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3
第一节 人的心理的社会性 3
一、计划性与目的性 4
二、预见性 5
三、创造性 5
四、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的特有形式 5
第二章 动机 6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6
一、动机及其功能 6
(一)什么是动机 6
(二)动机的功能 6
二、动机和活动 7
第二节 需要、诱因与动机 7
一、需要及其种类 7
(一)什么是需要 7
(二)需要的种类 8
二、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9
三、需要的理论 9
(一)莫瑞论需要的实质及分类 9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1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14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 14
二、生理性动机 15
(一)饥饿 15
(二)渴 16
(三)性 16
(四)睡眠 17
三、社会性动机 17
(一)兴趣 17
(二)交往动机 18
(三)成就动机 18
(四)劳动动机 19
第四节 动机的测量 19
一、观察法 19
二、自我报告法 20
三、实验法 20
四、投射法 20
第三章 注意 21
第一节 注意的一般概念 21
一、什么是注意 21
二、注意的功能 22
(一)选择功能 22
(二)维持功能 22
(三)整合功能 22
三、注意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22
(一)注意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23
(二)注意是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23
(三)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23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23
一、不随意注意 23
(一)什么是不随意注意 23
(二)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24
二、随意注意 25
(一)什么是随意注意 25
(二)儿童随意注意的三个发展阶段 25
(三)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26
三、随意后注意 27
第三节 注意的基本品质 27
一、注意的稳定性 27
(一)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 27
(二)衰减函数 28
(三)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28
(四)注意的稳定性与动摇 31
二、注意的分配 31
三、注意的转移 33
第四章 知觉 35
第一节 什么是知觉 35
第二节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36
第三节 知觉的客观变量与主观变量 36
第四节 知觉的生理机制 37
第五节 知觉的种类 38
第五章 记忆 39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39
一、记忆的特点及功能 39
(一)什么是记忆 39
(二)记忆的作用 39
二、关于记忆理论的探讨 40
(一)刺激--反应理论 40
(二)格式塔理论 40
(三)信息加工理论 40
三、记忆的分类 40
(一)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41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41
(三)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 41
(四)瞬时记忆、缩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1
第二节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42
一、记忆和脑的机能部位 42
(一)非定位说 42
(二)定位说 43
二、记忆存贮的生理单元 43
(一)刺激痕迹 43
(二)反响回路 43
(三)突触结构 44
(四)核糖核酸 44
第三节 识记--信息编码 45
一、识记的一般概念 45
二、识记的方式 45
(一)按刺激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 45
(二)按语义类别编码 47
(三)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47
三、影响识记的因素 47
(一)觉醒状态 47
(二)识记的意识状态 47
(三)加工深度 48
(四)组块 48
第四节 保持--信息存贮 49
一、保持的一般概念 49
二、保持的组织形式 51
(一)空间组织 52
(二)系列组织 52
(三)联想组织 52
(四)层次组织 52
(五)更替组织 52
三、遗忘 53
(一)遗忘的一般概念 53
(二)遗忘的过程 53
(三)遗忘的原因 55
四、保持的条件与方法 56
(一)组织有效的复习 56
(二)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57
(三)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57
第五节 再现--信息提取和恢复 58
一、再认 58
(一)再认的一般概念 58
(二)影响再认的因素 58
二、回忆 59
(一)回忆的一般概念 59
(二)有意回忆的结构 60
(三)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60
第六章 表象与想象 62
第一节 表象 62
一、表象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62
(一)直观性 62
(二)概括性 62
(三)表象是由感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62
(四)能动性 63
二、表象的种类 63
(一)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63
(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63
(三)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 64
三、表象的神经机制 64
四、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65
(一)基本表象理论 65
(二)双重编码理论 66
(三)概念命题理论 66
第二节 想象的一般概念 66
一、想象的特点及功能 66
(一)什么是想象 66
(二)想象的功能 67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 68
(一)粘合 68
(二)夸张 68
(三)典型化 68
(四)联想 68
三、想象的生理基础 68
(一)大脑皮层与想象 68
(二)下丘脑、边缘系统与想象 69
(三)想象与机体过程 69
第三节 想象的种类 69
一、无意想象 69
(一)梦 70
(二)疾病引起的无意想象 70
(三)药物引起的无意想象 70
二、有意想象 71
(一)再造想象 71
(二)创造想象 71
(三)幻想 71
第四节 想象与创造 72
一、什么是创造 72
二、想象与各种创造活动 73
(一)想象与技术发明 73
(二)想象与科学创造 73
(三)想象与文艺创作活动 73
三、灵感 73
(一)灵感的特点 74
(二)灵感产生的条件 74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75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 75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 75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75
(二)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75
(三)对刺激情境的认识决定情绪、情感的性质 76
(四)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76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76
三、情绪和情感中的先天遗传性和后天习得性 77
四、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77
(一)动机作用 78
(二)适应作用 78
(三)信号作用 79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种类 79
一、人类情绪的基本类别 79
(一)快乐 79
(二)愤怒 80
(三)恐惧 80
(四)悲哀 80
二、情绪状态 81
(一)心境 81
(二)激情 81
(三)应激 82
(四)挫折 82
三、情感的种类 83
(一)道德感 83
(二)理智感 83
(三)美感 83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84
一、面部表情和辨别 84
二、身体表情与手势表情 86
三、语调表情 86
第八章 意志 88
第一节 意志的一般概念 88
一、什么叫意志 88
二、意志的基本特点 88
(一)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88
(二)意志表现为意识对行为的调节 89
(三)意志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 89
