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清代宋诗学概述 1
一 清初的宋诗学(顺康) 6
二 清中期的宋诗学(雍乾嘉) 9
三 晚清的宋诗学(道咸同光宣) 14
第一章 同光体派接受宋诗的背景 21
第一节 同治中兴与同光体 23
一 同治中兴的文化意义 26
二 理学复兴与汉宋合流 32
第二节 中兴名臣的宋诗学意义:以曾国藩为例 37
一 宋型文化的代表 38
二 近代宋诗运动的发散中心 41
第二章 同光体派宋诗学的初起与发展 50
第一节 同光体派宗宋源头的选择 50
一 直指道咸宋诗派的诗学意向 51
二 道咸宋诗派与同光体派之间的断层 55
三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渊源 61
第二节 同光体派宋诗学的进程及特点 72
一 同光体派的活动分期 72
二 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特点 75
三 诗学理论的良好兼容性 80
第三节 同光体派的诗学追求 81
一 核心诗论与诗学阐发:以文为诗的起点 81
二 宋诗美学理念:变化之美、纯粹之美、和谐之美 88
第三章 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理论领袖陈衍 97
第一节 陈衍的宋诗观 97
一 “三元说”的言外之意 98
二 宋诗特征的认同 104
第二节 宋诗学的范本——《宋诗精华录》 110
一 诗史视野下的宋诗选本 110
二 宋诗典范的确立 113
附论:陈书的宋诗观 116
第四章 闽派宋诗学述评 122
第一节 “唐神宋貌”①的闽派 122
一 闽地诗学流变 123
二 同光体闽派的宋诗观 125
第二节 闽派代表诗人的宋诗观 126
一 郑孝胥 126
二 陈宝琛 132
三 沈瑜庆 137
四 闽派别调——林旭 141
第五章 浙派宋诗学述评 148
第一节 异化的浙派宋诗学 148
一 浙派宗宋的承与变:以学问为诗 150
二 宋诗与六朝的沟通 153
第二节 浙派代表诗人的宋诗观 154
一 沈曾植 155
二 袁昶 160
三 金蓉镜 164
第六章 赣派宋诗学述评 169
第一节 宋诗本位的赣派 170
一 江西地域文化的积淀 170
二 江西诗法的守护者 172
第二节 赣派代表诗人的宋诗观 174
一 陈三立 174
二 胡朝梁 179
三 夏敬观 181
第七章 同光体派其他成员的宋诗观 190
第一节 范当世 190
一 190
二 193
三 194
第二节 陈曾寿 199
一 199
二 201
余论 同光体派宋诗学的意义 208
结语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