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背景与意义:选题说明 1
二 成绩与问题:文献述评 6
三 内容与意旨:研究架构 11
第一章 晚清财政原则思想研究 16
第一节 量入为出原则 16
一 量入为出的现实不可能 16
二 维护量入为出的主观努力 20
三 固守量入为出的原因分析 26
四 量入为出的双重影响 30
第二节 量出为入原则 32
一 量出为入的客观必然 32
二 量出为入的实际转换 36
三 量出为入的理论探讨 43
四 量出为入的双重影响 4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50
一 基本结论 50
二 政策建议 52
第二章 晚清财政收入思想研究 55
第一节 农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55
一 魏源的财政收入思想 56
二 冯桂芬的财政收入思想 59
三 洪秀全的财政收入思想 66
四 简要评述 72
第二节 重商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73
一 王韬的财政收入思想 73
二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的财政收入思想 83
三 陈炽的财政收入思想 94
四 简要评述 98
第三节 工本理念下的财政收入思想 98
一 康有为的财政收入思想 99
二 梁启超的财政收入思想 105
三 严复的财政收入思想 112
四 简要评述 11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16
一 基本结论 116
二 政策建议 118
第三章 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123
第一节 关税存废之争 123
一 封关禁海论 124
二 自主关开论 127
三 全面弛禁论 133
四 简要评述 145
第二节 关税税权之争 145
一 协定关税 146
二 自主关税 154
三 简要评述 157
第三节 关税政策之争 157
一 保护关税论 158
二 自由贸易论 160
三 保护关税论与自由贸易论之间的徘徊 163
四 简要评述 16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6
一 基本结论 166
二 政策建议 167
第四章 晚清外债思想研究 170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外债思想 170
一 刘锡鸿的外债思想 171
二 马建忠的外债思想 175
三 李鸿章的外债思想 183
四 简要评述 191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债思想 191
一 “借债救国”思潮 191
二 “拒款救亡”思潮 211
三 “外债善恶”论 215
四 简要评述 220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21
一 基本结论 221
二 政策建议 223
第五章 晚清财政支出思想研究 226
第一节 财政行政主义 226
一 “节用储财” 226
二 “以农立国” 229
三 “祖宗成法” 232
四 简要评述 238
第二节 财政投资主义 238
一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238
二 “振兴商务以浚饷源” 243
三 “中体西学”论 250
四 简要评述 252
第三节 财政利民主义 252
一 “富民” 253
二 “纵民为之” 255
三 “并加保护” 258
四 简要评述 26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63
一 基本结论 264
二 政策建议 266
第六章 晚清财政管理体制的思想研究 269
第一节 传统的没落(1840~1905年) 269
一 中央高度集权(1840~1853年) 269
二 中央被迫放权(1853~1905年) 273
三 地方借势扩权(1853~1905年) 276
四 简要评述 286
第二节 现代的萌芽(1905~1912年) 286
一 中央试图集权 287
二 地方力争分权 292
三 立宪派彰扬民权 298
四 简要评述 305
第三节 本章小结 305
一 基本结论 305
二 政策建议 306
结论 309
一 总体结论 309
二 总体建议 311
附表 晚清外债统计 316
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