三、意志与意志行动 90
(一)什么是意志行动 90
(二)意志行动的特点 90
四、意志和认识、情感的关系 91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 91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91
(一)准备阶段 91
(二)执行阶段 92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92
(一)什么叫冲突 92
(二)冲突的种类 92
(三)冲突的结构模型 93
三、决策在意志行动中的作用 94
(一)决策的性质与方法 94
(二)决策中的冲突因素 95
(三)决策的个别差别 95
四、意志努力 96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 96
一、独立性 96
二、果断性 96
三、坚定性 97
四、自制力 97
第九章 气质 98
第一节 气质的一般概念 98
一、什么是气质 98
(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98
(二)气质是个性心理特性中受人体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一部分 98
(三)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99
二、气质与能力的关系 100
第二节 气质的类型及测量 100
一、气质类型及特征 100
(一)容格的理论 100
(二)艾森克的理论 101
(三)苏联心理学家关于气质类型的理论 102
二、气质的测量 103
(一)实验法 103
(二)问卷法 104
(三)行为评定法 104
第十章 性格 106
第一节 性格的一般概念 106
一、什么是性格 106
二、性格与气质 107
(一)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07
(二)性格和气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107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108
一、性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108
(一)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108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108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09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109
二、性格结构的动力性质 109
三、西方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特点的研究 110
(一)奥尔波特的理论 110
(二)卡特尔的理论 111
四、性格的类型 112
(一)根据心理机能何者占优势划分性格类型 112
(二)根据人类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性格类型 113
(三)根据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来划分性格类型 114
第三节 性格的评定 114
一、行为评定法 115
二、交谈法 116
三、问卷法 116
第四节 性格的形成 117
一、遗传的作用 117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117
(一)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的影响 117
(二)家庭气氛的影响 118
(三)出生顺序的影响 118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119
(一)掌握知识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19
(二)集体的作用 120
(三)师生关系的影响 120
(四)劳动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20
四、社会实践的作用 120
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 123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23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概况 123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条件 123
(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26
二、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127
(一)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127
(二)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127
三、心理发展的动力 128
四、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128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129
(一)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130
(二)儿童心理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往 130
(三)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产生原因 131
第二节 西方对小学生心理的研究 131
一、对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 131
(一)皮亚杰的观点 131
(二)瓦龙的观点 135
(三)布鲁纳的观点 136
二、关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136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137
(二)艾瑞克森的观点 137
第三节 前苏联对小学生心理的研究 139
一、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139
(一)主导活动理论简介 139
(二)学习活动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141
二、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 143
(一)小学生言语的发展特点 143
(二)知觉的发展 144
(三)注意的发展 144
(四)记忆的发展 144
(五)想象的发展 145
(六)思维的发展 145
(七)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力 145
三、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145
(一)小学生的需要 145
(二)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146
(三)小学生的交往关系及其影响 146
(四)小学生的情绪及其发展 147
第二章 初中生心理 148
第一节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148
一、初中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148
(一)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 148
(二)青春期萌动 149
(三)初中生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的情感空间和时间 149
(四)在身心加速发展中,情感和意志表现出相对脆弱性 150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50
三、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时代特征 151
第二节 初中生心理发展分析 151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51
(一)发展顺序的不可逆性 151
(二)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152
(三)发展的个别差异 152
二、影响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分析 152
(一)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152
(二)内因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153
(三)教育是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53
三、小学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53
(一)小学阶段形成的良好习惯 154
(二)在小学阶段的品德状况 154
第三节 西方对初中生心理的研究 155
一、关于初中生心理的理论 155
二、关于生物学的变化及性的发展 156
(一)生物学的变化 156
(二)性的发展 156
三、关于智力及认知的发展 157
