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4
第一编 政区·环境 19
第一章 政区 19
第一节 区位 19
第二节 建置 19
第三节 区划 20
第四节 村组 21
第二章 地貌 26
第一节 地形 26
第二节 地质 26
第三节 植被 26
第四节 土壤 26
第三章 气候 27
第一节 温度 27
第二节 降水 29
第三节 风力 30
第四章 自然灾害 30
第一节 气象灾害 30
第二节 地质灾害 32
第三节 生物灾害 33
第五章 环境 33
第一节 环境状况 33
第二节 污染治理 34
第六章 资源 3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35
第二节 水资源 36
第三节 矿产资源 37
第四节 气象资源 37
第五节 物产资源 37
第二编 国土人口 39
第一章 国土 39
第一节 农村制度及体制改革 39
第二节 土地管理 45
第二章 人口 4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46
第二节 人口普查 48
第三节 人口结构 49
第四节 人口变迁 52
第三章 计划生育 53
第一节 管理 53
第二节 宣传教育 53
第三节 政策措施 54
第四节 计生服务 55
第三编 宏观经济 57
第一章 产业结构 57
第一节 一产业内部结构 58
第二节 经济作物种植 59
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 59
第四节 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61
第二章 经营机制 64
第一节 经营机制演变 64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宏观经济 65
第三节 各产业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 65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 66
第三章 收入与消费 68
第一节 总收入 68
第二节 总消费 71
第三节 家计调查 71
第四章 物质生活 72
第一节 饮食 72
第二节 穿着 73
第三节 住房 74
第四节 通行 76
第五节 生活用品 76
第四编 第一产业 78
第一章 耕地 78
第一节 面积与土质 78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整治 79
第三节 退耕还林还草 80
第二章 水利 82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 82
第二节 水利设施 88
第三节 农田灌溉 90
第四节 水利管理 91
第三章 电力 94
第一节 设施建设 94
第二节 电力供应与管理 95
第四章 农业机械 96
第一节 农业机械与机械化 97
第二节 管理与服务 99
第五章 种植业 101
第一节 作物品种 101
第二节 作物栽培 101
第三节 新品种推广 103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07
第六章 养殖业 108
第一节 畜禽饲养 108
第二节 饲料 110
第三节 服务与管理 111
第四节 养殖企业和养殖户 115
第七章 林业 116
第一节 林木资源 116
第二节 育苗 118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19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120
第五编 二、三产业 122
第一章 乡镇企业 122
第一节 发展历程 122
第二节 产业门类 124
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 126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127
第五节 重点企业 127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 129
第一节 体制 130
第二节 供销 131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135
第三章 民营商业 137
第一节 商店 137
第二节 集市贸易 138
第三节 餐饮服务业 138
第四节 商贸管理 138
第四章 粮油购销 139
第一节 统购统销 139
第二节议购议销 140
第三节 粮油价格 140
第四节 销售管理 142
第五章 交通·邮电 142
第一节 城乡公路 142
第二节 村组道路 143
第三节 桥梁涵洞 144
第四节 公路运输 144
第五节 道路养护与管理 145
第六节 邮政 146
第七节 电信 147
第六章 金融保险 148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 148
第二节 保险 150
第六编 党群组织 15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文殊镇委员会 151
第一节 镇党委组织机构沿革 151
第二节 党代会 154
第三节 党员教育 157
第四节 党的基层组织 158
第二章 群众团体 161
第一节 共青团文殊镇委员会 161
第二节 镇妇联 163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165
第四节 镇残联 166
第五节 镇教育工会 167
第三章 党的思想建设 167
第一节 肃反 167
第二节 整风整社 168
第三节 1964年的社教 169
第四节 “四清”运动 169
第五节 “文革”中进行的“整党” 170
第六节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整党 170
第七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教 171
第八节 新世纪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171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 172
