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一、针灸治疗原则 1
二、针灸治疗作用 5
三、针灸处方组成规律 5
四、常用穴位的穴性分类 8
五、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7
第2章 内科病症 29
一、感冒 29
二、咳嗽 30
三、哮喘 32
四、肺痨 34
五、肺癌 36
六、胃痛 37
七、呕吐 39
八、呃逆 41
九、痞满 43
十、噎膈 44
十一、胃下垂 46
十二、腹痛 47
十三、泄泻 49
十四、便秘 51
十五、痢疾 52
十六、心悸 54
十七、失眠 55
十八、痴呆 57
十九、癎证 58
二十、癫证 60
二十一、狂证 61
二十二、头痛 63
二十三、眩晕 65
二十四、中风 69
二十五、颤证 72
二十六、水肿 74
二十七、消渴 75
二十八、淋证 77
二十九、癃闭 79
三十、痹证 81
三十一、痿证 84
三十二、郁证 87
三十三、面瘫 90
三十四、三叉神经痛 91
三十五、腰痛 93
三十六、单纯性肥胖症 96
第3章 儿科病症 99
一、百日咳 99
二、急惊风 101
三、厌食 102
四、疳证 104
五、遗尿 105
六、注意缺陷障碍 106
七、抽动秽语综合征 108
八、大脑性瘫痪 110
第4章 妇科病症 112
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12
二、月经先期 113
三、月经后期 114
四、月经先后不定期 116
五、痛经 117
六、闭经 119
七、崩漏 121
八、带下病 123
九、阴痒 124
十、妊娠呕吐 125
十一、胎位不正 126
十二、滞产 128
十三、恶露不净 129
十四、恶露不下 130
十五、产后乳少 131
十六、产后发热 132
十七、子宫脱垂 133
十八、子宫肌瘤 134
十九、不孕症 136
二十、更年期综合征 138
第5章 外科病症 140
一、丹毒 140
二、瘿 141
三、流行性腮腺炎 143
四、乳腺增生 145
五、乳腺炎 146
六、阑尾炎 147
七、胆石症(胆绞痛) 149
八、疝气 150
九、痔 152
第6章 骨伤科病症 155
一、扭伤 155
二、落枕 157
三、颈椎病 158
四、肩周炎 160
五、肘劳 162
六、腱鞘囊肿 163
七、膝骨性关节炎 164
八、足跟痛 165
九、痛风 166
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167
第7章 皮肤科病症 169
一、疔疮 169
二、神经性皮炎 170
三、荨麻疹 172
四、湿疹 173
五、痤疮 175
六、扁平疣 177
七、带状疱疹 178
八、斑秃 180
九、皮肤瘙痒症 181
十、干燥综合征 183
第8章 五官科病症 185
一、目赤肿痛 185
二、睑腺炎 186
三、眼睑下垂 187
四、近视 188
五、斜视 189
六、青光眼 191
七、暴盲 192
八、视神经萎缩 195
九、耳鸣、耳聋 197
十、鼻炎 198
十一、鼻出血 199
十二、牙痛 201
十三、咽喉肿痛 202
十四、中耳炎 203
第9章 急症 206
一、虚脱 206
二、高热 207
三、中暑 209
四、抽搐 211
五、昏厥 212
六、心绞痛 214
七、胃肠痉挛 216
八、泌尿系绞痛 217
第10章 其他 219
一、戒断综合征 219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 220
三、美容 222
四、衰老 225
参考文献 227
附录A 常用腧穴定位(按归经顺序) 228
附录B 常用腧穴定位(按拼音顺序) 244
附录C 常用补泻手法 262
附录D 常用艾灸方法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