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思想变革篇 1
嬗变: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追问与重构&李忠 2
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中的人本价值浅析&饶江红 吴鹏 9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郭秋光 13
君主至上与“立君为民”思想的统一——李觏的君主观&金霞 19
试论我国城市化转型中现代都市人际理解困境&陈志兴 24
陈毅在抗战时期的统战实践&刘金菊 张红恩 31
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和谐理念&黎环 谢丽华 35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统一性&冷小丰 39
意识形态与合法性的建构&杨汇智 43
第二部分 道路探索篇 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发展指向&胡伯项 49
新中国60年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经验&陈世润 55
建国60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经验&胡传明 6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何铁军 易绍林 68
中国共产党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与方向探析&闵桂林 饶江红 73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侵略对新中国建立的作用之杂谈&吴俐磊 80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叶文英 83
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谢丽华 黎华 88
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管道&雷结斌 94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江天桥 97
建国六十年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吴健勇 10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及政策分析&胡咏春 105
浅析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张逸云 111
政府之手力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熊晓娥 115
第三部分 教育改革篇 120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以南昌大学为例&单人麟 121
论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卢忠萍 郜影 127
红歌会:新形势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胡松 132
由美入善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邹小华 136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谢志青 叶吉 144
荣辱观与道德教育&韩迎春 陈速 149
论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六十年的发展&唐国平 廖苏莉 154
和谐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皮艳清 邓小英 159
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新载体:QQ&柳娟娟 郑志发 164
第四部分 创新发展篇 169
创新——共和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郑志发 杨越武 汪鑫 170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与战略选择&易文彬 17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姚建华 179
我国自主创新中的“三个引领”问题&曾华东 186
中国经济主权的有限自主让渡&张蕾 19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论和邓小平对它的超越——兼论通往共产主义路径的转换&徐卫东 196
“民主新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启示&李根寿 202
伟大的变迁&胡延庆 207
中共领导核心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及对中国外交作出的贡献&薛磊 刘金菊 吴海昌 209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