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人生价值 1
第一章 人生价值目标 1
第一节 物质生活求实惠 1
第二节 情感生活求快乐 3
第三节 家庭生活求幸福 4
第四节 职业生活求胜任 6
第五节 精神生活求适意 8
第二章 人生素质 10
第一节 身体要健康 10
第二节 心态要平和 10
第三节 知识要系统 12
第四节 能力要全面 14
第五节 思想要科学 16
第三章 人生实践 19
第一节 个人生活有节律 19
第二节 事业生活要探索 21
第三节 家庭生活要和睦 23
第四节 社会生活要参与 25
第五节 业余生活要自然 26
第四章 人生条件 28
第一节 家庭条件 28
第二节 单位条件 29
第三节 社会条件 30
第四节 自然条件 31
第五节 历史条件 32
第五章 人生阶段 34
第一节 儿童时期 34
第二节 少年时期 35
第三节 青年时期 36
第四节 中年时期 37
第五节 老年时期 38
第二编 人生机缘 39
第一章 人生需求内在关系 39
第一节 人生需求与物质需求 39
第二节 人生需求与情感需求 42
第三节 人生需求与家庭需求 44
第四节 人生需求与事业需求 45
第五节 人生需求与精神需求 46
第二章 人生素质内在关系 47
第一节 人生素质与身体素质 47
第二节 人生素质与心理素质 49
第三节 人生素质与知识素质 51
第四节 人生素质与能力素质 52
第五节 人生素质与思想素质 53
第三章 人生条件内在关系 54
第一节 人生条件与家庭条件 54
第二节 人生条件与单位条件 56
第三节 人生条件与社会条件 57
第四节 人生条件与自然条件 59
第五节 人生条件与历史条件 60
第四章 人生实践内在关系 61
第一节 人生实践与个体生活 61
第二节 人生实践与家庭生活 64
第三节 人生实践与职业生活 65
第四节 人生实践与社会生活 67
第五节 人生实践与教养生活 68
第五章 人生需求与人生实践 69
第一节 物质需求与人生实践 69
第二节 情感需求与人生实践 72
第三节 家庭需求与人生实践 76
第四节 事业需求与人生实践 79
第五节 精神需求与人生实践 82
第六章 人生素质与人生实践 85
第一节 身体素质与人生实践 85
第二节 心理素质与人生实践 88
第三节 知识素质与人生实践 91
第四节 能力素质与人生实践 94
第五节 思想素质与人生实践 97
第七章 人生需求与人生条件 101
第一节 物质需求与人生条件 101
第二节 情感需求与人生条件 104
第三节 家庭需求与人生条件 107
第四节 事业需求与人生条件 110
第五节 精神需求与人生条件 113
第八章 人生素质与人生条件 116
第一节 身体素质与人生条件 116
第二节 心理素质与人生条件 119
第三节 知识素质与人生条件 122
第四节 能力素质与人生条件 124
第五节 思想素质与人生条件 127
第九章 人生需求与人生素质 130
第一节 人生需求与身体素质 130
第二节 人生需求与心理素质 133
第三节 人生需求与知识素质 137
第四节 人生需求与能力素质 140
第五节 人生需求与思想素质 143
第十章 人生实践与人生条件 147
第一节 个体生活与人生条件 147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与人生条件 150
第三节 职业生活与人生条件 153
第四节 社会生活与人生条件 156
第五节 教养生活与人生条件 158
第三编 人生境界 161
第一章 人生境界 161
第一节 生命境界 161
第二节 生活境界 163
第三节 社会境界 165
第四节 哲学境界 174
第二章 生命境界内在关系 177
第一节 身性健康与生命境界 177
第二节 感觉敏锐与生命境界 178
第三节 知觉丰富与生命境界 179
第四节 良心善意与生命境界 179
第五节 精神旺盛与生命境界 180
第三章 生活境界内在关系 181
第一节 生活和谐与生活境界 181
第二节 事业拓展与生活境界 183
第三节 道德养成与生活境界 184
第四节 素质全面与生活境界 186
第五节 精神支柱与生活境界 187
第六节 思想核心与生活境界 188
第七节 理想方向与生活境界 189
第八节 理论基础与生活境界 190
第四章 哲学境界的内在关系 191
第一节 辩证实践与哲学境界 191
第二节 动静互补与哲学境界 194
第三节 务虚务实与哲学境界 195
第四节 权责统一与哲学境界 197
第五节 苦乐相伴与哲学境界 198
第六节 淡泊名利与哲学境界 199
第七节 个群融合与哲学境界 199
第八节 “天人合一”与哲学境界 200
第五章 社会境界内在关系 201
第一节 社会原则与社会境界 201
第二节 历史观点与社会境界 202
第三节 文化传统与社会境界 204
第四节 宗教政策与社会境界 204
第六章 生命境界与生活境界 206
第一节 身性健康与生活境界 206
第二节 感觉敏锐与生活境界 207
第三节 知觉丰富与生活境界 209
第四节 精神旺盛与生活境界 211
第五节 良心善意与生活境界 212
第七章 生命境界与哲学境界 215
第一节 生命境界与辩证实践 215
第二节 生命境界与动静互补 216
第三节 生命境界与务虚务实 217
第四节 生命境界与权责统一 218
第五节 生命境界与苦乐相伴 219
第六节 生命境界与生死自然 220
第七节 生命境界与淡泊名利 221
第八节 生命境界与个群融合 222
第九节 生命境界与“天人合一” 223
第八章 生命境界与社会境界 225
第一节 生命境界与社会原则 225
第二节 生命境界与历史观点 226
第三节 生命境界与文化传统 227
第四节 生命境界与宗教政策 229
第九章 生活境界与哲学境界 231
第一节 生活境界与辩证实践 231
第二节 生活境界与动静互补 232
第三节 生活境界与虚实结合 234
第四节 生活境界与权责统一 236
第五节 生活境界与苦乐相伴 237
第六节 生活境界与生死自然 238
第七节 生活境界与淡泊名利 240
第八节 生活境界与个群融合 241
第九节 生活境界与“天人合一” 243
第十章 生活境界与社会境界 245
第一节 和谐生活与社会境界 245
第二节 事业开拓与社会境界 246
第三节 道德养成与社会境界 247
第四节 素质全面与社会境界 248
第五节 精神支柱与社会境界 249
第六节 思想核心与社会境界 250
第七节 理想方向与社会境界 251
第八节 理论基础与社会境界 252
第十一章 哲学境界与社会境界 253
第一节 辩证实践与社会境界 253
第二节 动静互补与社会境界 254
第三节 虚实结合与社会境界 255
第四节 苦乐相伴与社会境界 256
第五节 权责统一与社会境界 257
第六节 生死自然与社会境界 258
第七节 淡泊名利与社会境界 259
第八节 个群融合与社会境界 260
第九节 “天人合一”与社会境界 261
人生境界附录 263
附录一 西方哲学境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西方哲学) 263
附录二 梦的境界 265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