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文史论丛 2
第一辑 民族文化与文学 2
一个白族村寨的民俗文化实录 2
《民族文化与文学》自序 28
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大陆少数民族教育》序 33
《茶马古道上的世外桃源——凤羽》序 37
《洱源县民族宗教志》序 40
理论先导 突出特色 统一规划 重在建设——建设洱源民族文化大县之我见 43
《白族丛谈》序 47
《白乡随笔》序 51
特殊的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竹与云南民族文化》序 55
对石宝山文化内涵的开掘——《走进石宝山》序 62
第二辑 文史杂议 66
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 66
《云南地方文学史》(古代卷)序 69
在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76
万劫沧桑存古渡——从官渡古镇大门牌坊联说起 79
《剑湖风流——文化奇才赵藩传》序 82
云南省诗词学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开幕词 86
释名以彰义——从兰茂的名号看其人品 91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随笔》序言 94
《玉雪轩文论集》序 97
蒙学发微 100
在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03
《刘文典传闻轶事》前言 106
《对联美学》序 109
《教育楹联集锦》序 113
《诗化人生》序 116
20世纪云南学术成果的展示——《20世纪云南人文科学学术史稿》序 120
加强领导 突出重点——对我省古籍整理工作的一点建议 125
《云南名胜楹联大观》序 129
我对赵藩的解读 133
“全球化”、“现代化”与“多元化”——关于“边地文化”的思考 138
《东道主与游客》(中译本)序 148
《看云楼随笔》序 151
深入研究 锐意进取——孙秋克教授《明代云南文学研究》代序 155
《云南历代文选》序 159
已湮得再显 文明赖传薪——《云南丛书》首发式上的发言 164
《少儿国学启蒙诵读经典》序 167
联系实际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70
《洱源一中校史》序 172
滇学刍议 174
考场史话——写在期末考前夕 179
但求实在 不务空谈 181
宝刀不老——《青春颂歌》笔谈 183
地方文化名人研究的思考 187
《楚雄师专学报》公开发行座谈会上的讲话 191
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蕴的契合 195
《墨痕淡定·屐履声声》序言 198
《城市典藏话昆明》序 201
在云南省诗词学会第五次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203
云南省诗词学会2000年年会暨庆祝安宁建市五周年诗会开幕词 206
中华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中华古典诗词美学讲座 209
《滇乡咏胜》序 218
云南省诗词学会2004年年会暨创作研讨会开幕词 222
《春蚕诗词选》序 226
《先秦汉魏六朝隋代诗歌佳话》序 229
《当代诗词研究》序 232
《心声集》序 236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讴歌——在云南省诗词学会2005年年会暨阳宗海诗会上的主题发言 240
云南省诗词学会成立缘起 245
《老兵心声》序 249
永恒的纪念——重读《人民之子——缅怀邓小平诗词选》 253
《云南历代诗词选》前言 256
第三辑 碑文序跋(文言文) 262
真庆观记 262
官渡古镇碑记 264
重修圆通宝殿碑记 266
海鸥老人铸像落成记 268
重建忠爱坊碑记 270
云南农业大学校园碑记 272
官渡森林公园碑记 274
玉溪九龙池碑记 276
重修柏洁庙碑记 278
碧龙兰苑兰文化博物馆记 280
五华山记 282
云南颂 284
翠湖赋并序 288
高古楼赋 292
洱海公园赋 295
《淮南鸿烈集解》校点本跋 297
《刘文典诗文存稿》序 300
《刘文典全集补编》跋 302
《云南历代女子诗词选》(续集)序 305
《见山斋散文》序 308
宛转屈伸 意趣缠绵——《砚池诗笺》序 311
《昨非集》序 314
《云泉诗书画选集》序 316
《彭华林诗文选》序 319
笔底工夫法度外 出神入化任纵横——《溯古汲今——诗论书法自释》序 322
诗与禅——《古滇释子诗钞》序 326
官品·人品·诗品——《情系彩云南》序 329
致李桥同志来函评“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 333
《涛声依旧》序 334
《大理文史拾遗》序 336
与纲仁论诗书——《大爱集》序 338
《两栖吟草》序 341
《南窗夜话》序 344
《雅集》甲编序 346
《李元阳集》(散文卷)序 348
《祁山诗集》序 353
《凤樵词赋钞》题记 355
《凤樵七绝钞》跋 356
音韵和谐自然成——《云根诗词》座谈会发言稿 357
《俪语文言》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