四、关于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158
(一)初中生的社会化任务 158
(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58
五、关于自我及品德的发展 160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160
(二)品德的发展 160
六、关于少年犯罪 161
第四节 前苏联对初中生心理的研究 161
一、关于初中生心理的理论 161
二、解剖生理的变化 162
三、智力的发展及学习活动 162
(一)智力的发展 162
(二)学习活动的特点 162
四、关于个性特征 163
(一)理想和价值观 163
(二)人际关系 163
(三)业余爱好 164
(四)思想品德的形成 164
(五)自我意识的发展 164
第五节 日本对初中生心理的研究 165
一、关于发展过程 165
二、关于人生观 165
三、关于人际关系 166
(一)同伴关系 166
(二)亲子关系 166
四、初中生文化 167
(一)业余生活 167
(二)初中生与媒介 167
第三章 高中生心理 168
第一节 高中生心理发展 168
一、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态空间系统 168
(一)心理--心理系统 168
(二)心理--环境系统 169
(三)心理--心理系统 171
(四)心理--活动系统 171
(五)各系统间交互作用的规律 172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173
(一)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 174
(二)个体心理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运动是心理发展的终极运力 174
三、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75
(一)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175
(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76
第二节 西方对高中生心理的研究 178
一、关于高中生心理的理论 178
二、生物学的变化 179
(一)身体发育 179
(二)性的发展 179
三、智力和认识的发展 179
四、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180
(一)高中生的社会化任务 180
(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80
五、自我的品德的发展 182
(一)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182
(二)高中生品德的发展 182
六、职业发展 183
七、高中生的犯罪行为 183
第三节 前苏联对高中生心理的研究 184
一、身体的发育 184
二、智力的发展 184
三、道德意识的形成 185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185
五、高中生的人际交往 186
(一)同伴关系 186
(二)亲子关系 186
(三)师生关系 186
六、世界观的形成 187
七、人生计划和职业选择 187
第四节 日本对高中生心理的研究 188
一、高中生的身体发育 188
二、高中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188
(一)关于价值观 188
(二)关于人生观 189
三、高中生的人际关系 189
(一)同伴关系 189
(二)亲子关系 190
四、高中生的学校生活 190
五、高中生文化 191
(一)闲暇生活 191
(二)高中生与媒介 191
第一章 心理教育概述 195
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195
一、什么是心理教育 195
二、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95
第二节 途径与类型 197
一、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 197
二、心理教育的基本类型 197
(一)团体发展性教育 197
(二)团体补救性教育 198
(三)个别发展性教育 198
(四)个别补救性教育 198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198
第四节 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99
一、心理教育的原则 199
(一)启发自觉原则 199
(二)协同工作原则 199
(三)学生主体原则 200
(四)点面结合原则 200
(五)积极适应原则 200
(六)“教为不教”原则 200
(七)针对特点原则 200
(八)累积成功原则 201
(九)教育性原则 201
(十)整体性原则 201
(十一)平等尊重原则 202
(十二)艺术性原则 202
(十三)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203
(十四)保密性原则 204
(十五)坚持性原则 205
(十六)适应个别差异原则 205
二、心理教育的方法 205
(一)心理教育的一般方法 205
(二)心理教育的具体方法 207
第五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211
一、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211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212
三、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213
第二章 西方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模式 214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模式 214
一、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与模式 214
二、行为治疗理论与模式 215
三、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模式 216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模式 218
一、职业指导咨询模式 218
二、指导咨询即教育的模式 219
三、指导咨询是分配与适应的模式 219
四、指导咨询是“做决定”的模式 220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模式 221
一、发展性辅导的模式 221
二、“辅导是有目的行为的科学”的模式 222
三、“辅导即心理的教育”的模式 222
四、“辅导是全员服务”的模式 225
第三章 心理教育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227
第一节 心理教育评定的界定 227
一、心理教育评定与心理测验 227
(一)评定与诊断 227
(二)评定与测验 228
二、医学诊断的评定模式 228
第二节 心理评定的信效度 229
一、信度 230
二、效度 230
第三节 心理评定的策略 230
一、特异性与一般性评定 230
二、以问题解决为宗旨 231
三、选择测验的策略 231
第四节 评定报告的撰写 232
一、有效报告的撰写 232
(一)有针对性 232
(二)描述行为 232
(三)描述个体的独特性 232
(四)报告的撰写要清楚、准确、直接 232
(五)提供综合服务的信息 232
(六)提供一个清楚、特殊和可实现的建议 232
(七)报告的提供要及时 233
二、报告使用者喜好的报告内容 233
三、效果不好的报告 233
第五节 评定的步骤 233
一、如何开始 234
二、外表与观察 235
三、测验中的行为表现 235
四、测验的实施 236
五、测验结果及其解释 236
六、提出建议 237
第四章 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测验 239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239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 239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 240
(一)心理测验的间接性 240
(二)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240
(三)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240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241
四、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242
(一)测验看法要端正 242
(二)测验种类要考虑 242
(三)测验内容要保密 242
(四)测验人员要选择 243
(五)测验被试者要了解 243
(六)测验误差要控制 243
(七)测验评分要客观 243
(八)测验过程要记录 243
(九)测验道德要讲究 243
(十)测验解释要慎重 243
第二节 心理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244
一、智力测验 244
(一)《中国比内测验》 244
(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244
(三)《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246
(四)《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246
