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开发技术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3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子恒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132333
  • 页数:131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石油地质与勘探 3

第一章 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与方法 3

第一节 板块构造基本理论 3

一、板块构造学基本概念 3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 4

三、中国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 7

四、板块构造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8

思考题 9

第二节 盆地分析 9

一、盆地分析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10

二、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 10

三、典型盆地类型研究 18

思考题 26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26

一、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27

二、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9

三、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技术与方法 33

四、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 34

思考题 35

第四节 储层沉积学理论 35

一、储层沉积学常用的基本概念 36

二、储层沉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6

三、储层沉积学的相关分析测试技术 41

思考题 42

第五节 有机成烃理论 43

一、陆相有机质成烃理论 43

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成烃理论 45

三、煤成烃理论 50

四、相关有机地化分析测试技术 53

思考题 55

第六节 天然气生成与聚集理论 55

一、天然气的地质理论 55

二、天然气生成与聚集理论 56

三、我国主要含气盆地天然气聚集规律 59

思考题 61

第七节 成藏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61

一、成藏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进展 61

二、成藏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62

三、成藏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64

思考题 67

第八节 含油气系统理论 67

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 67

二、中国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趋势 70

思考题 72

第二章 油气勘探的程序与实用技术 73

第一节 油气勘探的程序与工作方法 73

一、油气勘探的步骤 73

二、不同勘探阶段的具体任务与工作步骤 75

第二节 盆地早期评价与盆地模拟技术 76

一、盆地早期评价的内容 76

二、盆地早期评价方法 77

三、盆地模拟技术 78

第三节 区带评价 82

一、区带的定义 82

二、区带的描述方法 83

三、区带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85

四、区带综合评价 86

第四节 圈闭评价 86

一、圈闭评价的定义 86

二、圈闭评价的主要内容 87

三、圈闭描述评价规范 88

第五节 油藏描述与油藏数值模拟 90

一、油藏描述的定义 90

二、油藏描述的基本技术 91

三、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或早期油藏描述 92

四、油藏数值模拟 95

第六节 油气勘探系统工程概述 98

一、地质方法 98

二、地球物理方法 98

三、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98

四、钻井法 98

参考文献 99

第二篇 油藏工程 109

第一章 油藏描述 109

第一节 油藏描述概论 109

一、油藏描述的概念 109

二、油藏描述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109

三、油藏描述的新发展 111

四、油藏模型 112

第二节 构造模型 113

一、构造模型研究的内容 113

二、构造模型的建立方法 113

三、构造模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120

第三节 沉积模型 120

一、沉积模型的研究内容 120

二、建立沉积模型的方法 121

三、沉积模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135

第四节 储层地质模型 136

一、储层地质模型的研究内容 136

二、储层地质模型分类 136

三、储层地质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技术 139

四、储层建模中的关键技术 143

第五节 流体模型 145

一、流体模型的研究内容 145

二、流体性质 145

三、含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151

四、原油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153

五、剩余油分布规律 155

思考题 158

第二章 油藏工程方法 160

第一节 概论 160

一、常用油藏工程参数 160

二、油藏工程方法 162

三、油藏工程方法的发展方向 165

第二节 石油储量的计算方法 165

一、中国和国际通用的储量概念及分级 165

二、石油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 167

三、石油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180

四、石油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190

第三节 油藏数值模拟 194

一、油藏数值模拟简介 194

