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络腧穴 1
第一节 概论 1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5
第四节 腧穴的分类 6
第五节 腧穴的命名 7
第六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7
第七节 特定穴 9
第八节 腧穴的定位 11
第九节 经络腧穴各论 12
第二章 刺法灸法 104
第一节 针法 104
一、针具的规格和选择 104
二、针刺前的准备 105
三、毫针刺法 108
四、针刺禁忌以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119
第二节 灸法 123
一、灸法的特点和作用 123
二、常用灸法 124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128
第三节 其他疗法 128
一、拔罐法 128
二、三棱针 131
三、火针 133
四、电针 134
五、穴位注射 135
六、耳针 137
七、头针 140
八、刮痧 143
第三章 针灸临床 146
第一节 治疗总论 146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 146
二、针灸治疗的作用 149
三、针灸处方 149
四、特定穴的应用 155
第二节 急症 160
晕厥 160
虚脱 161
高热 162
抽搐 162
出血 163
中暑 165
心绞痛 166
胆绞痛 167
肾绞痛 167
第三节 内科病症 168
感冒 168
咳嗽 169
支气管哮喘(附过敏性哮喘) 171
呕吐 174
胃脘痛 175
膈肌痉挛 176
腹痛 177
便秘 179
泄泻 180
痢疾 181
肝炎(附胆囊炎) 183
甲亢 185
胁痛(附肋间神经痛) 186
糖尿病 189
肥胖 190
冠心病 191
心率失常 192
神经衰弱 194
癔病 195
抑郁症 196
精神分裂症 198
癫痫 199
痴呆 201
头痛 202
三叉神经痛 204
面瘫 205
眩晕(附高血压、低血压) 206
中风 210
痿证 213
痹证(附痛风) 214
痉症 218
震颤麻痹 219
汗证 220
发热 222
水肿 224
泌尿系感染(附泌尿系结石) 225
尿潴留 228
脱肛 229
遗精 231
阳痿(附早泄) 232
前列腺炎 234
男性不育症 235
疟疾 237
第四节 妇科病症 238
月经不调 238
痛经 240
闭经 242
崩漏 244
经行乳房胀痛 245
围绝经前后诸症 247
带下病 248
妊娠呕吐 250
胎位不正 251
滞产 252
产后血晕 253
产后腹痛 254
产后身痛 256
产后缺乳 257
子宫脱垂 258
不孕症 259
外阴瘙痒 261
女性尿道综合征 262
第五节 儿科病症 264
小儿肺炎 264
小儿厌食症 266
小儿惊风 267
急惊风 267
慢惊风 268
小儿麻痹 269
小儿遗尿 271
小儿脑瘫 272
百日咳 274
小儿多动症 276
第六节 皮肤科病症 277
荨麻疹 277
神经性皮炎 279
皮肤瘙痒症 280
黄褐斑 281
痤疮 282
硬皮病 283
湿疹 284
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 285
第七节 外科病症 286
流行性腮腺炎 286
乳腺炎 288
乳腺增生 290
痔疮 291
疝气 293
阑尾炎 294
血栓闭塞型脉管炎 295
无脉症 296
第八节 骨伤科病症 297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297
落枕 298
颈椎病 300
项背筋膜炎 301
肩关节周围炎 302
臂丛神经痛 303
腱鞘囊肿 304
腱鞘炎 305
外伤性截瘫 306
急性腰扭伤 307
慢性腰肌劳损 308
腰椎间盘突出症 309
腰椎椎管狭窄症 311
腰椎骨质增生 312
梨状肌综合征 313
股外侧皮神经炎 314
坐骨神经痛 315
强直性脊柱炎 316
足跟痛 318
重症肌无力 319
末梢神经炎 320
第九节 五官科病症 322
鼻炎(鼻渊) 322
急慢性中耳炎(聤耳) 323
美尼尔氏综合征 324
耳鸣、耳聋 326
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327
慢性咽炎 328
声带麻痹 330
近视 331
结膜炎 332
麦粒肿 333
视神经炎 334
视神经萎缩 335
眼睑下垂 336
斜视 337
视网膜色素变性(夜盲症) 338
牙痛 340
口腔炎 341
面肌痉挛 342
第十节 其他病症 344
戒断综合征 344
慢性疲劳综合征 345
竞技紧张综合征 346
美容 347
抗衰老 349
附篇 351
一、针灸临床病例的书写 351
二、针灸临床特色介绍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