二、价格测验 247
(一)《16种人格因素测验》 247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48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 249
三、心理健康测验 250
第五章 心理教育课程设计 251
第一节 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 251
一、智能和创造性 252
二、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 252
三、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 253
四、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 253
第二节 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253
一、认知法 253
二、操作法 254
三、集体讨论法 254
四、角色扮演法 255
五、行为改变法 256
第三节 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 257
一、课程设计 257
二、课程组织 258
(一)课前准备 258
(二)课堂组织 258
第四节 心理教育课程评价 260
一、起始评价 260
二、过程评价 260
三、终结评价 261
第六章 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262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262
一、对弗洛伊德的印象 262
二、对弗洛伊德的理解 264
三、精神分析与健康心理学 265
(一)卡尔·荣格“印象” 265
(二)阿尔夫雷德·阿德勒印象 266
(三)埃利希·弗洛姆印象 267
第二节 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 268
一、马斯洛的梦--超越死亡 268
二、“第三势力”心理学 269
三、健康心理学的研究 270
第三节 心理教育的理论背景 271
一、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271
二、作为哲学的思考 272
三、心育之道的思路 274
第七章 人的身心系统 276
第一节 人的身心关系 276
一、哲学家的思考 276
(一)笛卡尔的交互作用论 276
(二)莱布尼兹的平行论 277
(三)斯宾诺莎的一元论 278
二、心理学的研究 278
(一)体形人格论 279
(二)A型性格说 279
(三)身心统一观 280
第二节 身心疾病 280
一、对于疾病的原始信仰 280
二、新的模式与新的观念 281
三、对身心疾病的分析 282
第三节 心理治病的开端 283
一、催眠术 283
二、歇斯底里转换症 284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因素 285
(一)气喘病 286
(二)枯草热 286
(三)感冒 286
第八章 心理压力 287
第一节 心理压力的概念 287
一、概念的一般解释 287
二、心理压力的内涵 288
三、心理压力的表现 288
第二节 心理压力的产生 289
一、综合的理论探讨 289
(一)格拉斯通的研究 289
(二)雷瑟斯和奈维德的研究 289
(三)卡普兰和斯坦的研究 290
二、挫折与心理压力 290
(一)挫折的内涵 290
(二)挫折的分类 291
(三)挫折的分析 291
三、冲突与心理压力 292
(一)冲突的分类 292
(二)冲突的形式 293
(三)冲突的反映 293
第三节 心理压力的影响 294
一、压力与身心变化 294
(一)躲避与对抗 294
(二)一般适应综合症 295
(三)无助与丧失 295
二、工作与心理压力 296
(一)理解工作 296
(二)工作压力的影响 297
(三)工作压力的产生 297
三、对心理压力的评估 298
(一)主观感受问卷 298
(二)生活事件量表 299
(三)生活体验量表 301
第九章 心理应付技能 305
第一节 应付技能的内涵 305
一、概念的一般解释 305
二、应付的综合分析 306
三、应付的功能和意义 306
第二节 人的防御系统 307
一、防御的观念 307
二、躯体的防御 308
(一)躯体的智慧 308
(二)躯体的警铃 309
三、心理的防御 310
(一)疼痛攻击反应 311
(二)退却逃避反应 311
(三)替代补偿反应 311
(四)压抑隐蔽反应 311
第三节 心理应付的方式 312
一、情绪定向应付 312
(一)合理化或酸葡萄效应 312
(二)否认与移置 313
(三)投射与升华 314
二、问题定向应付 314
三、心理应付方式测验 316
四、心理应付能力测验 319
五、应付的态度与原则 323
第一章 情感教育 327
第一节 情感教育概述 327
一、什么是情感和情感教育 327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 327
三、国内外情感教育简况 328
(一)情知教学模式 329
(二)情境教学模式 329
(三)认知切入模式 329
(四)爱的操练模式 329
(五)审美建构模式 329
(六)愉快教育模式 329
第二节 青少年情感的特点 330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辅导的作用 331
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31
二、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331
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与辅导 332
一、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与辅导 332
(一)心境 332
(二)激情 333
(三)应激 333
(四)热情 333
二、情感的分类 334
(一)理智感 334
(二)道德感 334
(三)美感 334
三、情绪、情感的辅导 334
(一)情感的倾向性 334
(二)情感的深刻性 335
(三)情感的稳定性 335
(四)情感的效能 335
第五节 培养积极情感 335
一、端正认识、以理育情 335
二、提高能力、以智育情 336
三、加强引导、以导育情 337
四、优化性格、以性育情 338
五、感染学生、以情育情 339
六、加强实践、以行育情 340
七、改进教学、以教育情 340
八、创设情境、以境育情 341
第六节 调控消极情感 342
一、理智调控 342
二、遗忘调控 343
三、转移调控 344
四、宣泄调控 344
五、升华调控 345
六、同情调控 345
七、暗示调控 345
八、音乐调控 346
九、自慰调控 346
十、“自控”调控 347
第二章 性格教育 348
第一节 性格教育概述 348
一、什么是性格 348
二、性格教育的意义 348
(一)性格与思想品德 349
(二)性格与知识学习 349
(三)性格与身体健康 350
第二节 培养良好的性格 351
一、创设青少年性格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351
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确定群体、个体性格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352
(一)合理调整性格结构 352
(二)矫治突出特性相对转化 352
三、培养良好性格的方法 352
(一)加强教育、以理育性 353
(二)培养集体、以群育性 354
(三)热爱学生、以情育性 355
(四)改进教学、以教育性 356
(五)以身作则、以性育性 356
(六)付诸实践、以行育性 357
(七)友伴交往、以友育性 357
(八)严于律已、自我育性 358
(九)座右设铭、以铭育性 359
(十)多读好书、以书育性 359
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在性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60
一、性格结构不合理 360
二、性格特性不正常 361
第四节 矫治不良的性格 362
一、怯懦 362
二、自卑 363
三、狭隘 364
四、嫉妒 364
五、敌对 365
六、暴躁 366
七、孤僻 366
八、猜疑 367
九、急躁 368
十、抑郁 368
第三章 挫折教育 370
第一节 挫折教育概述 370
一、挫折的涵义 370
(一)什么是挫折 370
(二)挫折构成的条件 372
二、挫折的类型 372
(一)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 373
(二)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373
(三)意料中挫折和突发性挫折 373
(四)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 373
(五)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374
三、挫折感和挫折阈限 374
(一)挫折感 374
(二)挫折阈限 377
第二节 挫折反应 378
一、受挫后的情绪性反应 378
(一)焦虑 378
(二)攻击 380
(三)退缩 381
(四)退化 383
(五)固执 384
(六)其他情绪性反应 384
二、受挫后的理智性积极反应 385
(一)坚持目标,矢志不移 385
(二)调整目标,继续努力 386
(三)身处逆境,奋起升华 386
三、持续挫折的个性表现 387
第三节 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 389
一、需要、动机与挫折 389
(一)需要 389
(二)动机 390
(三)需要、动机与挫折的关系 391
二、构成挫折的客观因素 392
(一)自然因素 392
(二)社会因素 392
(三)家庭因素 392
(四)学校因素 393
三、构成挫折的主观因素 393
(一)自身生理缺陷 393
