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技术篇 3
第一章 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技术 3
第一节 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与实施 3
一、改造规划的原则 3
二、改造规划的步骤 3
三、改造规划的内容 5
四、施工与材料 7
第二节 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规划技术 8
一、田间灌(排)渠系的规划 8
二、田块规划 12
三、道路、林带规划 13
四、平整土地规划 16
五、田间附属建筑物的规划 19
第三节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技术措施 21
一、农艺技术措施 21
二、工程技术措施 22
三、生物技术措施 27
四、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27
第二章 农田水利建设 29
第一节 农田水分状况及调节 29
一、农田水分的存在形式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30
二、调节农田水分的措施 35
第二节 农作物灌溉制度 36
一、作物田间耗水量 36
二、作物田间耗水量的确定 36
三、灌溉标准 37
四、农作物灌溉制度 38
五、灌溉用水量 39
六、灌溉模数 40
第三节 灌溉方法和技术简介 41
一、淹灌法 41
二、畦灌法 41
三、沟灌法 43
四、喷灌法 43
五、滴灌法 44
六、浇灌法 44
七、地下管灌法 45
第三章 田间灌排工程设计 46
第一节 灌水率的确定和灌溉流量设计 46
一、灌水率 46
二、灌水流量设计 47
第二节 排水标准的确定和排水流量设计 56
一、排水标准 56
二、农业生产对排水的要求 57
三、设计排涝流量的计算 60
四、排渍流量的计算 62
第三节 灌排渠系规划布置 62
一、灌排渠系规划原则与规划程序 63
二、灌区类型及灌排系统的典型布置形式 64
三、灌溉干、支渠的规划布置 66
四、支渠以下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特点 67
五、排水沟道系统规划布置 67
第四节 灌排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 73
一、渠道横断面的设计 73
二、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78
第四章 山区、丘陵区田间灌溉系统 80
第一节 水源工程 80
一、引水渠道 80
二、小水库 81
三、抽水站(泵站) 82
第二节 山区、丘陵区灌溉系统 86
一、输水配水渠道灌溉系统 86
二、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 86
三、满天星式灌溉工程 92
四、坡面截洪排水工程 105
第五章 中低产田地改造中的土壤改良与培肥 107
第一节 高产稳产农田的内涵 107
一、土壤和土壤肥力因素 107
二、土壤肥力 107
三、土壤的组成 108
四、土壤的主要肥力性质 109
第二节 云南中低产田地类型及改良对策 112
一、红壤系列的中低产旱地改良 112
二、坡薄土改良 114
三、低产稻田改良 114
第三节 发展绿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118
第二篇 开发与实践篇 125
第一章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技术 125
第一节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经验 125
第二节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措施与对策 127
一、改造治理措施 127
二、改造对策 128
第三节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主要类型 129
第二章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内容及做法 133
第一节 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133
一、正本清源 133
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133
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135
四、“形”、“质”并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135
第二节 坡改梯的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 135
一、坡改梯的工程规划设计 136
二、坡改梯的质量标准 142
三、坡改梯的施工技术 142
四、坡改梯配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145
第三节 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52
一、规划原则 152
二、改造工程规划设计 152
三、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的施工 165
第四节 几种适用节水技术简介 168
一、砼“U”型槽节水技术 169
二、集雨补灌节水技术 170
三、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 172
四、经济植物篱固土节水技术 173
五、保水剂节水技术 174
六、等高横向聚土垄作截流节水技术 176
七、覆盖减蒸节水技术 177
第三章 山区节水灌溉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设计 179
第一节 灌溉方式的选择 179
第二节 浇灌净流量确定和浇灌流量设计 179
一、浇灌净流量确定 179
二、浇灌流量设计 180
三、管道的管径及压力要求的确定 193
第三节 管道的规划与布置 194
一、管道规划布置的原则与要求 194
二、管道系统的典型布置形式与布置间距 195
第四节 水池规划布置与设计 196
一、水池规划布置 196
二、水池设计的原则 197
第五节 管池结合水浇地建设的施工 198
一、管道的质量要求 198
二、管道的安装方法 198
三、管道沟槽基础开挖的要求 198
四、管道敷设的要求 199
五、管道沟槽回填的要求 199
第四章 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投资概算编制 200