二、建立数学模型 200

三、建立数值模型 202

四、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205

五、用DESKTOP—VIP软件作油藏数值模拟的过程 212

思考题 216

参考文献 216

第三章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 217

第一节 概论 217

一、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217

二、制定和选择油田开发方案的原则 218

第二节 合理开采方式的选择 219

一、利用天然能量的开采方式 219

二、保持压力开采 220

三、热力开采方式 223

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 224

一、层间差异 224

二、开发层系划分原则 224

第四节 合适的井网部署 224

一、井网密度 224

二、油水井数的确定 225

思考题 226

第四章 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动态监测及调整 227

第一节 油藏开发方案实施 227

一、钻井、油藏地质、采油注水工艺的总体要求 227

二、新钻油、水井投产(注) 228

三、油藏开发方案实施中使用的新技术简介 232

第二节 油藏动态监测 234

一、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234

二、常规动态监测的内容及要求 235

三、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36

第三节 油藏动态分析与控制 238

一、动态分析基础资料、图件 238

二、动态分析常用方法 242

三、动态分析的内容、方式 249

第四节 油田开发调整 253

一、开发调整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253

二、开发层系、井网调整简介 254

思考题 255

参考文献 256

第五章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257

第一节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概论 257

一、提高原油采收率发展现状 257

二、应用水动力学原理,注水提高原油采收率 257

三、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260

第二节 聚合物溶液驱油 261

一、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及准备 261

二、聚合物溶液性能评价 263

三、聚合物溶液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266

四、应用胶态分散体凝胶(CDG)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 268

第三节 化学复合驱技术 274

一、二元复合驱 274

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275

第四节 二氧化碳、氮混相、非混相驱 275

一、二氧化碳驱油 275

二、注氮提高原油采收率 276

三、同时注水和N2的非混相驱油 279

四、水气交替驱油技术 288

第五节 热力采油 292

一、蒸汽驱油 292

二、稠油注蒸气加氮气吞吐 293

三、轻油储层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 293

第六节 非牛顿原油油藏的开发特征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 297

一、原油渗流流变特性测定的基本理论 297

二、拟塑性原油的渗流特征对水驱开发指标的影响 305

三、粘弹性原油的渗流特征对水驱开发指标的影响 306

四、提高非牛顿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308

思考题 309

参考文献 309

第六章 油藏评价方法 311

第一节 油藏评价概论 311

一、油田开发面临的挑战 311

二、油藏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11

三、油藏评价技术 312

第二节 油藏前期评价 312

一、碎屑岩储层评价 312

二、储层敏感性评价 316

三、油藏天然能量评价及油藏分类 321

四、储量技术经济评价 324

五、开发方案优化方法 330

第三节 油田开发后评估 332

一、油田开发后评估的重要性 333

二、油田开发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333

三、油田开发经济效果评估 337

思考题 340

参考文献 340

第七章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 342

第一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概念 342

一、油藏经营管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342

二、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文化内涵 342

三、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343

四、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要素和内容 343

五、如何成功组建多学科项目组 345

第二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过程 348

一、制定目标或策略 348

二、编制规划 350

三、计划实施 351

四、实施过程的监测与评估 351

第三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实施 352

一、重新研究制定和实施老油藏开发策略 352

二、油藏开发特性表征是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 352

三、水平井应用新技术,拓展了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应用领域 354

四、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及IOR、EOR先进技术的集成是目前集成化 355

油藏经营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持 355

五、集成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是油藏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手段 356