(二)个人动机冲突 394
(三)自我期望值与实际有效行为不匹配 395
四、挫折源与挫折体验 396
(一)紧张刺激--挫折源 396
(二)挫折体验--心理紧张与困扰 397
五、自身心理状态不佳是产生挫折感的根源 398
第四节 挫折防卫机制 399
一、挫折防卫机制的涵义及特点 399
(一)什么是挫折防卫机制 399
(二)挫折防卫机制的特点 400
二、挫折防卫的方式 400
(一)建设性防卫机制 400
(二)替代性防卫机制 401
(三)掩饰性防卫机制 403
(四)逃避性防卫机制 405
(五)攻击性防卫机制 407
三、挫折防卫机制的合理运用 407
(一)挫折防卫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407
(二)挫折防卫机制的正确运用 408
四、挫折防卫的自我调适 411
五、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412
(一)面对挫败的不屈性 412
(二)面对厄运的刚毅性 413
(三)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414
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14
(一)树立远大志向 415
(二)进行知识教育 415
(三)要从小事做起 416
(四)严格制度、纪律 416
(五)改进教学方法 417
(六)坚持体育锻炼 418
(七)注意因人而异 419
(八)进行自我教育 419
七、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 420
(一)强化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 420
(二)认真整理耐挫教育的基本内容 420
(三)在历史教育中渗透耐挫折教育 420
(四)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教育 421
(五)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耐挫折教育 421
(六)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 421
(七)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 422
(八)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耐挫折教育 422
第四章 人际关系辅导 423
第一节 人际关系辅导概述 423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423
二、人际关系辅导的意义 424
(一)获得信息功能 424
(二)自知、知人功能 424
(三)自我表现功能 425
(四)人际协调功能 425
(五)社会化的功能 425
(六)身心保健功能 425
第二节 优化人际关系的策略 426
一、调整认知结构 426
二、克服人际偏见 426
(一)第一印象 426
(二)光环效应 427
(三)刻板印象 428
(四)近因效应 428
(五)自我投射 428
三、加强人性修养 429
(一)豁达大度 429
(二)克制忍让 430
(三)温和亲切 431
(四)正直诚实 431
(五)委婉含蓄 432
四、学习交往技能 432
(一)增加交往频率 432
(二)真诚关心同学 432
(三)学会宽容待人 433
(四)讲究褒贬手段 433
(五)保持人格完整 434
(六)掌握交往技巧 434
第三节 调适人际关系的策略 440
一、人际关系的几种错误心理 440
(一)恐惧心理 441
(二)自卑心理 441
(三)孤僻心理 441
(四)封闭心理 441
(五)自傲心理 441
(六)妒嫉心理 441
(七)逆反心理 441
(八)猜疑心理 441
(九)敌意心理 442
(十)干涉心理 442
二、调适策略 442
(一)克服怕羞毛病的策略 442
(二)消除同学间误会的策略 443
(三)正确对待同学背后议论的策略 444
(四)正确对待被同学妒嫉的策略 445
(五)与同学和好的策略 446
(六)善于开玩笑的策略 448
第五章 青春期心理教育 450
第一节 青春期心理的一般特征 450
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判断的片面性 450
二、成人感的增强和模仿、尝试性 451
三、独立性与依赖性 451
四、闭锁性和开放性 452
五、情绪的两极波动与多变 452
第二节 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 453
一、对异性的暂时疏远 453
二、对异性的好感、接近 454
三、对异性的倾慕、依恋 455
第三节 青春期性心理特征 455
一、性渴望 455
二、性萌动 456
三、性梦幻 456
四、性自慰 457
第四节 青春期性心理误区 457
一、早恋 458
(一)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早恋问题 458
(二)早恋的危害 462
(三)对早恋心理的调节 463
二、性尝试 463
(一)性尝试问题 463
(二)婚前性行为的危害 467
(三)性尝试与性犯罪的关系 467
(四)性尝试心理的自我调节 468
三、性角色混乱 468
(一)性角色确认 468
(二)性角色混乱的表现与危害 469
(三)性角色心理的自我调节 470
(四)性心理变态 470
第五节 青春期性心理的自我调节 471
一、掌握科学的性知识 471
二、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追求 472
三、发展兴趣,陶冶情操 472
四、对性冲动的高工调节 472
(一)既要正常交往,又要抗拒引诱 472
(二)既要广泛接触,又要避免性刺激 473
(三)既要自我克制,又要转移、宣泄 473
第六节 青少年性问题辅导的意义 473
一、性问题辅导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473
二、性问题辅导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74
第七节 青少年性问题辅导的原则 475
一、知识性原则 475
二、预防性原则 476
三、主动性原则 476
四、正面启发教育的原则 477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 477
六、适时适度原则 477
七、课堂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477
八、互相渗透原则 477
九、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原则 477
第八节 性心理卫生教育的策略 478
一、要有步骤、审慎地通过性心理卫生教育,打破蒙昧的神秘感 478
二、要控制微环境的性刺激,充分利用道德思维的定势作用 479
三、要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防止低级需要的恶性膨胀 479
四、要教育青少年做情感的主人,加强道德意志的训练 480
五、要深入了解青少年,全面关心他们的生活 480
第九节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480
一、正确处理青春期生理发育中的性问题 481
二、正确处理青春期手淫问题 490
(一)关于青春期手淫问题的概述 490
(二)青春期频繁手淫的危害 492
(三)青春期频繁手淫习惯的克服策略 493
三、正确处理青春期性压抑问题 494
(一)关于青春期性压抑问题的研究概述 494
(二)青春期性压抑的调节策略 496
四、正确处理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 497
(一)关于青春期异性交往必要性的研究 497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指导策略 499
五、正确处理青少年的早恋问题 499
(一)关于青少年早恋问题研究的概述 499
(二)青少年早恋的教育策略 501
第六章 择业辅导 505
第一节 择业辅导的涵义、作用及原则 505
一、择业辅导的涵义 505
二、择业辅导的作用 506
(一)职业选择的意义 506
(二)职业选择的条件 506
(三)影响青少年正确选择职业的因素 507
(四)择业辅导的作用 507
三、择业辅导的原则 508
(一)方向性原则 508
(二)激励性原则 508
(三)科学性原则 508
(四)协调性原则 508
第二节 择业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509
一、择业辅导的途径 509
(一)课堂教学 509
(二)心理辅导课 509
(三)实践锻炼 509
(四)生产劳动 509
二、择业辅导的方法 509
(一)立业意识 509
(二)竞争意识 510
第三节 择业辅导的重点和测量工具 511
一、择业辅导的重点 511
(一)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高一级学校的办学及招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511
(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分类和不同职业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517
(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使之与各项职业因素相匹配 517
二、择业辅导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524
(一)择业辅导的测量工具 524
(二)青少年个性特征的测定方法 525
(三)使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536
第七章 学会睡眠 537
第一节 对睡眠的认识 537
一、人为什么要睡觉 537
(一)人为什么要睡觉 537
(二)人不睡觉行吗 540
(三)睡眠的两种状态 541
