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1
二、疆域沿革 2
三、人地关系 16
辽金元懿州豪州建置考&王绵厚 24
韩州四治三迁考&段一平 30
辽史地理志考&清李慎儒撰 35
宋人使辽语录行程考&傅乐焕 83
关于沈括的《熙宁使虏图抄》&陈得芝 112
辽金史地理志互校&冯家异 118
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姚从吾 122
试论辽太祖耶律河保机经略辽东&金殿士 148
辽祖州城和祖陵 156
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谭其骧 158
关于辽“大安七年”刻石的几点考证&田华 164
试论耶律大石西迁的原因&纪宗安 167
关于“宋代户口”一文辽代部份的意见&费国庆 176
辽初内侵徒民置州县与其文化之关系&朱子方 181
辽代乌古敌烈部三探&孟广耀 196
辽代东北女真和汉人的分布&苏金源 207
辽边墙、?勒车及其他&景爱 214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探索&景爱 218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时代&景爱 232
辽朝北界考&刘凤翥、干志耿、孙进己 239
辽代斡鲁朵所在地探讨&杨若薇 243
契丹黑山黑岭考&鸟居龙藏 254
辽代宁江州考&李健才 268
辽代宁江州补考&李健才 271
辽代春州考&张柏忠 孙进己 276
辽代成州考&阎万章 280
辽隰州来州城考&刘谦 289
辽代铁州地址考&宋延英 291
辽代祺州考&冯永谦 295
辽祺州访察记&金殿士 299
宾州考略&陈相伟 302
辽代宾、祥、盖、威四州考&李健才、陈相伟 308
吉、黑两省西部地区四座辽金古城考&李健才 314
辽代饶州调查记&冯永谦、姜念思 324
辽代安德州今地考&金殿士 333
关于古懿州城址的讨论(两篇)&刘谦 335
关于辽代懿州城的讨论&刘文信 338
辽代绿州徒置辩&向南 341
辽代静边城考略 344
绰尔城考古与历史地理余论&孙秀仁 345
再论绰尔城(塔子城)历史地理诸问题&孙秀仁 349
辽代东京道的通州与安州城址的考察&郭毅生 355
辽代的鹰路与五国部&景爱 359
松花江畔的突斯克&赵振才 367
鸭江行部志地理考&朱希祖 374
论金代对东北的经营开发&王崇时 390
金上京城的规划及其他&景爱 399
金都上京故城遗址沿革考略&秦佩珩 405
金完颜亮从上京迁都中都&刘肃勇 414
关于金代猛安谋克的分布和名称问题&李薇 417
金史所纪部族详稳群牧考&金毓黻 423
金肇州故城考&张英 437
寥晦城考&王禹浪 443
率宾府、恤品路和开元城&郭毅生 445
辽宁绥中县金代“来宾县里堠”碑考&冯永谦 451
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景爱 455
金界壕考&王国维 467
金临潢路界壕边堡址&李文信 480
金代交通站铺&张泰湘 王禹浪 507
金代华表山为千山考&阎万章 512
关于东夏国首都及其位置的考证&朴真奭 516
关于东夏都城的再探讨——兼与朴真奭同志商榷&景爱 521
关于东夏国南京的继续探讨&朴真奭 527
三说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国的都城&景爱 538
谈景爱同志《三说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国的都城——答朴真奭同志》&朴真奭 550
东夏国都城上京开元考&赵鸣岐 559
开元城史地考略&张博泉 569
关于开元路若干问题的探讨&景爱 576
寻迹觅史话“开元”&王绵厚 586
黑龙江肇州东八里城为元代肇州故城考&孙秀仁 588
试论元初开元城的位置&张秦湘 593
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谭其骧 596
张成墓碑与元代水达达路&王绵厚 599
元代肇州文献证补&张秦湘 608
《大元混一方与胜览》辽阳行省地理疏证&王绵厚 610
元上都&崔璇 619
元代辽阳行省驿道考略(上)&郭毅生 626
元代辽阳行省驿道考略(下)——谦考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郭毅生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