第四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应用——实例研究 357

一、尼日利亚北Apoi油田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 357

二、埃及南埃尔摩根Kareem成熟油藏开发 358

三、美国North Ward Estes油田 359

思考题 360

参考文献 360

第三篇 采油工艺 365

第一章 人工举升技术 365

第一节 有杆泵采油技术 365

一、概述 365

二、有杆泵抽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65

三、抽油机 365

四、抽油杆柱系统 373

五、抽油泵 374

六、有杆泵抽油系统效率 380

七、有杆泵抽油系统设计 383

八、有杆泵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及工况诊断 398

第二节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402

一、电动潜油离心泵装置的组成 402

二、电动潜油离心泵井下机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402

三、电动潜油离心泵装置的选择 405

四、电动潜油离心泵的使用范围 412

五、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发展趋势 414

第三节 螺杆泵采油技术 415

一、工作原理 415

二、主要技术参数 416

三、螺杆泵抽油配套设计方法 418

四、螺杆泵施工注意事项 418

五、技术现状 419

六、发展趋势 420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420

第四节 气举采油技术 420

一、气举采油的优点和局限性 420

二、气举采油方式 421

三、气举井井下装置 422

四、气举采油地面设备 426

五、流体压力梯度曲线的应用 427

六、气举装置设计 427

七、气举井生产分析和故障排除 429

八、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动态 430

第五节 水平井采油技术 431

一、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筛选 431

二、井筒温度分布 434

三、极限下泵深度的确定 434

思考题 435

第二章 注水工艺技术 436

第一节 注水时机和注水方式的选择 436

一、注水时机的选择 436

二、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 437

三、大庆油田采用早期内部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438

第二节 水源与水质 439

一、水源类型及选择 439

二、水质标准 439

三、精细过滤技术 439

第三节 注水过程的油层保护技术 441

一、注水中油层损害因素分析 441

二、注水中的保护油层技术 444

第四节 增压注水工艺技术 447

一、增压泵增注技术 447

二、物理法解堵技术 447

第五节 分层注水技术 448

一、分层注水工具及管柱 448

二、分层配水技术 452

三、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 453

四、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测分层吸水剖面 454

第六节 不稳定注水优化设计 455

一、不稳定注水提高垂向波及效率的机理 455

二、周期注水的应用条件 456

思考题 456

第三章 堵水调剖工艺 458

第一节 概述 458

一、油井出水的原因与危害 458

二、堵水调剖的发展历程 459

三、堵水调剖技术现状 459

第二节 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460

一、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460

二、化学堵水调剖的配套技术 464

第三节 堵水调剖剂 470

一、冻胶类堵水调剖剂 471

二、颗粒类堵水调剖剂 472

三、沉淀类堵水调剖剂 474

四、其他类堵水调剖剂 474

第四节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475

一、堵剂与地层适应性研究 475

二、砂岩油藏整体堵调三维网络模型模拟技术研究 475

三、中高渗透油藏高含水开发期整体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476

四、其他 476

思考题 476

第四章 低渗透油藏压裂酸化工艺技术 477

第一节 压裂增产及造缝机理 477

一、压裂增产原理 477

二、压裂造缝机理 477

第二节 支撑剂及导流能力 480

一、支撑剂类型的选择 480

二、支撑剂嵌入和裂缝宽度 481

三、裂缝超高导流能力的实现 484

第三节 压裂液及添加剂 485

一、压裂液破胶和残渣浓度 486

二、压裂液粘度和输送能力 488

三、延迟交联的作用 488

四、常用压裂液及添加剂介绍 489

第四节 压裂过程的压力分析及测试技术 490

一、闭合压力的确定方法 490

二、施工过程的压力分析 492

三、压降曲线分析的一般方法 494

四、缝高预测及测量 495

第五节 压裂设计 496

一、裂缝几何尺寸模型 496

二、压裂液的选择 498

三、支撑剂携带 498

四、经济分析 499

五、优化施工设计程序 500

第六节 压裂工艺技术 500

一、选井选层原则 500

二、重复压裂技术 501

三、限流法分层压裂 503

第七节 酸化压裂工艺 505

一、酸化工艺分类及其特点 505

二、酸液及添加剂 505

三、砂岩地层酸化工艺 507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工艺 509

思考题 511

第五章 热力采油工艺技术 512

第一节 稠油油藏的特征及热采技术发展前景 512

一、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 512

二、稠油油藏的开发特征 512

三、油藏工程对采油工艺技术的要求 512

四、稠油油藏的物性特征 512

五、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前景 513

第二节 蒸汽吞吐技术 513

一、蒸汽吞吐采油原理 513

二、热采井完井技术 516

三、注汽井防砂技术 519

四、注汽井筒隔热技术 519

五、井筒降粘举升工艺技术 521

第三节 蒸汽驱开采技术 525

一、蒸汽驱 525

二、改善注蒸汽效果的工艺措施 529

第四节 注蒸汽热采动态监测技术 533

一、注入蒸汽流量监测技术 533

二、井下注汽参数监测技术 534

第五节 火烧油层开采技术 535

一、驱油机理、特点、分类及筛选标准 535

二、火驱开发设计 537

三、点火工艺技术 539

思考题 540

第六章疏松砂岩油藏防砂工艺技术 541

第一节 概述 541

一、防砂技术现状 541

二、防砂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542

第二节 出砂预测及储层保护技术 543

一、地层出砂预测技术 543

二、储层保护技术 544

第三节 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 547

一、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 547

二、适用范围及选井条件 548

三、砾石充填防砂设计基础 548

四、砾石充填防砂施工工艺技术 553

第四节 滤砂管防砂技术 565

一、防砂技术原理 565

二、滤砂管结构类型 565

三、滤砂管防砂工艺程序 569

四、滤砂管防砂适应范围 570

第五节 化学防砂工艺技术 571

一、化学防砂工艺原理 571

二、化 学防砂方法分类及施工工艺 571

第六节压裂防砂技术 573

一、压裂充填防砂技术原理 573

二、主要技术 575

三、压裂充填和防砂压裂的选井条件 576

四、压裂充填作业施工工艺过程 578

第七节 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 578

一、水平井防砂原理 578

二、水平井防砂工艺管柱结构及特点 578

三、水平井防砂施工工艺 579

四、水平井防砂工艺适用范围 579

思考题 580

第七章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和规划编制 581

第一节 采油工程方案编制原则 581

第二节 油田开发完井工程设计 581

一、完井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581

二、完井方式选择原则 582

三、各种完井方式对储层的适用性研究 582

四、生产套管的设计 583

五、射孔工艺方案设计 583

第三节 采油方式优选技术 586

一、采油方式优选的一般原则 586

二、目前国内外机械采油方式的水平及适应性 586

三、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 587

四、油井生产系统及其动态模拟 588

五、采油方式综合评价 589

