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拉善盟概况 1
一、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 2
二、古代时期 2
三、近代以来 4
第二章 阿拉善有毒有害植物种类与分布 6
第一节 有毒有害植物概述 6
第二节 有毒有害植物种类 7
第三节 主要有毒植物分布 10
第四节 主要有毒植物分布图 11
第五节 牛心朴子和变异黄芪的分布调查 13
一、调查时间、内容和方法 14
二、结果与分析 15
三、启示与结论 18
第三章 阿拉善有毒有害植物发生规律、演替趋势和生态效应 23
第一节 发生规律 23
一、变异黄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3
二、疯草区家畜通场移牧而传播发生 24
第二节 演替趋势 24
一、变异黄芪演替趋势 24
二、小花棘豆演替趋势 25
第三节 生态效应 25
一、人为活动引起的生态效应 25
二、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效应 27
三、启示与结论 28
第四节 变异黄芪大面积死亡原因及规律的探讨 28
一、干旱因素 28
二、虫害因素 29
三、水淹因素 29
四、启示与结论 30
第四章 阿拉善有毒有害植物生态成因 32
一、气候极度干旱,降水量明显下降,河水断流 32
二、人类活动加剧,荒漠草原长期超载过牧 33
三、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4
四、有毒棘豆和有毒黄芪的主要危害 35
五、有毒棘豆和有毒黄芪的综合防控技术 36
六、启示与结论 38
第五章 阿拉善有毒有害植物毒素种类及其毒性 39
一、生物碱 39
二、甙类 40
三、草酸及草酸盐 40
四、多酚类 40
五、蛋白酶抑制物 41
六、有毒蛋白质及肽类 41
七、山黧豆毒素 42
八、香豆素与双香豆素 42
九、变应原与光致敏因子 42
十、雌激素 43
十一、致癌的植物毒素 43
十二、有毒藻类 43
第六章 阿拉善有毒有害植物利用 45
第一节 疯草类有毒植物的利用 45
一、青贮利用 45
二、日粮控制法利用 45
三、研究开发抗癌药物 46
第二节 牛心朴子的开发利用 46
一、镇痛作用 46
二、抗炎作用 46
三、抑菌作用 46
四、抗肿瘤试验 47
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47
六、杀虫活性 47
七、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 48
八、用于研制开发无公害农药 48
九、防风固沙 48
十、优良蜜源植物 49
第七章 主要有毒有害植物研究 50
第一节 内蒙古毒害草防控示范基地植物恢复(生物多样性)试验研究 50
一、示范基地植物恢复试验 50
二、启示与结论 53
第二节 变异黄芪种子休眠破除与人工种植技术研究 61
一、研究概述 61
二、研究方法 80
三、结果与分析 87
四、启示与结论 99
第三节 变异黄芪和小花棘豆对荒漠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100
一、研究方法 103
二、结果与分析 105
三、启示与结论 108
第四节 变异黄芪生物毒素降解试验研究 111
一、研究方法 112
二、研究结果 113
三、启示与结论 114
第五节 青贮疯草及其颗粒饲料对绵羊的增重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14
一、材料与方法 115
二、结果 117
三、启示与结论 120
第六节 “疯草”与苦马豆素的研究 123
一、疯草 123
二、苦马豆素 127
第七节 变异黄芪种子的采集及前期处理方法研究 128
一、研究方法 129
二、种子的处理方法 129
三、结果 130
四、启示与结论 131
第八节 醉马草中毒病的研究 131
一、形态特征 132
二、醉马草的分布 132
三、醉马草对牲畜的危害 132
四、典型病例介绍 133
五、临床症状 133
六、诊断 134
七、治疗 134
八、启示与结论 134
第九节 牛心朴子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135
一、研究方法 136
二、结果与分析 138
三、启示与结论 140
第八章 缓释丸投药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142
一、缓释丸投药器研究开发的背景 142
二、缓释丸投药器研究开发的经历 143
三、缓释丸投药器的种类及用途 143
四、投药器的使用方法 144
五、启示与结论 146
第九章 芒麦草入侵特性和风险评估 147
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148
二、地域分布 149
三、入侵生境和影响因素分析 151
四、入侵风险评估 152
五、启示与结论 153
第十章 阿拉善左旗毒害植物标本的采集及标本室的建设 154
一、阿拉善左旗毒害植物概况 154
二、毒害植物标本的采集 155
三、毒害植物标本的制作 156
四、毒害植物标本室的建设 157
五、启示与结论 157
参考文献 158
附录一 阿拉善有毒植物名录 159
附录二 阿拉善有害植物名录 170
附录三 阿拉善有毒植物汉蒙拉丁名对照表 175
附录四 阿拉善有害植物汉蒙拉丁名对照表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