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辑 人生礼仪 1
第一章 生育保育习俗 2
第一节 祈子 2
第二节 怀孕 4
第三节 出生 5
第四节 成长 9
第五节 开锁 14
第二章 婚姻习俗 15
第一节 议婚 15
第二节 订婚 21
第三节 备婚 25
第五节 婚后 51
第三章 诞辰习俗 62
第一节 寿礼成因 62
第二节 做寿年龄 63
第三节 祝寿准备 63
第四节 参加祝寿礼仪 64
第五节 祝寿用品 65
第六节 拜寿 68
第七节 寿宴 69
第八节 祝寿文辞 69
第九节 年龄别称 72
第四章 丧葬习俗 74
第一节 前期准备 75
第二节 初终 76
第三节 下函 78
第四节 治丧 80
第五节 吊祭 85
第六节 饮食 94
第七节 出殡 95
第八节 葬后 99
第九节 立碑 102
第十节 其他 104
第十一节 死的迷信 105
第十二节 死的讳称 107
第十三节 丧葬禁忌 107
第十四节 葬礼词解 109
第十五节 音乐 110
第十六节 挽联辑录 111
第二辑 生活习俗 113
第一章 民居 114
第一节 村庄 116
第二节 院落 118
第三节 居室 119
第四节 室内陈设 122
第五节 修建俗信 123
第二章 器物 125
第一节 生活器物 125
第二节 生产器物 128
第三章 饮食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第二节 家常饮食 132
第三节 节日食俗 143
第四节 婚丧喜庆食俗 145
第五节 风味食品 148
第六节 饮品、调味品 148
第七节 野菜 149
第四章 服饰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第二节 巾帽头饰 153
第三节 上衣 156
第四节 下衣 159
第五节 长衣 161
第六节 衣饰 161
第七节 鞋袜 164
第三辑 游艺习俗 166
第一章 游戏 167
= 167
第二节 徒手游戏 170
第三节 棋牌游戏 172
第四节 有道具游戏 177
第五节 博戏 184
第二章 民间体育 189
第一节 地上运动 189
第二节 水上运动 191
第三节 冰上运动 192
第三章 文娱活动 193
第一节 耍丝弦 193
第二节 听说书 193
第三节 闹秧歌 194
第四节 社火 195
第五节 戏剧 198
第四辑 岁时习俗 199
第一章 过大年 200
第一节 过了“腊八”说忙年 202
第二节 年关乞讨打夜狐 206
第三节 年画 206
第四节 年节饮食文化 207
第五节 大年三十的习俗 209
第六节 大年初一的习俗 214
第七节 正月的其他习俗 216
第二章 其他节日 220
第一节 破五送穷 220
第二节 人日 220
第三节 正月初八接星神 221
第四节 初九老鼠娶亲日 221
第五节 十籽节 222
第六节 元宵节 223
第七节 正月二十五黄河文化节 227
第八节 填仓节 228
第九节 立春古俗 230
第十节 二月二龙抬头 230
第十一节 三月里来是清明 232
第十二节 春社与秋社 234
第十三节 浴佛节的变异 234
第十四节 端午节杂谈 236
第十五节 六月六 236
第十六节 七月七日乞巧节 238
第十七节 七月十五杂谈 239
第十八节 中秋节与月饼 240
第十九节 秋高气爽话重阳 242
第二十节 有钱能使鬼推磨——十月初一的传说 246
第二十一节 冬至与数九 247
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248
第二十三节 闲话祭灶 250
第五辑 信仰习俗 252
第一章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 253
第一节 天地崇拜 254
第二节 祖先崇拜 257
第三节 自然崇拜 257
第四节 名人崇拜 267
第五节 俗神崇拜 272
第二章 道教 279
第一节 三清 280
第二节 四御 280
第三节 东岳大帝 281
第四节 五道神 281
第五节 碧霞元君 281
第六节 三官 282
第七节 玄武 282
第八节 仙人 283
第三章 佛教 284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 287
第二节 阿弥陀佛 287
第三节 弥勒佛 288
第四节 观世音菩萨 288
第五节 文殊菩萨 289
第六节 地藏 290
第四章 基督教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