六、决策分析步骤 589

第四节 生产管柱设计技术 589

一、设计原则 589

二、基本计算模型 589

三、井下开关设计 590

四、生产管柱设计 590

第五节 注水工艺设计技术 590

一、设计原则和主要依据 590

二、注水工艺方案的基础分析 591

三、注水水质标准的确定 591

四、注水工艺参数预测 591

五、注水工艺管柱设计 591

六、井口装置的选择 592

第六节 配套采油工艺技术 592

一、防砂技术 592

二、酸化、压裂技术 592

三、堵水技术 593

四、防垢技术 593

第七节 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 593

一、经济评价原则 593

二、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的依据 593

三、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内容 594

四、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594

五、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的程序 595

第八节 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方法 595

一、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95

二、综合分值评价法 596

第九节 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技术 597

一、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的内容 597

二、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技术 597

第十节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一体化软件 598

一、概念 598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集成 598

思考题 600

第四篇 地球物理勘探 603

第一章 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603

第一节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简况 603

一、国 外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 603

二、国内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 603

第二节 普通物探方法简介 604

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特点 604

二、地磁测量——磁法勘探 605

三、重力测量——重力勘探 606

四、地电测量——电法勘探 607

第三节 地震勘探技术的回顾 608

一、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地震勘探技术 608

二、20世纪90年代几项有效的油气勘探技术 611

思考题 613

第二章 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 614

第一节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运动学原理 614

一、几何地震学的基本概念 614

二、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 618

三、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各种地震波 621

四、各种地震波的时距关系分析 622

五、正常时差与倾角时差 629

六、地震波的时距曲面与时间场 634

第二节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动力学理论 636

一、弹性介质中的基本波 636

二、地震波场的形成和计算 639

三、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642

四、地震勘探中常见的波 646

五、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关系 652

第三节 地震勘探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655

一、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理论 655

二、孔隙裂隙弹性理论 656

思考题 656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及技术 657

第一节 地震资料采集设备 657

一、测量设备 657

二、地震检波器 657

三、采集站 660

四、地震记录仪器 661

五、地震人工震源 662

第二节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技术 665

一、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特性 665

二、组合的频率特性 668

三、组合法的统计效应 668

四、其他组合方式 670

五、震源的组合 671

六、共反射点叠加原理及其理论分析 671

第三节 二维地震资料的采集 679

一、观测系统 679

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及图示方法 679

三、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680

第四节 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 680

一、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680

二、国外三维地震勘探发展和采集技术现状 681

三、国内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现状 682

第五节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685

一、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要求 686

二、高分辨率采集的设计 686

三、高分辨率野外采集技术支持 687

第六节 井中地震观测方法 687

一、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 688

二、反VSP野外观测方法 691

三、井间地震野外观测方法 691

思考题 696

第四章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及技术 697

第一节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基本目标及现场处理 697

一、提高信噪比 697

二、提高分辨率 698

三、提高保真度 698

四、准确成像 699

五、野外质量监控的现场处理技术 699

第二节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 700

一、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 700

二、框图的简要说明 701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 709

一、亮点技术 710

二、AVO处理技术 710

三、DMO处理技术 712

四、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714

五、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 718

第四节 地震资料的目标处理与交互处理 719

一、目标处理 719

二、交互处理 719

思考题 723

第五章 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725

第一节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726

一、时间剖面的对比 726

二、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 727

三、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 730

四、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 731

五、水平切片的解释 732

六、相干数据体解释 734

第二节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735

一、地震资料的地层解释 735

二、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 742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人机联作解释 751