(四)两种睡眠状态的功能 542
(五)睡多久为宜 542
(六)睡眠不足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544
(七)人为什么会醒 544
(八)睡眠中的警觉性 545
(九)睡醒后的赖床与精力恢复 546
二、我们应怎样对待睡眠 547
(一)睡眠时间不能节约 547
(二)睡眠充足不是贪睡 547
(三)睡眠不佳不一定导致身心疾患 548
(四)偶尔熬夜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无法补偿的影响 549
(五)对睡眠的生物节律必须严格遵守吗 550
(六)对睡眠条件不要过分依赖 550
第二节 改善睡眠质量 551
一、理想的睡眠状态 551
(一)怎样才算睡了一个好觉 551
(二)怎样衡量睡眠的质量 551
(三)不必过分强调睡眠的效率 552
(四)理想的睡眠状态因人而异 552
(五)睡眠不佳的判断 553
二、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554
(一)睡眠时间 554
(二)生活习惯 555
(三)睡眠姿势 556
(四)卧具 557
(五)环境 558
(六)心态 559
(七)观念 560
三、怎样才能睡一个好觉 560
(一)如何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 560
(二)确定自己所需的睡眠量 561
(三)把握最佳睡眠时间 562
(四)睡眠不足的调整方法 562
(五)创造安宁舒适的睡眠环境 563
(六)改善睡眠的物质条件 564
(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564
(八)改善个性特点 565
(九)恶梦产生的原因 566
(十)对恶梦的心理调控 567
(十一)不能用睡懒觉的方式来弥补睡眠不佳导致的睡眠缺失 568
(十二)劳逸适度,加强锻炼 569
第三节 失眠及其对策 569
一、失眠的类型及后果 570
(一)什么是失眠 570
(二)失眠的类型 570
(三)失眠的后果 571
(四)与失眠后果有关的其他因素 572
(五)假性失眠 572
二、人为什么会失眠 573
(一)失眠的生理原因 573
(二)失眠的环境原因 574
(三)失眠的心理原因 574
(四)对失眠病理性原因的解释 575
三、失眠的矫正及调适 575
(一)失眠的周期性特点 575
(二)睡眠姿势调适 576
(三)心理调适 576
(四)个性调适 577
(五)不在乎与不反应 578
(六)生活习惯调适 589
(七)环境调适 579
(八)提高抗干扰能力 580
(九)失眠后在活动强度上补偿 580
(十)补觉 581
(十一)对易惊醒的心理调节 582
四、失眠时的调适方法 582
(一)失眠的理解疗法 582
(二)失眠的焦虑消除法 583
(三)失眠的想象疗法 584
(四)调息疗法 584
(五)数数疗法 585
(六)暗示疗法 586
(七)体育锻炼 587
第一章 学习心理辅导概述 591
第一节 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591
一、学习的定义 591
二、学习的特点 592
第二节 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592
一、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论” 592
二、加涅的“八阶段”论 593
三、克鲁捷兹基“四阶段论” 593
四、黎世法的“八阶段”论 594
第三节 影响学习的因素 594
一、智力因素 594
二、非智力因素 595
三、环境因素 595
四、教师的指导 597
第四节 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 597
一、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 598
二、学习心理指导的原则 598
(一)学习指导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598
(二)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598
(三)理论指导与培养实际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599
(四)普遍指导与特殊指导相结合 599
三、学习心理指导的途径和方式 599
(一)系统传授式 599
(二)专题讲座式 599
(三)学科渗透式 600
(四)门诊指导式 600
(五)经验交流式 600
第二章 学习心理辅导的方法 605
第一节 个别辅导 605
第二节 团体辅导 606
一、辅导前的准备 606
二、辅导中的技巧 606
第三章 学习智能辅导 608
第一节 智力优异学生的辅导 608
一、加强智力优异学生辅导工作的意义 608
二、智力优异学生的特点 609
三、智力优异学生的学校辅导 609
(一)学校辅导教师的职责 609
(二)学校辅导教师的工作 610
(三)智力优异学生的心理误区及辅导 610
四、智力优异学生的家庭辅导 611
(一)积极回答孩子的提问 612
(二)帮助提高体能和交往能力 612
(三)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612
(四)发展健全的人格特质 612
第二节 智力一般或智力落后学生的辅导 613
一、明确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613
二、端正对智力一般或智力落后学生的态度 613
三、智力一般或落后学生的辅导 614
第四章 学习方法指导 615
第一节 学习方法概述 615
一、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意义 615
二、学习方法的涵义及特点 616
(一)目的性 616
(二)系统性 616
(三)适应性 616
三、学习方法的种类 617
(一)根据认知过程划分 617
(二)根据教学过程划分 617
第二节 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与成因 618
一、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 618
二、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619
(一)学习无计划 619
(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619
(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619
(四)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619
(五)不会听课 619
(六)不会阅读 620
(七)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620
(八)理论与实际脱离 620
(九)不善于科学用脑 620
三、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620
(一)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620
(二)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620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621
(四)学习动机缺乏 621
(五)意志薄弱 621
(六)缺乏指导与训练 621
第三节 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与内容 622
一、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622
(一)整体性原则 622
(二)实践性原则 622
(三)渗透性原则 622
(四)启发原则 622
(五)自觉原则 623
二、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623
(一)制订计划指导 623
(二)运筹时间指导 624
(三)预习方法辅导 625
(四)听课方法辅导 625
(五)复习方法辅导 627
(六)作业方法辅导 628
(七)科学的记忆方法 630
(八)灵活的思维方法 630
(九)独立的自学方法 630
(十)敏锐的观察方法 631
第五章 学习习惯养成 632
第一节 学习习惯概述 632
一、学习习惯的意义 632
二、学习习惯的涵义及特点 633
(一)稳定性 634
(二)自动性 634
(三)约束性 634
三、学习习惯的种类 634
(一)与卫生有关的学习习惯 634
(二)与认知有关的学习习惯 634
(三)与个性有关的学习习惯 635
第二节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35
一、培养原则 635
(一)序列性原则 635
(二)反复性原则 635
(三)抓关键期原则 636
(四)协同性原则 636
二、培养方法 637
(一)训练法 637
(二)规范法 638
(三)评价法 638
(四)榜样示范法 639
(五)集体熏陶法 639
三、培养内容 640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640
(二)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641
(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 641
(四)培养学习广泛阅读的习惯 642
四、培养策略 642
(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 642
(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 642
(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 643
(四)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643
