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总论 1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1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
二、对知识产权概念的理解 5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10
一、知识产权的私权性 10
二、知识产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11
三、知识产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12
四、知识产权作为私权保护的法哲学基础 14
五、知识产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探讨 20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28
一、无形性 28
二、专有性 29
三、法定性 32
四、地域性 33
五、时间性 35
六、双重性 36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研究 36
一、知识产权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7
二、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渊源 47
三、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特点 49
四、中国当前知识产权法立法方向的选择 51
五、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动向 54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主体研究 64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研究 64
一、原始主体 64
二、特殊主体 72
三、邻接权主体 85
四、继受主体 86
五、信托主体、代理主体或受让主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88
第二节 商标权主体研究 91
一、商标申请主体 91
二、商标权主体 91
三、商标权的继受主体 94
四、共有商标权主体 95
五、有关商标注册前的利益请求权的设立问题 96
第三节 专利权主体研究 98
一、专利申请权主体 98
二、专利权主体 107
第三章 知识产权客体研究 108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研究 108
一、著作权的客体范围 108
二、作品获得授权的实质条件 111
第二节 商标权客体研究 120
一、商标权的客体范围 120
二、商标权获得授权的实质条件 122
第三节 专利权客体的授权条件研究 132
一、专利权的客体范围 132
二、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实质性条件 133
三、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权条件 142
第四章 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研究 143
第一节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 143
一、著作权的性质 143
二、著作人身权 145
三、著作财产权 149
四、著作邻接权 157
五、数字化著作权 164
六、著作权人的义务 166
第二节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 166
一、商标权的权利内容 166
二、商标权人的义务 168
第三节 专利权的权利内容 170
一、专利权的权利内容 170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174
第五章 知识产权取得程序研究 175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程序研究 176
一、著作权取得制度的种类 176
二、我国著作权的获得 179
第二节 商标取得程序研究 180
一、世界各国商标取得制度的种类 180
二、商标取得程序中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 184
第三节 专利权取得程序研究 192
一、世界各国专利取得制度的种类 192
二、我国专利取得程序中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 201
第六章 知识产权资本化研究 209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 210
一、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210
二、注册商标的许可使用 213
三、专利的许可实施 215
四、对知识产权许可限制竞争条款的认识 217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转让 219
一、著作权的转让 219
二、注册商标的转让 223
三、专利权的转让 227
第三节 知识产权融资 229
一、知识产权担保融资 229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 235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理论研究 238
第一节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理论概述 238
一、知识产权限制的法理学基础 238
二、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现实基础 241
第二节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现状 244
一、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法律规定 244
二、知识产权行使的限制 245
第三节 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 246
一、合理使用制度 246
二、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254
三、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制度 256
四、著作权的平行进口 258
五、计算机领域的“避风港原则” 260
第四节 商标权的权利限制制度 261
一、商标权的合理使用 262
二、商标先用权 264
三、商标权平行进口 264
第五节 专利权的权利限制制度 267
一、专利的推广应用 267
二、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268
三、专利侵权例外 270
第八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理论研究 279
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279
一、知识产权的统一管理 279
二、行政管理和司法管理的冲突和协调 281
第二节 知识产权侵权理论研究 285
一、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及侵权认定要件 285
二、著作权侵权的类型 291
三、商标侵权的类型 293
四、专利侵权的类型和种类 301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306
一、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种类 306
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317
三、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319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程序保护研究 320
一、临时保护措施 320
二、临时措施与海关保护程序的衔接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