一、解释工作站 751

二、交互解释的概念 752

三、交互解释的基本流程 754

第四节 储层横向预测与油藏描述技术 759

一、储集体的分类及其特征 759

二、储层参数的地震属性分析 759

三、储层横向预测 760

第五节 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 767

一、开展综合解释的必要性 768

二、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 769

思考题 777

第六章 非地震勘探技术 779

一、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779

二、重力勘探技术 780

三、磁法勘探技术 781

四、电法勘探技术 781

五、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783

思考题 784

第七章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785

第一节 网络时代及信息集成 785

一、信息高速公路 785

二、信息集成 786

第二节 全三维地震技术 787

一、三维地震勘探的效益 787

二、深度成像技术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787

第三节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 788

一、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历程 788

二、3DX公司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实践 788

第四节 储层地球物理技术 790

一、油藏描述技术 790

二、油藏模拟技术 791

第五节 虚拟现实技术 791

一、VR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791

二、三维可视化技术 792

第六节 21世纪物探方法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 794

一、综合性 795

二、经济效益性 795

三、勘探开发并重 795

参考文献 796

第五篇 钻井工程 801

第一章 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801

第一节 钻井技术的主要理论问题及技术关键 801

第二节 钻井技术展望 803

第二章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 805

第一节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805

一、定向井的基本概念 805

二、水平井 807

第二节 定向井、水平井的设计 807

一、设计原则 807

二、定向井设计方法 808

三、水平井的设计 809

第三节 主要计算 810

一、测斜数据处理 810

二、丛式井的防碰计算 812

三、轨迹控制过程的中靶分析 812

思考题 813

第三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814

第一节 深井的概念及发展 814

一、深井、超深井的概念 814

二、深井、超深井的发展 814

第二节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关键 816

一、井身结构 816

二、钻井液技术 817

三、深井钻井装备 818

思考题 820

第四章 井控工艺与装备 821

第一节 井控技术发展概况 821

第二节 井控及压力的基本概念 822

一、井控 822

二、井内压力失衡程度有关概念 822

三、静液压力 822

四、压力梯度 823

五、地层压力 823

六、地层破裂压力 823

七、井底压力 823

八、压差 823

九、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 823

第三节 井控工艺 823

一、井控设计 823

二、随钻地层压力监测 825

三、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及钻开油气层的措施 826

四、井涌的主要原因与检测 827

五、关井程序 829

六、压井方法 831

第四节 井控装置 833

一、环形防喷器 834

二、闸板防喷器 834

三、旋转防喷器 835

四、控制装置 835

五、节流与压井管汇 836

六、钻具内防喷工具 836

七、钻井液气体分离器 837

思考题 837

第五章 钻井液 838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用、组成与分类 838

一、钻井液的功用 838

二、钻井液的组成与分类 838

第二节 钻井液性能及其与钻井的关系 838

一、钻井液流变性 839

二、钻井液滤失与造壁性 841

三、钻井液其他性能 842

第三节 固相控制 842

一、固相控制的目的 842

二、固相控制的方法 842

第四节 现场常用的几种钻井液 843

一、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 843

二、钾盐钻井液 844

三、正电胶钻井液 845

第五节 钻井液技术设计 845

一、一口井钻井液技术设计的内容 845

二、钻井液技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846

第六节 钻井液的维护与处理 846

一、认真观察钻井液和测量钻井液 846

二、做好室内小实验 846

三、搞好钻井液的日常维护和化学处理 846

思考题 847

第六章 钻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保护 848

