
5.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特有优势 82
5.1.1 东靠西联,南北贯通,区位优势独特 82
5.1.2 对外开放战略地位提升,对外经济成效明显 82
5.1.3 老少边穷优惠政策叠加,外部环境良好 83
5.1.4 平台和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互动优势凸显 83
5.1.5 后发优势明显,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84
5.1.6 海洋经济厚积薄发,发展潜力巨大 84
5.2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实践条件 85
5.2.1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85
5.2.2 广西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93
5.2.3 广西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推动作用凸显 100
第6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04
6.1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问题 104
6.1.1 经济实力不够强,支点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 104
6.1.2 交通枢纽功能不够完善,区位优势作用受到制约 105
6.1.3 改革进入深水区,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加大 105
6.1.4 高端人才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106
6.1.5 国家政策的分力效应,枢纽的作用受到影响 106
6.2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面临的挑战 106
6.2.1 政治分歧使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的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107
6.2.2 东盟一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108
第7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点的路径选择 110
7.1 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110
7.1.1 广西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110
7.1.2 西南中南地区以广西为支点出海、出边、通往粤港澳的通道现状 111
7.1.3 广西综合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7.1.4 构建广西综合运输体系的途径 112
7.2 推动海洋经济合作,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合作试验区 114
7.2.1 建立和完善机构机制 114
7.2.2 加快推进海上互联互通建设 115
7.2.3 创新合作模式,以产业链和物流链设计促进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发展 116
7.2.4 求同存异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 116
7.2.5 积极深化与越南的海洋经济合作 117
7.3 深化商贸物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商贸物流中心和集散基地 119
7.3.1 广西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19
7.3.2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体系 121
7.3.3 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22
7.4 深化旅游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126
7.4.1 广西旅游业发展目标 126
7.4.2 重大旅游项目推进战略 127
7.4.3 旅游市场开发战略 129
7.4.4 旅游信息共享战略 132
7.4.5 无障碍旅游及旅游同城化战略 133
7.5 深化金融合作,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高地 136
7.5.1 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 136
7.5.2 加快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144
7.5.3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145
7.5.4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46
7.5.5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货币服务中心 146
7.5.6 强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金融服务 147
7.6 推动双向交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体系 147
7.6.1 推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148
7.6.2 加快建设中国(凭祥)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 148
7.6.3 加快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160
7.6.4 规划建设北部湾自由港 161
7.6.5 加快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167
7.6.6 加快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建设 169
7.7 深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170
7.7.1 广西与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 170
7.7.2 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 172
7.8 推动科技合作,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心 174
7.8.1 广西—东盟科技合作现状 174
7.8.2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目标 176
7.8.3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 177
7.8.4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 178
7.9 拓展医疗合作空间,建设中国—东盟友好养生疗养基地 179
7.9.1 广西—东盟传统医药合作的现状 179
7.9.2 中国传统医药引发东盟国家关注,为推进中国—东盟医疗合作奠定了基础 181
7.9.3 广西养生资源丰富,为推进中国东盟养生疗养基地建设创造了条件 182
7.9.4 中国—东盟友好养生疗养基地建设的任务 183
7.10 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184
7.10.1 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184
7.10.2 文化交流合作先行,与东盟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一步提升 185
7.10.3 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务实推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 185
第8章 打好“东盟牌”,建设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保障措施 187
8.1 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187
8.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构建高效灵活的开发管理新体制 188
8.3 创新财税管理体制机制,发挥财政税收杠杆的引导作用 190
8.4 创新投融资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 191
8 5 推进土地管理创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92
8.6 推进人才和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力 193
8.7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 195
8.8 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加强省际间协调和磋商 196
参考文献 197
附录:发表的阶段性成果 208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