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
一、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区别 3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的一般规律 4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5
二、库兹涅茨理论 5
三、钱纳里、塞尔昆理论 6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想 7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8
二、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社会变革过程 10
三、经济结构决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11
四、劳动力转移过程与工业化进程内在一致性 13
五、收入和教育状况决定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15
六、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导致失业的重要原因 16
七、流动收益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 17
第四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 19
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19
二、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23
三、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 25
四、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27
五、新劳动力流动经济学 30
六、舒尔茨的农业经济理论 33
七、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36
第五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 39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状态分析 39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 41
三、 “刘易斯+马克思”的二元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43
四、成本—收益理论 46
第二章 农民工与城乡一体化 4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 48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48
二、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辩证关系 51
三、农民工与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 53
四、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 54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57
第二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 60
一、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 60
二、1979~1988年 “盲流”——第一代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 62
三、1989~1994年:民工潮的冲击 63
四、1995年以来:较为平稳、有序的大规模流动 65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 69
一、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首先体现为产业转移 70
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为空间的转移和集聚 72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演进过程中实现产业转移和空间集聚 74
第四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78
一、农民工总体概况 78
二、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85
三、农民工群体的分化 92
四、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变迁:从流动趋向移民 95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和路径 101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概述 101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外延 101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 105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110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115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115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观念障碍 125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障碍 127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融入障碍 131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 133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和思路 134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 135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140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学分析 151
第一节 农民工市民化个体决策分析 151
一、农民工市民化个体决策模型 151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收益分析 153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成本分析 156
四、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159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收益分析 161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 161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收益 163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量 166
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量概述 166
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度方法的比较 168
第五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191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191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191
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201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农民工就业的理论启示 207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209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09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机制 212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214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农民工的就业歧视 223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232
一、农民工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 232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234
第四节 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237
一、政府层面 238
二、制度层面 240
三、社会层面 247
第六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250
第一节 农民工的社会经济风险 250
一、风险社会理论和农民工的社会风险 250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255
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61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62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68
第三节 西方社会的相关做法与经验 273
一、西方社会的相关做法 273
二、借鉴作用 277
第四节 建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280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81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 286
三、建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288
第七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296
第一节 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及各地方的实践 296
一、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296
二、我国农民工的住房政策 301
三、我国现行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经验 303
第二节 我国农民工住房现状及问题 308
一、我国农民工住房现状 308
二、农民工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2
第三节 农民工公租房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315
一、农民工公租房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315
二、概念模型与研究设计 317
三、农民工对公租房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22
四、农民工公租房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4
五、农民工公租房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6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338
第四节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及启示 344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344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347
三、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的启示 352
第五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 356
一、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356
二、制度创新设计 362
第八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36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369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 369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 375
第二节 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378
一、农民退出机制 379
二、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380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389
第三节 以土地制度创新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 395
一、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土地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395
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土地问题的对策建议 396
第九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借鉴 403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403
一、英国 403
二、美国 409
三、日本 411
四、德国 416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421
一、韩国和台湾地区 421
二、巴西 423
三、印度 432
第三节 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和经验启示 435
一、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435
二、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448
三、对我国的启示 453
参考文献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