第一节 油气层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848

一、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848

二、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特点与思路 848

第二节 油气层损害类型 850

一、油气层损害机理分析 850

二、钻井过程中油气层损害原因 852

三、钻井过程中影响油气层损害程度的工程因素 853

第三节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技术与方法 853

一、钻井液技术与方法 853

二、保护油气层的钻井工艺技术 855

第四节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技术 857

一、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857

二、油气层损害的矿物评价技术 859

思考题 861

第七章 钻井取心 862

第一节 国内钻井取心概况 862

第二节 国外取心技术 863

一、普通取心工具 863

二、橡皮套取心工具 863

三、反循环取心工具 863

四、螺杆钻具取心工具 863

五、定向井、水平井取心工具 864

六、随钻取心技术(绳索取心技术) 864

七、挠性管钻井取心技术 864

八、海绵取心 865

九、保压密闭取心 865

十、定向取心工具 866

第三节 取心钻头 866

第四节 常用取心工具的使用 867

一、松软地层取心 867

二、硬地层取心工具 868

思考题 869

第八章 固井工艺技术 870

第一节 固井工程概述 870

一、固井概述 870

二、固井工程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870

三、井身结构 870

四、固井工程的内容 871

五、固井工程的发展 871

第二节 套管及套管柱设计 872

一、套管类型及性能 872

二、套管柱设计 872

第三节 油井水泥及其添加剂 872

一、油井水泥 872

二、水泥添加剂 873

第四节 固井设备及套管工具、附件 873

一、固井设备 873

二、套管工具、附件 874

第五节 固井工艺技术 874

一、常规固井(单级注水泥法) 874

二、特殊工艺井固井 875

三、复杂井固井 877

第六节 固井新技术、新工艺 877

一、“短候凝”水泥浆固井技术 877

二、多功能钻井液固井技术(UF/MTC技术) 877

三、浅层气、煤层气井固井技术 878

四、泡沫水泥浆固井 878

五、振动固井技术 879

思考题 879

第九章 钻井新技术介绍 880

第一节 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 880

一、欠平衡压力钻井的概念和种类 880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880

三、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 880

四、适用于欠平衡钻井的油藏类型和地层条件 881

五、欠平衡压力钻井的关键技术 882

六、欠平衡钻井所需要的装备 882

第二节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883

一、大位移井钻井发展状况 883

二、大位移井的主要用途和优越性 884

三、大位移钻井的关键技术 884

第三节 分支井钻井技术 885

一、分支井的发展概况 885

二、分支井的类型和特点 885

三、分支井钻井技术 886

四、分支井完井技术 887

第四节 小井眼钻井技术 888

一、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发展 888

二、小井眼钻井技术 889

三、小井眼钻井设备 892

四、小井眼井控 892

第五节 挠性连续管钻井装备与技术 894

一、国外挠性连续管钻井技术发展概况 894

二、连续挠性管钻井装备 894

三、挠性连续管钻井技术的优点、局限性 896

四、连续管钻井技术的新进展 896

第六节 井下闭环(自动化)钻井技术 897

一、概念 897

二、井下闭环钻井的分类 897

三、井下闭环钻井系统 897

四、我国井下闭环钻井技术的现状 899

五、未来展望 899

第七节 国外正在研究的钻井技术 899

一、井下增压钻井技术 899

二、套管钻井及其钻井装备 900

三、三维多目标井 901

思考题 902

第十章 钻井监督 903

第一节 国内外推行甲、乙方钻井监督管理体制情况 903

一、国外钻井监督情况 903

二、国内海洋钻井监督情况 904

三、国内塔里木钻井监督情况 905

第二节 对钻井监督的资质要求 905

一、钻井监督的基本素质要求 905

二、三级钻井监督的任职资格 906

第三节 钻井监督的职责和义务 907

一、钻井监督的权力和义务 907

二、钻进监督的岗位职责 907

第四节 钻井监督的工作任务 908

一、钻井监督的重点监督内容 908

二、塔里木日费井钻井监督管理内容 911

思考题 918

第十一章 钻井管理 919

第一节 钻井工程设计 919

一、国内外钻井设计情况概述 919

二、钻进设计的依据 920

三、钻井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921

四、井身结构设计 921

五、下部钻具组合设计 922

六、钻井参数设计 923

七、固井设计 924

八、钻井液设计 927

第二节 钻井承包方式和钻井合同内容介绍 927

一、承包方式介绍 927

二、合同内容 929

第三节 国际钻井成本的测算 930

一、钻井成本构成 930

二、影响钻井周期的主要因素 931

三、各项钻井费用的测算 931

第四节 石油钻井统计指标解释 933

一、石油钻井的分类 934

二、钻井工作量 934

