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区域土地整治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庆福,于学峰,毛美桥等编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3170165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1.土地利用与整治状况。2.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3.土地整治战略、区域控制与重点。4.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5.土地整治管理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一篇 绪论 1

第1章 概述 3

1.1 研究背景 3

1.2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发展 4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7

第2章 土地整治基础理论 10

2.1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10

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0

2.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11

2.4 区域空间集聚理论 11

2.5 景观生态学理论 11

2.6 人居环境理论 12

第二篇 土地利用与整治状况 13

第3章 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状况 15

3.1 自然与资源条件 15

3.2 历史与文化 17

3.3 社会经济状况 17

3.4 生态环境状况 20

第4章 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21

4.1 土地利用现状 21

4.2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27

第5章 土地整治工作评价 30

5.1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评价 30

5.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评价 41

5.3 土地整治规划的新思考 43

第三篇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 45

第6章 农用地整理潜力 47

6.1 农用地整理潜力来源与调查 47

6.2 农用地整理增加耕地潜力评价 48

6.3 农用地整理质量提升潜力评价 64

第7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71

7.1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类型与调查 71

7.2 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 72

7.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76

7.4 其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94

第8章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97

8.1 城镇用地状况 97

8.2 城镇用地整理潜力 97

8.3 工矿用地整理潜力 103

8.4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级 108

第9章 土地复垦潜力 112

9.1 待复垦土地类型与调查 112

9.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113

9.3 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潜力 114

9.4 土地复垦潜力分级 116

第10章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118

10.1 宜耕后备土地类型与调查 118

10.2 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118

10.3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增加耕地潜力 119

10.4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级 122

第11章 低丘缓坡土地调查评价 124

11.1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124

11.2 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土地调查 125

11.3 低丘缓坡土地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131

第四篇 土地整治战略、区域控制与重点 133

第12章 区域土地整治战略选择 135

12.1 土地整治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135

12.2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与目标 135

12.3 区域土地整治战略SWOT分析 137

12.4 土地整治战略 140

12.5 土地整治重点 143

第13章 土地整治区域控制 145

13.1 土地整治分区方法与类型 145

13.2 土地整治综合分区 147

13.3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 149

13.4 土地整治主导类型分区 151

第14章 大力推进高标基本农田建设与农用地整理 156

14.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 156

1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与要求 158

14.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 161

14.4 农用地整理重点与协调 169

14.5 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 171

第15章 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180

15.1 农村居民点整理背景与意义 180

15.2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空间布局 181

15.3 农村居民点整理原则与基本路径 184

15.4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 189

15.5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195

15.6 中心村与农村社区建设 200

15.7 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工程 205

15.8 农村土地整治与乡土文化保护 206

第16章 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211

16.1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类型 211

16.2 城镇建设用地整理 212

16.3 工矿及其他建设用地整理 216

第17章 加快土地复垦与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 218

17.1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 218

17.2 宜耕后备土地开发 221

17.3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类型的确定 222

第18章 规范推进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 225

18.1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意义 225

18.2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25

18.3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原则与基本要求 226

18.4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空间布局 227

18.5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228

18.6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区域选择 228

第五篇 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 229

第19章 土地整治生态分区 231

19.1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231

19.2 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 231

19.3 土地整治生态分区原则与方法 233

19.4 土地整治生态分区与整治方向 234

第20章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238

20.1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分析 238

20.2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 241

第21章 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 246

21.1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246

21.2 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功能 247

21.3 生态友好型土地整治与生态网络建设 249

21.4 土地整治与生态人居建设 250

21.5 乡村生态景观保护与提升 251

第六篇 土地整治管理保障措施 253

第22章 国内外土地整治管理经验借鉴 255

22.1 国内土地整治管理措施 255

22.2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地整治管理经验 258

第23章 土地整治管理保障体系构建 264

23.1 土地整治管理保障体系构建原则 264

23.2 土地整治管理保障体系 264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