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洋孤岛上的璀璨灯火 1
第二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 9
国家雄心,顶层决策 10
告别北京,告别家园 14
中南海期待已久的愿望 16
第三章 挺立潮头:建设面向太平洋的蓝色工厂 23
内陆型:这里是前苏联的乌拉尔 24
沿海型:这里是日本新日铁的君津 27
近海型:这里是上海的吴淞口 30
深海型:这里是渤海湾的曹妃甸 32
第四章 把宏阔的梦想书写在波涛之上 39
第一条通岛公路 40
第一片“吹填”陆地 44
第一座深水码头 48
第五章 把钢城地基从大海里捞上来 53
二十平方公里——一个待解的谜 54
相聚在梦想诞生的地方 57
超过“迪拜”的填海造地工程 61
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 66
第六章 一个“很难实现”的伟大抱负 71
不可思议的创举 72
会不会建在地震带上 76
会不会滑到大海里去 78
会不会地基下沉 80
会不会被海水腐蚀 83
会不会被海啸吞没 85
第七章 联合建厂:为钢铁强国而奋斗 89
难以跳出的“一亩三分地”思维 90
“一定要在新公司前面加‘首钢’” 92
河北满足了首钢的愿望 96
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钢铁厂 100
第八章 志存高远:打造中国第一座特大型高炉 107
三个敢于“叫板”的中年人 108
“要干,就干最大的!” 112
一石激起千层浪 114
第九章 超越“君津”,超越“光阳” 121
与星星交相辉映的三次灯火 122
光阳厂:曹妃甸新厂的标杆 127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130
南有宝钢,北有京唐 137
第十章 自主创新:拥有核心技术者为王 143
“风萧萧兮易水寒” 144
日本人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149
华侨圆梦 150
“临海不靠港” 155
在一千四百三十五毫米的轨道上 157
卡列金先生,再见 160
第十一章 远离北京二百二十公里的地方 163
唐海,当然不是“君津” 164
今天是开工的日子 166
“多来漂亮丫头!” 172
醒来了,沉睡的处女岛 175
第十二章 回家,是最温馨的旅程 185
寂寞中的别样风景 186
与大海相伴的崭新生活 191
想念北京,想念唐山 195
更多的人留在了这里 197
望而生畏的“西伯利亚” 205
第十三章 “双子星座”,海上明珠塔 215
大巴山坳中长大的孩子 216
“希望你们创造奇迹!” 219
镶嵌“东方明珠”的人们 221
第十四章 零点五毫米:绝不仅仅是数字的“战争” 227
他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 228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233
“我们到过许多国家,你们是最棒的!” 235
第十五章 沙海上的“梦工厂” 241
朴泰俊带来的“刺激” 242
来自鞍钢的儿子 244
告别大亚湾 247
巧设“三国演义” 249
奇妙的“箱型基础” 251
第十六章 零污染:一个世界性的命题 257
这里是日本东京湾 258
这里是中国的唐山湾 262
两座特殊的“工厂” 265
世界最大的干熄焦设备 268
第十七章 “孤岛”上的老外们 273
他告诉自己来到了“世界尽头” 274
在大海上建钢厂“不可思议” 276
这里的技术设备,比美国都先进 277
他在这里感到寂寞 279
还是选择在沿海建厂好 279
这里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令人惊讶 280
临别时,他要邀请中国工人共进晚餐 281
他要把新娘带到曹妃甸来度蜜月 282
第十八章 为了这一天,为了这一刻 285
逆潮启航,风险决策 286
火树银花不夜天 288
遗像背后的故事 294
第十九章 回望石景山,热泪在奔流 299
没有喊出来的口号 300
没有仪式的停产 303
最后的厂歌,永恒的告别 308
向首钢人深情三鞠躬 315
寂静:新的地平线 317
第二十章 高处,也“胜寒” 325
创新,就会付出代价 326
“再给一点儿时间,先进性一定会体现出来” 329
“二点三”:跃居世界一流的标志 332
五月的火红,五月的胜利 335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的典范 343
第二十一章 曹妃甸正在成为首都重要战略功能区 349
在首都经济圈中大有作为 350
天然气:卡塔尔—曹妃甸—北京 350
石油:沙特—曹妃甸—京津冀 352
海水淡化:渤海湾—曹妃甸—北京 353
北煤南运:鄂尔多斯—曹妃甸—上海 354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加速崛起 355
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 357
第二十二章 今天的中国朝霞,明天的中国太阳 361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