三、钻井技术经济指标 935

四、钻井时间 938

思考题 941

第六篇 地质录井方法 945

绪论 945

一、地质录井的任务和作用 945

二、地质录井方法及其特点 945

三、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历史 945

四、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946

第一章 钻井地质设计 948

第一节 井位设计 948

一、井别分类及井号命名 948

二、油气探井井位设计 949

三、开发井井位设计 952

四、井位落实 954

第二节 钻井地质设计 954

一、钻井地质设计的主要内容 954

二、钻井地质设计的主要工作 955

思考题 960

第二章 常规地质录井 961

第一节 钻时录井 961

一、井深和方入的计算 961

二、钻时的记录 961

三、影响钻时变化的因素 962

四、钻时曲线的绘制 962

五、钻时曲线的应用 962

第二节 岩心录井 963

一、取心原则和取心层位的确定 963

二、取心工具和取心方式 964

三、取心前的准备工作 964

四、取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965

五、岩心出筒、丈量和整理 965

六、岩心描述 967

七、岩心采样和岩心保管 976

八、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 977

九、岩心录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978

第三节 岩屑录井 978

一、岩屑迟到时间的测定 978

二、岩屑取样及整理 979

三、岩屑描述 980

四、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 982

五、岩屑录井的影响因素 984

六、岩屑录井资料的应用 985

第四节 钻井液录井 985

一、钻井液的功能 985

二、钻井液录井原则和要求 986

三、钻井液的性能要求 986

四、钻井液录井资料的收集 987

五、钻井中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 990

六、钻井液录井资料的应用 991

第五节 荧光录井 991

一、荧光录井的原理 991

二、荧光录井的准备工作 991

三、荧光录井的工作方法 992

四、荧光录井的应用 993

第六节 井壁取心 993

一、确定井壁取心的原则 994

二、跟踪取心 994

三、岩心出筒 994

四、井壁取心的描述和整理 994

五、井壁取心的应用 995

第七节 其他录井资料的收集 995

一、地质观察记录的填写 995

二、在钻进过程中有关几种特殊情况的资料收集 996

思考题 1001

第三章 综合录井原理及资料应用 1002

第一节 综合录井仪的工作流程及录井项目 1002

一、基本概念 1002

二、综合录井仪工作流程 1003

三、综合录井仪的录井项目 1003

思考题 1005

第二节 综合录井参数检测原理 1006

一、气体检测 1006

二、深度检测系统 1009

三、立管压力及套管压力传感器 1011

四、转盘扭矩传感器 1011

五、泵冲速传感器 1012

六、转盘转速传感器 1012

七、钻井液密度传感器 1012

八、钻井液温度传感器 1013

九、钻井液电阻(导)率传感器 1013

十、钻井液体积传感器 1014

思考题 1014

第三节 联机系统工作原理及资料处理 1015

一、联机系统硬件结构及主要功能 1015

二、联机系统主要软件的功能 1015

三、资料处理 1022

思考题 1023

第四节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 1023

一、基本概念 1023

二、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 1024

三、气测资料的整理与标准化 1026

四、气测资料解释方法 1028

五、油气水综合解释 1030

思考题 1031

第五节 随钻地层压力检测 1032

一、基本概念 1032

二、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 1037

三、随钻地层压力的检测工作程序 1041

四、“d”指数地层压力检测法 1042

五、Sigma录井 1048

六、其他随钻地层压力评价方法 1051

思考题 1055

第六节 实时钻井监控 1055

一、实时钻井监控原理 1056

二、实时钻井监控方法 1062

思考题 1062

第四章 录井新方法 1063

第一节 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录井 1063

一、岩石热解地化录井仪器结构及分析原理 1063

二、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储层评价 1066

三、岩石热解地化录井烃源岩(生油岩)评价 1072

思考题 1075

第二节 罐顶气轻烃录井 1075

一、罐顶气轻烃录井原理 1076

二、罐顶气轻烃录井方法 1076

三、罐顶气轻烃录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1079

思考题 1086

第三节 PK录井技术 1087

一、PK仪的基本原理 1087

二、PK仪分析参数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1088

三、SK-2P01型PK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流程 1089

四、资料校正及应用分析 1090

思考题 1093

第四节 定量荧光录井 1093

一、仪器工作原理 1093

二、操作流程及特点 1095

三、评价油气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095

