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矿地质背景 1
第一节 大地构造格架及分区 1
一、秦祁昆造山系(Ⅰ) 1
二、三江造山系(Ⅱ) 9
第二节 区域含矿地层 13
一、前寒武系 13
二、下古生界 15
三、上古生界—新生界 17
第三节 区域断裂构造 21
一、一级断裂 21
二、二级断裂 23
三、三级断裂 25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一、区域重力 26
二、区域航磁 27
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9
一、元素分布特征 29
二、异常分带特征 29
第二章 岩浆作用及成矿 33
第一节 火山岩及含矿性 36
一、前寒武纪火山岩 36
二、早古生代火山岩 38
三、晚古生代火山岩 44
四、中生代火山岩 48
五、新生代火山岩 55
第二节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56
一、祁连基性—超基性岩带 56
二、柴北缘基性—超基性岩带 57
三、东昆仑基性—超基性岩带 57
四、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基性—超基性岩带 60
五、西金乌兰-通天河基性—超基性岩带 60
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 61
一、前寒武纪中酸性侵入岩 61
二、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 62
三、海西期中酸性侵入岩 66
四、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 72
五、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 83
六、喜马拉雅期中酸性侵入岩 85
七、中酸性岩浆岩的综述 88
第四节 岩浆岩同位素年龄与构造热事件及成矿关系 88
一、岩浆岩同位素年代记录与地质演化 88
二、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92
三、岩浆作用与构造热事件关系 93
第三章 主要矿床类型和特征 95
第一节 区域矿产概况 95
一、总体特征 95
二、矿产地分布情况 95
第二节 金属矿产主要矿床类型和特征 96
一、岩浆型 97
二、接触交代型 100
三、海相火山岩型 110
四、斑岩型 115
五、热液型 129
六、构造蚀变岩型 134
七、喷流沉积型 144
八、沉积型 147
九、沉积变质型 148
十、陆相火山岩型 151
第四章 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 152
第一节 区域控矿因素分析 152
一、地层岩性控矿作用 152
二、构造控矿因素 154
三、侵入岩的控矿作用 155
四、变质作用因素 157
第二节 成矿系列 157
一、与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 158
二、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 158
三、与火山-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成矿系列 158
四、以沉积岩系为容矿岩石的喷气沉积成矿系列 159
五、与中酸性中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 159
六、与中酸性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 159
七、造山型金矿系列 159
八、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 160
九、与镁质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系列 160
十、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热液成矿系列 160
第三节 成矿区带 160
一、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及分级命名 161
二、划分结果 161
三、成矿区带主要特征 161
第四节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204
一、前寒武纪前造山阶段与成矿 204
二、早古生代洋陆转换阶段与成矿 207
三、晚古生代—中生代俯冲碰撞造山阶段与成矿 208
四、晚中生代后碰撞造山阶段与成矿 209
五、新生代后造山阶段与成矿 209
第五章 成矿预测 210
第一节 成矿预测区圈定原则及方法 210
一、成矿预测区圈定原则 210
二、成矿预测区圈定方法和分类 211
第二节 主要成矿预测区圈定 211
第六章 找矿工作思路及部署建议 251
第一节 选区总体思路和部署原则 251
一、总体思路 251
二、部署原则 251
三、找矿远景区优选 252
第二节 “十三五”工作部署建议 261
一、基础地质调查 261
二、优势与重要矿产勘查 262
三、科技创新 263
第三节 整装勘查工作 263
一、主要工作部署思路 263
二、整装勘查工作部署建议 264
第七章 结论 271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271
二、存在的问题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