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学校时期(1949年6月以前)共9首 1
和家兄龙华诗 1
途中感怀(二首) 2
开封冬日郊游 3
思亲 3
国民党收复区社会状况(二首) 5
悼革命烈士 5
黄河泛滥区人民的悲惨生活 6
第二部分 苏州无锡南京工作时期(1949年7月—1960年6月)共39首 8
苏州与东旭相见(三首) 8
蚌埠车站与东旭分别(四首) 9
初到合肥(二首) 10
寄家兄龙华诗 11
忆一九五二年上海学习 11
寄语 11
三月江南 12
思乡 12
咏刘连仁 12
观上海淮剧团演出《岳飞》 13
插秧女 13
迎《七一》 14
寄南京王德明同志 14
归家 15
读小说《青春之歌》 16
咏林道静 16
学财务会计课 16
苏州与冯琢之同志相遇 17
读《续范亭诗文集》(三首) 17
赴吴江县找劳动力 18
游杭州西湖(七首) 18
夜航途中 重游西湖 西湖夜景 秋瑾墓 19
苏小小墓 钱塘风光 岳飞墓 20
读小说《山乡巨变》 21
悼李永珍同志 22
参观苏州市建国十周年展览馆(二首) 22
第三部分 江阴工作时期(1960年7月—1965年4月)129首 23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3
江阴林场风光 23
观锡剧《嫦娥奔月》 23
工人支农 24
寄苏州友人 24
读《郭沫若集》 25
江阴人民支农高潮 25
观锡剧《卧薪尝胆》 27
欢呼宇宙飞船返回地面 27
答王祺霞先生(五首) 28
冬日书怀(六首) 31
春节书怀 34
有感(二首) 35
小酌 35
读文学史有感 36
观电影《风暴》 36
生日书怀 36
江边 37
清明节赴杨舍镇(二首) 37
从杨舍返江阴途中口占一绝 38
悼姜永海同志 38
病中阅读文学史(二首) 38
街头遇儿 39
读《宋诗选》 39
读报有感(二首) 39
读《李太白诗集》 40
咏史 43
郊游(二首) 45
午夜书感 45
假日(三首) 46
父子相遇诉衷情 47
告别南京诸同事 48
感怀 48
寄南京吴进先同志 48
观电影《红旗谱》(二首) 49
读中国文学史(二十七首) 49
读《杜牧诗集》(二首) 67
读《鲁迅选集》和《鲁迅传》 67
今岁气候(二首) 68
读《闻一多诗文选集》(三首) 69
中秋节感怀(三首) 69
夜梦四弟蕴华 70
重访西安 71
兰州与淑华妹全家人相见 73
兰州白塔山公园 74
兰州五泉山公园 74
兰州黄河铁桥 74
返陕北吴堡县故乡 75
赠家兄龙华(三首) 77
赠爱则妹 79
赠五弟振华 80
赠六弟物华 81
漫漫人生坎坷路 83
无题(二首) 84
赴绥德县东马家川村看望五姨母 84
在内蒙古丰镇市与蕴华全家人相见(二首) 85
丰镇观晋剧《紫荆案》和《六月雪》 86
内蒙风光(二首) 87
京包道上 87
访北京(七首) 88
寄五弟振华 94
阅《红旗飘飘》 94
答吴宝康同志 95
寄蕴华弟 95
吴堡县新面貌(二首) 96
冒雨夜归 97
依稀家事 97
咏人民诗人白乐天 97
第四部分 江阴林场劳动时期(1965年5月—1979年4月)共99首 100
第一次交心诗(二首) 100
题江阴桑苗圃区域示意图 101
送何良义、何贵华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 101
题职工食堂 102
桑田灌溉 102
嫁接桑苗(十一首) 102
第三次交心诗(十七首) 104
寄儿 109
和陆游《钗头凤》词 109
和苏轼《江城子》词 112
寄内蒙古丰镇永平侄(四首) 113
江阴与蕴华相见(四首) 114
寄蕴华弟(四首) 115
戊午年春节书怀 116
中秋节寄蕴华弟(二十首) 117
附蕴华《游桂林诗》(三首) 122
读书随感(二十九首) 123
第五部分 恢复工作和离休时期(1979年4月以后)共49首 142
恢复党籍有感 142
锦绣河山 142
春望 143
文革十年浩劫 143
颂邓公(五首) 143
代友人拟赠诗(五首) 144
再代友人拟赠诗(十一首) 146
用人莫嫌出身微 148
观话剧《恩怨记》 150
寄蕴华弟(二首) 151
江阴春日集场 151
冬日生意 152
忆河南大学在苏州时期的中共地下党工作 152
赠金一鸣同志 153
游桂林(六首) 154
宇宙篇 156
读朱熹《观书有感》 159
寄孔芳修同志(三首) 159
学而不厌 160
船运 160
白发 160
读《十等公民歌》有感 161
夫妻相处歌 162
养生益寿歌 163
第六部分 166
附录一:革命回忆录 166
一、悼念早期牺牲的共产党员薛翰臣和慕生桂 166
二、回忆1934年前后陕北苏维埃区流行的几首革命歌曲 168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几首陕北民歌 170
四、回忆解放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运动及其它 175
附录二:江阴概况 184
附录三:历史人名索引 189
后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