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村庄 1
一、村庄概况与历史变迁 1
(一)自然状况 1
(二)人口状况 4
(三)村庄的起源及变迁 14
(四)民族与文化 22
二、社会事务与管理 29
(一)新农村建设 29
(二)村民自治组织 33
(三)村务管理——农事村办 43
(四)社会保障 46
三、村庄教育发展 51
(一)解放前教育发展情况 51
(二)现代基础教育 53
(三)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89
四、农业发展 92
(一)农业发展历程 92
(二)农业发展政策的实施 103
(三)水稻良种的推广 108
(四)畜牧业的发展 109
(五)特色蔬菜——香葱产业化发展 111
(六)农村合作组织 117
五、劳务经济 125
(一)劳动力构成的总况 125
(二)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131
(三)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134
(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0
(五)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方向 141
六、集体经济 142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143
(二)发展集体经济意义重大 146
(三)集体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148
(四)村集体经济收支状况分析 150
(五)中平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些启示 153
七、其他经济活动 157
(一)商业概况 157
(二)运输业概况 159
八、现代科技的普及与运用 160
(一)现代科技在中平村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 160
(二)沼气池在中平村的发展 168
(三)科技培训对农民发展的作用 170
九、村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77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77
(二)各类指标分析 178
(三)数据分析结论 187
第二部分 农户 191
十、具有带动效应的中心农户 191
(一)香葱种植中心农户——刘玉燕家 191
(二)文明守法中心农户——黄日平家 194
(三)多种经营中心农户——廖恩达家 198
(四)致富有方中心农户——黄赵诣家 204
(五)人才惠农中心农户——刘润辉家 210
(六)移风易俗中心农户——黄万榜家 213
(七)帮扶就业中心农户——李品夫家 216
十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户 221
(一)副业致富能手——梁东武家 221
(二)部队转业回乡的种葱能手——黄万德家 225
(三)落叶归根的种植能手——李盛禄家 229
(四)外出务农的种植户——李敏立家 233
(五)建筑业致富能手——李扩朝家 238
(六)多种经营致富能手——刘果文家 244
十二、得到社会扶助的农户 248
(一)为赡养父母而孑然生活的五保户——卢丽艳家 248
(二)被艰苦生活所耽误的五保户——黄少霞家 252
(三)受病魔折磨的贫困农户——黄凤宝家 255
(四)面对贫穷并勤苦劳作的农户——陆惠和家 258
第三部分 农民 262
十三、传奇人生——邓锦寿 262
十四、文教宿星——黄碧云 267
十五、百年村庄小学校长——刘宝文 275
十六、第三代道公传人——黄叔齐 280
十七、村庄发展的带头人 285
(一)村委会主任、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会长廖东宁 285
(二)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学民 288
十八、农民创业群星 291
(一)将服务村民进行到底——黄猛威 291
(二)传递祝福的使者——蒙勤秋 294
(三)浪漫而多才的理发师——李怀康 296
(四)“以豆为生”——卢有安 298
(五)村民中的“极乐派”——张白共 299
(六)村中“女强人”——李玉华 302
(七)勤勤恳恳创家业——刘学明 305
(八)回乡创业亦精彩——刘进明 307
(九)葱香源自辛勤来——卢先生 309
(十)村中打工族的“大哥”——黄树钦 311
十九、村庄医疗卫生从业者 315
(一)治病救人胜于一切——黄翠芳 315
(二)新农合推行的辛酸与快乐——曾银艳 316
(三)开办村诊所的“80后”——黄继创 317
二十、普通平实的农民 318
(一)踏实干活、安享生活的老者——黄润维 319
(二)历经风霜、淡定人生的农妇——罗妈放 320
附录 324
附录1中平村建国以来重要事记 324
附录2 (2005年)田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 329
附录3田东县实施“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先锋工程工作情况 345
附录4田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概况 352
附录5中平村调查问卷选 375
参考文献 391
后记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