第一节 “文革”中的“斗、批、改” 172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72
第五章 改革与发展 173
第一节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73
第二节 小康建设 175
第三节 “两品一游”城郊型农业 176
第七编 行政 178
第一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78
第一节 人民代表 178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181
第三节 人大主席团 188
第二章 乡(镇)人民政府 188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 188
第二节 职责 189
第三章 财政税务 192
第一节 财政 192
第二节 税务 196
第四章 民政 197
第一节 困难救济 197
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 200
第三节 特殊群体的生活 200
第五章 农民负担 20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负担 20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后的减负工作 202
第三节 摊派负担和义务工 203
第八编 政法军事 204
第一章 公安 20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04
第二节 治安管理 205
第三节 户政管理 207
第四节 交通安全和消防管理 208
第五节 禁毒工作 209
第六节 村民矛盾调解 210
第二章 司法 21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10
第二节 法律服务 211
第三节 法制宣传 211
第四节 民事调解 211
第五节 安置帮教 212
第三章 人民武装 212
第一节 民兵 212
第二节 兵役 214
第三节 优抚安置 215
第四节 双拥工作 215
第九编 教育 216
第一章 小学教育 216
第一节 学前教育 21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217
第三节 学制、课程及教法 220
第四节 学校设施 221
第二章 中学教育 222
第一节 初中教育 222
第二节 高中教育 224
第三节 中学学制 225
第四节 学校设施 225
第五节 教育经费 226
第六节 教育管理 227
第七节 教师管理 228
第八节 教学管理 232
第三章 扫除文盲和农业技术培训 234
第一节 扫除文盲 234
第二节 农业技术培训 235
第十编 卫生体育 237
第一章 医疗 237
第一节 医疗机构 237
第二节 医政管理 240
第三节 疾病治疗 241
第四节 妇幼保健 242
第五节 合作医疗 242
第六节 药品管理 243
第二章 卫生 243
第一节 环境卫生 243
第二节 卫生防疫 244
第三章 群众体育活动 245
第一节 体育设施 245
第二节 群众体育 246
第三节 学校体育 247
第十一编 文化 248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 248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 248
第二节 双文明建设 249
第三节 开展创建活动 249
第四节 文化生活 250
第二章 传统文娱活动 250
第一节 社火 250
第二节 戏曲 251
第三节 说唱文艺 253
第三章 现代群众文娱活动 256
第一节 唱革命歌曲和演革命样板戏 256
第二节 卡拉OK 256
第三节 文艺汇演 256
第四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257
第四章 民间手工艺术 257
第一节 绘画、剪纸艺术 257
第二节 芨芨草、柳条等编制艺术 257
第三节 刺绣 257
第四节 石艺加工 257
第五章 广播影视 257
第一节 广播 257
第二节 电影 258
第三节 电视 259
第六章 图书文学 259
第一节 乡镇图书室 259
第二节 村组阅览室(农家书屋) 260
第三节 农村书画展 260
第四节 文艺创作 260
第七章 文物古迹 261
第一节 长城文化遗迹 261
第二节 汉墓 262
第三节 庙宇及戏台 262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263
第八章 群众文化事业管理 264
第一节 机构设 264
第二节 活动设施 264
第三节 管理与服务 264
第十二编 习俗民情 265
第一章 婚姻家庭 265
第一节 婚姻 265
第二节 家庭 266
第二章 姓氏 266
第一节 构成 267
第二节 来源 267
第三章 风尚习俗 268
第一节 禁忌 268
第二节 生活习俗 269
第三节 礼仪习俗 270
第四节 生育习俗 270
第五节 婚嫁习俗 271
第六节 节令习俗 272
第七节 命名习俗 274
第八节 丧葬习俗 274
第九节 交往习俗 275
第十节 其他习俗 275
第十一节 文殊山下的“酒文化” 275
第十二节 宗教信仰 276
第四章 方言俗语 277
第一节 方言 277
第二节 俗语 278
第三节 谚语 279
第四节 歇后语 279
第十三编 人物 280
第一章 人物传略 280
第二章 人物简介 283
第一节 文殊乡(镇)党、政、军、企领导干部 283
第二节 劳动模范、企业家、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 293
第三节二、三等功革命军人、人民警察 297
第四节 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297
第五节 文殊籍在外地人员县(团)级职务的党、政、军、企领导干部(不含未任实职、仅享受同级待遇人员) 297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