(五)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643
(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643
第三节 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 643
一、学习习惯测量 644
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原则 644
(一)针对性原则 644
(二)及时性原则 645
(三)疏与堵相结合原则 645
三、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法 645
(一)疏导法 645
(二)惩罚法 646
(三)激将法 647
(四)消极练习法 647
(五)切断联系法 648
第六章 学习态度辅导 649
第一节 学习态度辅导的原则 649
一、兴趣原则 649
二、民主原则 649
三、希望原则 649
第二节 学习态度辅导的方法 650
一、直观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 650
二、简单和复杂相结合的方法 651
三、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结合的方法 651
第七章 学习动机 652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652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652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652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653
四、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654
(一)交往动机 654
(二)成就动机 654
(三)求知欲 655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656
(一)学习动机对学习有推动作用 656
(二)学习成绩对动机有促进作用 656
(三)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复杂影响 656
第二节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657
一、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 657
(一)内部条件 657
(二)外部条件 657
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658
(一)社会性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 658
(二)直接起作用的动机向间接起作用的动机发展 658
(三)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 658
(四)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658
三、学习动机的考察 659
(一)考察的内容 659
(二)考察的方法 660
(三)考察分析学习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660
(四)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种动机水平及其分布 661
四、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661
(一)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 661
(二)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661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62
一、通过多种教育与活动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 662
(一)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 662
(二)促进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662
二、通过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663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663
(二)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 663
(三)调节教学气氛,保持良好情绪 663
三、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 664
(一)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664
(二)正确评价学习行为 664
(三)适当竞赛 664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665
(一)帮助学生成功,增强成就动机 665
(二)指导学生归因,提高成就动机 665
第八章 学习兴趣的辅导 668
第一节 学习兴趣的意义 668
第二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69
一、利用学科特点 669
二、合理安排内容 669
三、改进教学方法 669
四、帮助克服困难 669
五、制定合适目标 670
六、进行理想教育 670
七、开展课外活动 670
八、注意兴趣转化 670
九、创设问题情境 671
十、作好心理准备 672
第九章 学习疲劳的预防 672
第一节 什么是疲劳 672
第二节 怎样预防学习疲劳 672
一、注意课堂教学环节 672
二、合理安排学习课程 673
三、确保休息睡眠时间 673
四、保证营养充足合理 674
五、学会使用背景音乐 674
六、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674
第十章 考试心理辅导 676
第一节 考试焦虑的克服 676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与鉴别 676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 676
(二)考试焦虑的鉴别 676
二、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危害 677
(一)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677
(二)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 677
三、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 678
(一)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 678
(二)考试焦虑形成的外部条件 679
四、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 680
(一)调整自我认识法 680
(二)自信训练法 680
(三)放松训练法 681
(四)系统脱敏法 681
(五)简易的团体辅导法 632
第二节 应考方法 682
一、基本的应考方法 682
(一)明确考期,熟悉考场,备齐物品 682
(二)明确答卷要求,严格执行 683
(三)通读试卷,考虑答题计划 683
(四)认真审题 683
(五)先易后难,巧攻难题 684
(六)合理利用时间,细心检查订正 684
(七)书写清晰 685
二、开展应试方法辅导的几种办法 685
(一)讲授法 685
(二)讨论法 685
(三)模拟法 685
(四)自省法 685
第三节 应试期的身心保健 686
一、复习阶段的身心保健 686
(一)合理安排作息,讲究用脑卫生 686
(二)克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687
(三)讲究卫生和安全,防止疾病和意外 687
二、考试时的身心调节 688
(一)怯场的表现与成因 688
(二)考试时良好身心状态的调节 688
(三)考试时常见身心功能紊乱的调节 688
三、考试后的身心保健 689
附1:辅导儿童学习的心理技巧 691
一、帮助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691
二、注意指导观察 691
三、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692
四、指导孩子做作业 692
五、陪读“三弊” 693
六、小学生怎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玩 693
七、暂不要让小学生用电脑做作业 693
八、辅导学业不良的儿童 693
九、要谨防儿童“信息过剩综合症” 694
十、注意调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 694
十一、怎样帮助孩子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694
十二、调整小学生的学习困难综合症 695
附2:青少年提高学习效率的心理技术 695
一、发展智力需要培养的5种能力 695
(一)培养观察能力 695
(二)培养记忆能力 695
(三)培养思维能力 696
(四)培养想象能力 696
(五)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696
二、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关键? 696