第一节 投资概算编制的依据 200
一、编制依据 200
二、投资概算编制方法 200
三、概算的基础单价 201
四、概算中相关费率的取费标准 201
第二节 工程基础单价的编制方法 202
一、材料概算价格 202
二、人工费用的计算 203
三、电、风、水概算价格 205
四、机械使用费 206
五、混凝土材料用量 207
六、砂浆材料用量 207
七、半成品混凝土单价的计算 208
八、砂浆单价的计算 210
九、混凝土拌制单价的计算 210
十、混凝土运输单价的计算 210
十一、回填土石料运输单价的计算 212
第三节 工程单价的编制方法 214
一、工程单价的构成 214
二、工程单价取费标准 215
三、工程单价分析表 215
四、常用工程单价分析表 216
五、工程单价汇总表 248
第四节 工程投资概算编制方法 249
一、编制方法 249
二、单项工程概算计算方法 249
三、工程投资概算明细表 249
第五节 农艺措施投资概算方法 251
一、农艺投资基础单价的编制方法 251
二、农艺投资概算单价编制方法 252
三、农艺措施投资概算编制方法 253
第六节 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总投资概算编制方法 254
一、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总投资的计算 254
二、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总投资概算汇总表 254
第七节 投资概算在实施方案中的应用 255
一、投资概算编制依据在实施方案中的应用 255
二、各种计算表格在实施方案中的应用 255
第三篇 成果应用篇 259
景洪市勐龙镇贺南东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259
第一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及主要障碍因素 261
第一节 景洪市基本情况 261
第二节 勐龙镇基本情况 261
第三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 262
一、自然地理状况 262
二、耕地资源与土壤养分状况 262
三、项目区水资源状况 263
四、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264
五、项目区交通状况 264
六、项目区气候状况 264
第四节 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64
第二章 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6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66
第二节 基本原则 266
一、坚持项目安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266
二、坚持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的原则 266
三、坚持高标准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的原则 266
四、坚持建管并重,高效运行的原则 267
五、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 267
第三章 项目区的确定及建设任务与目标 268
第一节 项目区确定的依据 268
第二节 建设任务 268
第三节 建设目标 269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 270
第一节 建设内容及规模 270
一、工程措施建设内容及规模 270
二、生物农艺措施建设内容及规模 270
第二节 技术方案设计 271
一、设计原则 271
二、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71
三、灌溉渠断面设计 272
四、灌渠流量计算结果 272
五、工程施工要求 275
第三节 土地平整工程 275
一、断面设计 275
二、施工技术 275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 275
第四节 机耕路工程设计 278
一、布置原则 278
二、技术要求 278
三、机耕道路设计 278
四、机耕路施工要求 279
第五节 生物农艺措施技术方案设计 279
第六节 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方案设计 280
一、绿肥种植技术 280
二、秸秆还田技术 280
三、增施精制有机肥 281
四、土壤肥力监测技术设计 281
第七节 配方肥施用技术措施 281
第八节 科技培训 281
第五章 工程量及项目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282
第一节 工程量 282
第二节 投资预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284
一、预算编制依据 284
二、投资预算编制的方法 284
三、基础单价 284
四、预算中的相关费率 285
第三节 投资预算 285
一、工程措施投资预算 285
二、生物农艺措施投资预算 288
三、其他独立费用 288
第四节 项目总投资 288
第五节 资金筹措 289
第六章 项目实施计划及施工组织 290
第一节 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290
第二节 项目实施组织 290
一、施工条件 290
二、主要材料 290
三、施工组织形式 291
第七章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292
第一节 组织领导措施 292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292
二、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 292
第二节 政策保障措施 293
第三节 技术保障措施 293
一、具有成熟的中低产田地改造经验 293
二、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 293
第四节 项目资金管理 293
第五节 项目建设后的运行与管理 294
一、招投标方案 294
二、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 294
三、项目检查与验收程序 294
四、档案资料管理 295
五、工程移交与管理 295
第六节 效益分析 295
一、经济效益 295
二、生态效益 295
三、社会效益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