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荣熙主编;李朝东总主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7642770
  • 页数:6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中生学习、复习、应考必备书。关注语文学习重点,突出专题知识特色,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适合全国学生使用。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

第一部分 语音 1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 1

(一)语言 1

(二)现代汉语 1

(三)现代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1

(四)普通话 1

(五)方言概况 1

(六)语音 1

(七)音节 1

(八)音素 1

(九)元音 1

(十)辅音 1

二、《汉语拼音方案》 2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作用 2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2

(三)有关知识 4

三、拼写知识 5

四、朗读知识 6

(一)停顿 6

(二)重音 7

(三)句调 8

(四)音变 8

五、汉字读音应注意的问题 10

(一)以《新华字典》为正音依据 10

(二)注意易错字读音 10

六、多音字读音的辨析方法 11

[附录一]多音字集录 12

(一)口语和书面语读音不同的多音字 12

(二)字义不同,读音不同的多音字 13

[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集录 25

(一)因偏旁关系而读错的字 25

(二)因形体分辨不清而读错的字 27

(三)因旧有异读而读错的字 27

[附录三]成语中的字音 28

(一)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 28

(二)成语中的难读字 29

[附录四]姓氏、地名、山河名中的难读字 29

(一)姓氏中的难读字 29

(二)地名、山河名中的难读字 30

第二部分 汉字 31

一、汉字的演化及特点 31

(一)汉字的演化 31

(二)汉字的特点 31

二、汉字的造字法 31

(一)象形 31

(二)指事 32

(三)会意 32

(四)形声 32

(五)转注 33

(六)假借 33

三、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33

(一)汉字的笔画 33

(二)汉字的笔顺 33

四、汉字的结构 34

五、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34

(一)汉字的整理 34

(二)汉字的标准化 34

六、汉字的其他知识 35

(一)偏旁与部首 35

(二)独体字与合体字 35

(三)简化字与繁体字 36

(四)同音字与多音字 36

(五)多义字与形似字 36

(六)纠正错别字 37

七、汉字工具书的使用 38

(一)常用工具书简介 38

(二)检字法 39

(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 40

[附录一]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 41

[附录二]常见易混字总览 42

[附录三]常见的别字总览 48

[附录四]易混字辨析 54

[附录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64

第三部分 词语 71

一、语素 71

(一)定义 71

(二)语素的构成 71

二、词 71

(一)定义 71

(二)词的构成 71

三、词汇 71

(一)定义 71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72

(三)汉语中的新词语 72

四、词义 72

(一)词义的性质 72

(二)词义的基本类型 72

(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73

(四)词义的演变 73

(五)怎样解词 73

五、成语 74

(一)成语的概念 74

(二)成语的特点 74

(三)成语的来源 74

(四)成语的语法结构 74

六、熟语 75

(一)惯用语 75

(二)谚语 75

(三)格言 75

(四)歇后语 76

七、正确使用词语的方法 76

(一)实词的使用 76

(二)虚词的使用 79

[附录一]易混词辨析 80

(一)易混实词辨析 80

(二)易混虚词辨析 92

[附录二]褒贬两用成语 102

[附录三]容易理解错的成语 102

[附录四]多义成语 112

[附录五]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115

[附录六]容易误用的成语例说 121

[附录七]常见熟语 128

第四部分 句子 153

一、词类的划分 153

二、短语 155

(一)基本短语 155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 155

三、句子 156

(一)句子分类 156

(二)句子成分 156

(三)单句 159

(四)复句 162

(五)句群 164

第五部分 修改病句 166

一、怎样修改病句 166

(一)知识梳理 166

(二)考情分析 166

(三)明确病因,掌握方法 166

二、检查病句应注意的问题 169

三、病句应对技巧 169

四、常见的病句类型 170

(一)语序不当 170

(二)搭配不当 172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74

(四)结构混乱 176

(五)不合逻辑 177

(六)表意不明 178

(七)词类误用 179

[附录]常见重复现象总结 180

第六部分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183

一、扩展语句 183

(一)扩展语句的题型 183

(二)扩展语句的解题方法 184

(三)几种常用的扩展方法 185

(四)扩展语句应注意的问题 188

二、压缩语段 188

(一)压缩语段的方法和技能 188

(二)压缩语段常见题型示例 189

(三)压缩语段涉及的内容、解题的关键点和基本步骤 191

第七部分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92

一、选用句式 192

二、仿用句式 192

(一)仿写的关键和步骤 193

(二)仿写的类型 193

三、变换句式 194

(一)选择变换句式应注意的方面 194

(二)几种常用的句式变换的方法 194

第八部分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199

一、语言简明 199

(一)所谓简明,就是语言不冗余,无歧义 199

(二)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及解题方法归纳 199

二、语言连贯 200

(一)所谓连贯,就是话题统一,上下连贯,前后照应 200

(二)表达连贯题型解题方法归纳 201

(三)语序排列的方法 203

(四)梳理语句的方法 203

三、语言得体 204

(一)用语要看对象 205

(二)用语要注意场合 205

(三)用语要注意表达方式 206

(四)用语要考虑目的 207

