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疾病概论 3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4
第二节 病因学概述 4
第三节 发病学概述 7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结局 9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3
第一节 水、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13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15
第三节 钾代谢障碍 19
第三章 水肿 26
第一节 水肿的分类、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27
第二节 水肿的发生机制 29
第三节 常见水肿及其发生机制 33
第四节 水肿的治疗原则 38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41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42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及其意义 45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47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5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病理生理基础 57
第五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及损伤与修复 60
第一节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61
第二节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64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72
第六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79
第一节 充血 80
第二节 出血 83
第三节 血栓形成 85
第四节 栓塞 89
第五节 梗死 92
第七章 缺氧 98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99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100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03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06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106
第八章 炎症 109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急性炎症 115
第三节 慢性炎症 125
第九章 发热 129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130
第二节 发热的分期及其热代谢变化 132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33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处理原则 134
第十章 肿瘤 137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138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138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45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46
第五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147
第六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150
第七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151
第十一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57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158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59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60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162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164
第十二章 休克 167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68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制 169
第三节 休克时体液因子的作用 174
第四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75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77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80
第一节 风湿病 180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 183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86
第四节 高血压病 189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194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诱因及分类 195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发展过程中机体的代偿 198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01
第四节 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06
第五节 心力衰竭防治、护理的病理生理基础 209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213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213
第二节 肺气肿 215
第三节 肺炎 217
第十六章 呼吸衰竭 223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224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27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229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233
第一节 慢性胃炎 233
第二节 溃疡病 234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237
第四节 肝硬化 240
第十八章 肝性脑病 245
第一节 肝性脑病的病因及分类 246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247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诱因 250
第四节 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251
第十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254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56
第二节 肾盂肾炎 268
第二十章 肾功能不全 273
第一节 概述 274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 274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277
第四节 尿毒症 281
第二十一章 传染病 286
第一节 结核病 287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297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99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301
参考文献 306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