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史新说 1
宋代队列行进演艺概貌及其影响&翁敏华 1
敦煌曲子伎艺形态初探&张长彬 13
从物价角度考证《张协状元》成书年代&黄婧 31
从文体史的观点看北剧体的形成过程&〔韩〕安祥馥 61
明初教坊制度考略&李舜华 陈惠卿 77
邹迪光《观演戏说》及其观剧诗&江巨荣 95
性别、身分与情的书写——论马湘兰与梁孟昭的曲&华玮 109
曲乐探索 133
燕乐调演变与笛上调性调式研究&庄永平 133
南北曲牌宫调与管色考&马骕 155
“近”体考辨&李飞跃 177
沈宠绥对昆山腔曲唱学发展的贡献&刘明今 191
昆曲“俞派唱法”研究&吴新雷 209
戏曲歌乐雅俗的两大类型——诗赞系板腔体与词曲系曲牌体&曾永义 施德玉 231
民艺曲种 281
社火·秧歌·小戏——考察冀东滦县“地秧歌”有感&周华斌 281
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王志强 297
史诗与戏剧表演——以青海果洛地区藏族“格萨尔剧”为例&曹娅丽 307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戏剧形态分析——以“麦西热甫”为例&韩芸霞 319
文献文物 331
石窟戏剧壁画初探——以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中心&喻忠杰 331
宋代笔记中的宋代乐曲&曾美月 353
《故宫戏画》弁言&叶长海 375
戏曲剧本创作和戏曲选本概论——《后六十种曲》前言&朱恒夫 379
域外曲学 403
元杂剧——版本与翻译&〔美〕伊维德著 凌筱峤译 403
谢洛娃和她的专著《黄旙绰的〈明心鉴〉与中国古典戏曲美学》&陈世雄 421
日藏三种《水浒记》中日对译抄本的翻译特点&〔日〕冈崎由美 435
朝鲜世宗时期的礼乐及其同中国的关联&王小盾 449
曲家班社 487
蒋孝的生平及其著作&陈浩波 487
《濑江逸史》与彭天锡&蒋星煜 503
论王季烈的曲谱编订&朱夏君 509
晚清戏剧禁管制度下戏园戏班的应对策略&刘庆 529
明清两代太仓的两大王氏曲学家族&周巩平 547
曲苑新韵 583
伤逝(昆曲剧本)&张静 583
编后记 597
《曲学》稿约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