[附录一]敬词集录 207

[附录二]谦词集录 209

第九部分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 210

一、短信 210

二、公益广告词 211

(一)公益广告词的写作方法 211

(二)公益广告词的一些创意技巧 211

三、节目串台词 214

四、场景表达 215

五、图文转换 215

(一)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15

(二)考查要求 218

(三)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218

六、解说词 218

七、颁奖词 219

八、新闻衔接词 219

九、提取关键词 220

十、人物介绍 220

第二编 标点符号 221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221

二、标点符号的基本功能 221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222

(一)点号 222

(二)标号 237

四、标点符号相似用法的区别,应用中的易混点 253

(一)句末点号 253

(二)句中点号 254

(三)标号 254

五、标点符号的配合使用 255

六、表示次序的词语、数字、字母之后如何用标点符号 257

[附录]16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257

第三编 文学常识 259

一、中国古代作家 259

(一)先秦作家 259

(二)汉代作家 260

(三)魏晋作家 260

(四)南北朝作家 261

(五)隋唐五代作家 262

(六)宋代作家 265

(七)元明作家 267

(八)清代、近代作家 269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272

三、中国现当代作家 284

四、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作家 300

五、中国现当代重要文学作品 302

六、少数民族文学 309

七、外国作家·欧美部分 311

八、外国作家·亚非拉部分 325

九、外国作品·欧美部分 327

(一)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327

(二)英国文学 328

(三)法国文学 330

(四)德国文学 332

(五)俄罗斯、苏联文学 333

(六)欧洲其他国家文学 336

(七)美国文学 337

十、外国作品·亚非拉部分 338

十一、文学体裁 339

(一)现代文学 339

(二)古代文学 343

[附录一]作品并称 347

[附录二]作家并称 350

[附录三]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思潮 352

[附录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情况 359

[附录五]中国文学之最 外国文学之最 367

(一)中国文学之最 367

(二)外国文学之最 372

[附录六]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375

[附录七]高中课本中涉及的科学家 376

第四编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378

一、天文历法 378

二、地理名胜 389

三、古代称谓 396

四、古代官职 404

五、科举教育 412

六、中国古代教育家 415

七、古代宗法 417

八、风俗礼仪 418

九、法律与刑罚 426

十、军事与兵器 427

十一、古代宗教 429

十二、饮食服饰 432

十三、古代家具 436

十四、音乐书法 436

第五编 名句名篇 439

第一部分 名句 439

一、历年高考名句 439

二、初中课内名句 458

三、高中课内名句 461

四、补充名句 468

(一)先秦名句 468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 472

(三)唐五代名句 473

(四)宋、辽、金名句 478

(五)元、明、清名句 481

(六)近现代名句 482

五、易混易错名句举例 483

第二部分 名篇 486

一、初高中要求背诵诗文名篇 486

(一)初中要求背诵诗文名篇 486

(二)高中要求背诵诗文名篇 497

二、初高中语文推荐背诵名篇目录 511

初中 511

(一)文言文 511

(二)古诗词 511

高中 512

(一)文言文 512

(二)古诗词 512

部分新课标地区《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言诗文默写篇目 512

江苏 512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512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513

广东 513

(一)文言文 513

(二)诗词曲 513

海南、宁夏、辽宁 514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514

(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 515

浙江 515

(一)文言文 515

(二)古诗词 515

福建 515

安徽 515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 515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 516

(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 516

第六编 文言文基础知识 517

第一部分 文字 517

一、文言读音 517

(一)多音字 517

文言文中常见多音字小词典 517

(二)异读字 522

文言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集录 522

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集录 523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音异读字举例 524

二、通假字 525

(一)通假字的内涵和外延 525

(二)通假字的辨识方法 526

常见通假字小字典 528

第二部分 文言实词 534

一、古今异义 534

(一)词义扩大 534

(二)词义缩小 534

(三)词义转移 535

(四)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536

常见古今异义的单音节词语集录 536

常见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集录 544

二、偏义复词 552

常见的偏义复词集录 553

三、一词多义 554

(一)词义的引申方式 554

(二)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556

文言实词小词典 556

四、词类活用 609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609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611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11