四、QFT定量荧光仪的应用 1096

思考题 1097

第五章 完井地质总结 1098

第一节录井资料的整理 1098

一、岩心录井综合图的编制 1098

二、岩屑录井综合图的编制 1102

三、油、气、水层的综合解释 1108

四、填写附表 1112

第二节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的编写 1113

一、前言 1114

二、地层 1114

三、构造概况 1114

四、油气水层评价 1114

五、生、储、盖层评价 1114

六、油气藏分析描述 1115

七、结论与建议 1115

第三节 单井评价 1115

一、单井评价的意义 1115

二、单井评价的基本任务 1115

三、具体做法 1116

思考题 1118

第七篇 地球物理测井 1121

第一章 总论 1121

第一节 地球物理测井简介 1121

一、测井分类 1121

二、测井的基本任务 1121

第二节 地球物理测井的作用 1121

第三节 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历史 1122

一、早期(1929—1949年) 1122

二、中期(1949—1968年) 1122

三、近期(1969—1979年) 1123

四、现代(1979年—) 1123

第四节 我国石油测井技术现状 1123

一、数据采集技术 1123

二、处理解释技术 1124

思考题 1124

第二章 测井原理及方法 1125

第一节 电磁测井 1125

一、电阻率测井 1125

二、介电测井 1143

三、自然电位测井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 1146

四、磁测井 1150

第二节 声波测井 1152

一、声速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 1152

二、声幅测井 1155

三、声波全波列测井 1157

四、偶极子和多极子声波测井 1162

五、超声电视成像测井(声脉冲反射测井) 1163

第三节 核测井 1165

一、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1165

二、密度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 1167

三、中子测井和脉冲中子测井 1170

四、核磁共振测井 1176

第四节 生产测井和其他测井 1181

一、井温测井 1181

二、流量测井 1182

三、地层倾角测井 1184

四、随钻测井 1187

第五节 地面测井仪 1189

一、国外的常用地面测井系统 1189

二、国内的常用地面测井系统 1194

思考题 1197

第三章 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与应用 1199

第一节 测井资料的采集 1199

一、模拟记录 1199

二、数字记录 1199

第二节 测井资料的处理 1199

一、资料的预处理 1199

二、解释模型的选取 1200

三、解释参数的选择 1200

四、常用的测井资料分析软件 1201

第三节 裸眼井测井资料的解释 1202

一、单井解释 1202

二、精细解释 1207

三、多井解释 1219

第四节 测井地质应用 1229

一、测井层序地层分析 1230

二、测井沉积研究 1233

三、测井构造分析 1246

四、现代地应力场定量分析与应用 1256

五、测井盖层分析 1260

六、测井烃源岩研究 1265

七、测井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1270

第五节 生产测井解释 1271

一、注入及产出的剖面解释 1271

二、井温及压力解释 1277

三、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 1281

四、套管技术状况测井解释及应用 1288

五、固井质量评价及应用 1291

思考题 1296

第四章 其他井筒电缆作业技术 1298

第一节 射孔技术 1298

一、射孔器 1298

二、电缆输送射孔 1299

三、油管输送射孔 1300

四、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联合作业 1300

第二节 井壁取心技术 1302

一、冲击式井壁取心 1302

二、钻进式井壁取心 1303

第三节 电缆桥塞作业技术 1303

一、电缆桥塞工具 1303

二、桥塞工具坐封的工作原理 1303

第四节 电缆测试技术 1304

一、电缆地层测试器的结构 1304

二、电缆测试器工作原理 1305

第五节 垂直地震剖面(VSP)测井技术 1305

一、垂直地震剖面测井原理 1305

二、VSP的数据处理 1306

三、VSP的应用 1306

思考题 1306

第五章 地球物理测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308

第一节 成像测井新技术 1308

第二节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技术 1309

第三节 过套管测井、井间测井新技术 1310

一、过套管测井 1310

二、井间测井 1311

第四节 特殊条件下的测井技术 1311

一、水平井、大斜度井、侧钻井的测井 1311

二、超深井和高温高压井的测井 1312

三、小井眼井测井 1312

第五节 测井解释计算机处理系统 1313

一、FORWARD测井评价系统 1313

二、eXpress测井解释系统 1313

三、ATLANTIS测井解释系统 1314

四、DPP测井评价系统 1315

第六节 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1315

思考题 1315

参考文献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