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论哲学基点问题 1
一、略论哲学的社会功能 1
二、实践释义与实践的唯物主义 4
三、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14
第二章 论物质及其运动 21
一、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的逻辑解析 21
二、再论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答周久义同志 30
三、三论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 38
四、论思维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多重意义 42
第三章 论辩证法与认识论 53
一、从一总三分的视角掌握《自然辩证法》 53
二、偶然性是“可以不出现”的东西吗 70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源泉观新探 72
四、试谈真理的定义 80
第四章 论实践与唯物史观 87
一、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考 87
二、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 99
三、在实践基点上全面辩证地掌握国家的本质 104
四、论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辩证关系——列宁思想与邓小平思想比较研究 121
第五章 论实事求是 141
一、论《反对本本主义》的精华(A)——实事求是、自以为是、以本为是思想之分野 141
二、论《反对本本主义》的精华(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之共生 156
三、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列宁思想与邓小平思想比较研究 161
四、实事求是·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77
第六章 论生产力 181
一、宏阔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系统 181
二、精神文明是否生产力之探讨——与张金根同志商榷 189
三、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问题 197
第七章 论经济哲学 204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创见三题 204
二、两种市场经济体制源流之反思 212
三、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思考 22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思考 230
第八章 论制度文明(上) 238
一、论制度文明 238
二、制度文明应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 245
三、时代精神·唯物史观·制度文明 258
第九章 论制度文明(中) 265
一、论社会文明第三个基本方面的科学称谓——与钱学森等同志商榷 265
二、再论社会文明第三个基本方面的科学称谓——与金东珠同志商榷 273
三、三论社会文明第三个基本方面的科学称谓——与高金顶同志商榷 282
第十章 论制度文明(下) 288
一、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初议 288
二、从制度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坚持两个基本点 293
三、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辩证关系 299
四、《共产党宣言》中的制度文明思想及其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309
五、邓小平制度文明建设理论的开拓之篇——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体会 324
六、论邓小平关于制度文明建设目标的思想——读《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体会 330
第十一章 论精神文明 335
一、论精神文明建设的三种思路与相关问题 335
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若干问题 346
三、论掌握爱国主义的若干方法与基本内容——列宁思想与邓小平思想比较研究 360
四、论邓小平艰苦奋斗与致富反腐辩证统一的思想 382
五、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六力” 390
第十二章 论西方哲学 394
一、对赫拉克利特认识论的一点认识 394
二、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简议 401
三、简评萨特的自由观 403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