(一)主动性 696
(二)独立性 696
(三)自信心 696
(四)意志力 696
(五)乐观的情绪 696
三、选择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 696
(一)比较和体会 696
(二)考虑和利用客观条件 697
(三)考虑年龄因素 697
(四)注意休息与用脑时间的交叉 697
四、记忆的必要心理准备 697
(一)要对自己记忆力持有信心 697
(二)对记忆的对象要有深厚的兴趣 697
(三)要想记得,先要懂得,即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697
五、如何增进记忆 697
(一)高尚的动机促进记忆 697
(二)明确的目的促进记忆 697
(三)认真的感知促进记忆 697
(四)集中的注意促进记忆 697
(五)深刻的理解促进记忆 697
六、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697
(一)总结+消化=记忆 697
(二)及时记忆法 698
(三)协同记忆法 698
(四)联想记忆法 698
七、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698
(一)严计划,勤检查 698
(二)合理安排时间 698
(三)力排干扰 698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698
(五)利用点滴时间 698
八、如何克服学习时“走神” 698
(一)强化“有意注意”在头脑中的地位 698
(二)培养学习兴趣 698
(三)必要的体育锻炼 698
九、读书为什么宜坐硬板凳 699
十、怎样复习功课 699
(一)测验法 699
(二)逻辑法 699
(三)反问法 699
(四)比较法 699
(五)变革法 699
十一、进行考前的心理调适 699
(一)自信训练 699
(二)摆脱考试恐惧 700
(三)考前放松训练 700
十二、考试解题“10忌” 700
十三、如何顺利渡过高考关 701
(一)正确估量自己 701
(二)保持心理状态良好 701
(三)做好落榜的思想准备 701
(四)注意及时调整 701
十四、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应注意心理卫生 701
(一)防止自傲 701
(二)克服嫉妒 701
(三)减轻压力 701
第一章 概述 705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 705
一、咨询的特征及定义 705
二、心理治疗的定义 706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 707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709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国的发展 709
二、新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4个阶段 710
(一)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 710
(二)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 710
(三)准备阶段(1978年至1986年) 711
(四)视步发展阶段(1987年至现在) 711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712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714
一、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 714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的职责 714
(一)对来访者负责 714
(二)帮助的根本目标 715
(三)保密原则 716
三、对治疗者与咨询者个人的要求 716
(一)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716
(二)提高对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交互影响关系的认识 717
(三)提高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 717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咨询 719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 719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与任务 719
二、心理咨询的分类 719
三、心理咨询的特点 719
四、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720
五、心理咨询的形式 720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720
一、平等、交友性原则 720
二、教育性原则 720
三、因人而异原则 720
四、启发性原则 721
五、明确与委婉相结合的原则 721
六、整体性原则 721
七、保密性原则 721
八、预防性原则 721
九、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721
十、社会性原则 722
十一、情感上保持中性原则 722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有关技巧及注意事项 722
一、咨询谈话的种类及特殊要求 722
(一)摄入性谈话 722
(二)咨询性谈话 722
(三)治疗性谈话 723
(四)危机性谈话 723
二、咨询谈话的一般要求及基本原则 723
(一)咨询谈话的一般要求 723
(二)咨询会谈的基本原则 723
三、谈话中的有关技巧的运用 724
(一)中断技巧 724
(二)情感反射 724
(三)释义 724
(四)提问 724
(五)暗示的运用 724
(六)引导的运用 724
(七)移情的处理 725
四、学校心理咨询的具体要求 725
五、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建议 725
第三章 沟通技能--心理咨询的操作工具 727
第一节 沟通技能系统:五味俱全 727
一、“甜”与“辣”的巧妙结合 727
二、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728
三、催化剂:少而精 728
四、手段服务于目的 728
五、沟通技能的三个基本维度 728
(一)察知力 728
(二)沟通方法 728
(三)决断性 728
第二节 关注与倾听--进入当事人世界 729
一、不能忽视的领域--非言语行为 729
二、关注:此时无声胜有声 729
三、倾听:主动地与当事人同在 730
第三节 神入--心灵的沟通 731
一、神入:为人处世方式与沟通技能 732
二、神入的奇妙作用 732
三、突出重点的神入 732
四、掌握时机的神入 733
五、准确地神入 733
六、建立神入的行为模式 733
第四节 探究--帮助当事人自我探索 734
一、探究的多种形式 735
(一)促使当事人谈论和澄清问题的陈述和要求 735
(二)感叹语 735
(三)提问 735
二、探究与神入的巧妙结合 736
第五节 挑战--机智的邀请书 737
一、拓展视野的信息 737
二、深层的神入--促进自我探索 737
三、咨询师的自我暴露 738
四、直接性反应--及时地解决关系问题 738
(一)注目于整体关系的直接性反应 738
(二)此时此地的直接性反应 739
(三)波及自己的陈述 739
五、总结--新的起点 740
六、如何进行有效的挑战 740
第六节 如何学习沟通技能 742
第四章 几种常用的操作技法 743
第一节 会谈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743
第二节 避免功亏一篑 745
第三节 相互作用的无形方面 747
第四节 几种基本的咨询风格与方法 747
一、对当事人应答的深度 747
二、认知重建法 748
三、回答不同类的提问 748
四、如何处理标签 750
第五节 知识、技艺与决断性的综合 751
一、洞察当事人的不健康心理并给以巧妙的引导 751
二、提问和应答技术 752
第五章 测评技能:提供侧面与断面 756
第一节 测验的作用 756
第二节 测验的种类 757
一、信度和效度 757
(一)信度 757
(二)效度 758
二、测验的种类 758
(一)成就测验 758
(二)能力倾向测验 759
(三)价格测验 759
三、分数的解释 760
第三节 实施要确保客观性 761
一、测验与学校心理咨询 761
二、测验实施程序 762
三、结果的解释 763
第四节 评估法 764
一、观察法 764
二、个案法 765
第六章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 767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目标 767
一、医学的目标与心理学的目标 767
二、中间的目标和终级的目标 767
三、内部的目标与外部的目标 767
四、一般性的目标与特殊的目标 768
五、矫正、发展和预防的目标 768
六、综合的目标 768
七、影响治疗目标的因素 769
第二节 治疗的几个不同阶段 769
一、心理诊断阶段 770
(一)信息的收集 770
(二)心理诊断 771
(三)信息反馈 772
(四)咨询目标的确立 772
二、帮助和改变的阶段 774
(一)治疗者的责任 774
(二)领悟 774
(三)支持 775
(四)反塑造 776
(五)移情 776
(六)反移情 777
(七)对峙 777
(八)解释 777
三、结束阶段 778
第七章 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 779
第一节 来自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