(四)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611

(五)名词作状语 611

(六)使动用法 613

(七)意动用法 614

(八)为动用法 615

五、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615

六、知识集锦 618

古文中兼表身份和礼敬动作的词 618

(一)兼表身份的词 619

(二)表礼敬动作的词 619

古代汉语中数字的表达 620

(一)基数 620

(二)序数 621

(三)分数 621

(四)约数 621

(五)虚数 622

(六)倍数 622

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成语集录 622

第三部分 文言虚词 625

一、代词 625

(一)人称代词 625

(二)指示代词 625

(三)无定代词 626

(四)疑问代词 626

二、副词 626

(一)程度副词 626

(二)范围副词 627

(三)时间副词 628

(四)语气副词 629

(五)频率副词 630

(六)谦敬副词 630

三、介词 630

(一)于 631

(二)以 632

四、连词 632

(一)并列连词 632

(二)递进连词 633

(三)选择连词 633

(四)承接连词 633

(五)转折连词 633

(六)因果目的连词 633

(七)假设连词 634

(八)修饰连词 634

五、助词 634

(一)结构助词 634

(二)语气助词 635

六、叹词 635

七、兼词 636

八、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方法 636

常见文言虚词集录 637

常见文言谦称集录 647

常见文言敬称集录 648

第四部分 文言句式 650

一、判断句 650

二、省略句 650

三、倒装句 651

四、被动句 653

五、固定句式 654

常见固定句式集录 654

第五部分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658

一、文言文断句 658

二、文言文翻译 663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663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663

(三)文言文难句的翻译 664

(四)文言语句翻译常见的错误 666

(五)文言句式翻译举例 667

第六部分 文言文的文意理解 670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670

二、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 671

三、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671

第七编 修辞格 673

一、考试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8种 673

(一)比喻 673

(二)比拟 674

(三)借代 675

(四)夸张 676

(五)对偶 677

(六)排比 678

(七)设问 679

(八)反问 679

二、其他修辞格 680

(一)反复 680

(二)拈连 680

(三)双关 681

(四)反语 682

(五)引用 682

(六)对比 683

(七)映衬 683

(八)顶真 684

(九)移用 684

(十)通感 685

(十一)婉曲 686

(十二)回环 687

(十三)呼告 687

(十四)互文 687

(十五)歇后语 688

(十六)摹状 689

(十七)倒装 689

(十八)警策 689

(十九)示现 690

(二十)仿词 690

(二十一)转品 690

(二十二)飞白 691

(二十三)跳脱 691

(二十四)镶嵌 692

(二十五)复迭 692

(二十六)层递 692

(二十七)节缩 693

(二十八)析字 693

(二十九)空符 693

(三十)讳饰 694

(三十一)象征 694

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695

四、对联知识 696

(一)对联的定义、起源 696

(二)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696

(三)类型 699

(四)对联故事 700

(五)妙对集锦 703

五、中学古诗文中的借代倒说 706

第八编 现代文阅读 708

一、现代文阅读的含义与意义 708

二、现代文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708

(一)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709

(二)树立整体意识,防止肢解文句 709

(三)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 709

(四)建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系统 709

(五)掌握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709

三、常用文体的阅读方法 713

(一)记叙文阅读 713

(二)议论文阅读 718

(三)说明文阅读 725

四、现代文学鉴赏方法 731

(一)现代散文鉴赏 731

(二)现代小说鉴赏 746

(三)现代诗歌鉴赏 752

(四)现代戏剧鉴赏 758

第九编 古代诗歌鉴赏 762

第一部分 诗歌概说 762

一、诗歌的分类 762

二、高考诗歌鉴赏要求 762

(一)考点要求 762

(二)考点阐释 763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764

一、诗歌形象 764

(一)概说 764

(二)方法与实例 765

二、诗歌语言 773

(一)概说 773

(二)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773

三、诗歌表达技巧 777

(一)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分类 777

(二)诗歌鉴赏常见的表现手法 778

(三)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方式 781

(四)鉴赏表达技巧的方法 782

第三部分 诗歌鉴赏(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784

一、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别 784

二、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791

(一)诗词中常见的思想内容 791

(二)鉴赏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793

(三)各类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特点 796

三、作者的观点态度 797

(一)从知人论世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797

(二)从诗歌的意境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797

(三)从诗歌的提示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798

(四)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799

四、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的事项 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