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
总序 2
别序 2
自序 2
第一部:导读 2
甲一、佛法的根本——《阿含经》的来由及其在佛典中的地位 2
乙一、佛陀创教的本怀 2
乙二、《阿含经》的编集及其在佛典中的地位 3
乙三、四部《阿含》所显示的佛陀四种教法 7
乙四、《阿含经》的翻译与传弘 9
丙一、汉土的翻译 9
丙二、巴利文的译本 12
丙三、在中土传弘不盛 13
丙四、在近代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 16
甲二、思想的革命——《阿含经》的划时代意义 33
乙一、从缘起的观点认识佛陀的本怀 33
乙二、早期雅利安人的多神信仰 34
乙三、从多神教进展至一元论 35
丙一、《四吠陀经》的产生 35
丙二、从多神教至一神信仰 36
丙三、从一神信仰至原人论 37
丙四、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 39
丙五、《奥义书》的本体论及其偏蔽 40
乙四、各种沙门团的兴起及其思想 43
丙一、沙门团兴起的原因 43
丙二、六师外道的思想及其偏蔽 45
丙三、六十二见论及其偏蔽 48
乙五、佛陀设教的划时代意义 49
丙一、补救各种思想的偏蔽 49
丙二、破除迷信,倡行中道生活 52
丙三、对应人生,远离形而上的思辨 53
丙四、有教无类,打破种姓阶级观念 54
甲三、事义的相应——《杂阿含经》的体裁与组织 67
乙一、原貌的恢复 67
乙二、经名“杂”与“相应”的意义 70
乙三、三相四分九事 75
乙四、三大部分——契经、应颂、记说 77
丙一、第一部分——契经 77
丙二、第二部分——应颂 80
丙三、第三部分——记说 82
乙五、全经组织大要 83
甲四、解脱的道路——《杂阿含经》所开显的佛教精神与法要 99
乙一、以缘起论为根本 99
乙二、生命存在的要素 101
丙一、五蕴的和合及长养 101
丙二、根境因缘生识 102
丙三、意根与意识的分别 104
丙四、十八界在人的经验范围内 106
丙五、佛陀说蕴处界的用心 107
乙三、生命的升沈染净 109
丙一、惑业苦与十二缘起 109
丙二、分位缘起说 112
丙三、十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 114
丙四、四圣谛的先后次第 116
丙五、四谛通于十二缘起 118
乙四、切实可行的解脱道 120
丙一、道品的类别 120
丙二、念念在兹的四念处 120
丙三、摄心精进的四正断 122
丙四、所愿皆得的四如意足 124
丙五、浅深有别的五根五力 125
丙六、引发菩提的七觉支 128
丙七、戒定慧具足的八正道 130
丙八、十法为本,一即是多 132
甲五、译者传略 141
第二部:经文选释 143
一、五阴诵第一 144
二、六入处诵第二 169
三、杂因诵第三 191
四、道品诵第四 211
五、八众诵第五 228
六、弟子所说诵第六 248
七、如来所说诵第七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