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结构 5
一、研究思路 5
二、内容框架结构 5
三、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理论依据体系的构建 7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8
一、藏区概念界定 8
二、基层政权建设 13
三、西部现象 15
四、政权建设成本假设 15
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启发 16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启发 16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及启发 18
第三节 理论依据体系构建 19
一、资源短缺为矛盾源 19
二、成本效益原则是理论模型成立的核心工具 21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说明差异资源存在的客观性 22
四、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是判断成本增长所处阶段和趋势的依据 23
第四节 投入与效益相关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 25
一、国家资源投入、基层政权建设效益关系假设 25
二、成本与投入和效益相关关系理论 26
三、修正后的投入、单位成本、效益关系模型 29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现状及“西部现象”特征 33
第一节 行政区划现状及基层政权建设模式的特色 34
一、行政区划及其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设特色 34
二、青海藏区行政区划及其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建设特色 36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节点分布和多元治理模式聚集区 37
一、藏区基层政权建设广泛而深刻 37
二、青海藏区是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各种治理模式的聚集区 37
第三节 藏区基层政权建设资源不平衡分布“西部现象”特征 39
一、基层政权建设的“西部现象”突出 39
二、基层政权作为资源的短缺现象与可预见的成本增长趋势特点 43
第四章 指标话语基层政权建设投入、成本、效益相关现状 47
第一节 以国家投入经济力量为主要特征的基层政权建设方式 48
一、从固定资产规模看国家经济力量为主的基层政权建设特征 48
二、从财政支出看国家经济力量为主的基层政权建设特征 51
第二节 经济指标判断投入与效益的相关关系 53
一、GDP判断基层政权建设效益与国家投入资源的非正相关关系 53
二、财政收支判断政权建设效益与国家投入资源的非正相关关系 58
三、支出撬动收入能力下降,综合指标分析投入效益相关关系 66
第二节 非经济指标印证投入、成本、效益相关现状 69
一、公共产品单位成本判断基层满意度、受益度、认可度 69
二、内耗成本与“三度”自相矛盾弱化政权建设 72
第五章 不同视角分析基层政权建设成本轨迹 75
第一节 政权建设成本支出“梯形”属性 76
一、从税和工资看基层政权建设成本在藏区的轨迹 76
二、从机构规模人员配备看基层政权建设成本轨迹 78
三、从党员活动室建设过程透视基层政权建设成本支出轨迹 79
四、基层政权建设成本“梯形”属性分布 80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及运行成本的功能 82
一、从基层政权建设成本结构性失衡看挤占功能降低居民受益度 82
二、成本转嫁功能的浪费性成本 84
第三节 消极成本功能加大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生存成本 86
一、基层政权建设成本与资源禀赋的错位加大生存成本 86
二、消极的成本功能加大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生存成本 88
第六章 基层政权建设效益及成本存在的问题 91
第一节 农业区发展治理模式简单延伸与结构性差异的错位 92
一、简单位移——经济力量为主的溺爱发展治理模式 92
二、溺爱模式揭示国家投入与结构性差异的矛盾 94
三、治理方式与资源禀赋的错位强化成本弱化效益 98
四、基层政府反思的发展治理模式 99
第二节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主体平等地位关系的扭曲 99
一、基层政府权责利不对等扭曲行政主体层级之间的关系 99
二、由近距离服务的村官看基层政权建设供需距离 102
第三节 忽略了正向积极的社会资源的补缺功能 103
一、忽略多元多层次供需缺口与民间资源补缺作用 103
二、忽略了解决纠纷模式的特质性 105
第四节 公共产品弱化基层政权建设效益 107
一、大集中小分散的家庭居住模式决定了投入效益分离 107
二、从医疗供求模式看公共产品居民参与错位 108
三、城镇现代化特征提高生活条件加大生存成本 109
第五节 意识形态演进滞后于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成本 110
一、意识与基层政权建设不同步 110
二、公共产品的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差异的矛盾 111
第六节 以重建为例描述效益成本现状和问题 112
一、劣币驱逐良币反观基层政权建设效益现状 113
二、法律被人们遗忘了功能,基层政府疲于奔命 115
第七章 生存环境影响投入、成本、效益相关关系分析 117
第一节 生存环境决定生存模式 118
一、三大地理自然环境区 118
二、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 120
第二节 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决定对基层政府依赖度结构性差异 122
一、藏区对基层政府依赖度的结构性差异现状 122
二、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决定收入来源的结构性差异 124
第三节 生存环境与基层政权建设成本效益的关系 127
一、基层政权建设效益的现实经济基础 127
二、自然环境对生存成本的影响 130
三、自然环境制约基层政权建设效益 130
第四节 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决定收支模式结构性差异 133
一、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决定家庭收支模式结构性差异 133
二、生存模式结构性差异决定基层政权建设收支模式 137
第五节 以村庄为例描述自然环境是成本的决定者 140
一、自然环境与政权建设的社会基础 140
二、经济力量改变家庭生活模式的同时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 144
三、政权建设的基础经济 144
第八章 多民族与文化、意识形态梯度差序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149
第一节 藏区多民族梯度差序分布架构 150
一、藏区藏民族人口概况 150
二、以青海藏区为例多民族梯度差序分布架构分析 152
第二节 影响相关关系因素——文化、意识形态梯度差序分布环境 154
一、兼容共存的多重文化特征 154
二、意识形态架构与成本客观属性和基层政权建设效益的差异 156
第三节 语言结构性差异与基层政权建设成本效益结构差异 158
一、语言结构性差异与民族分布的结构性差异 158
二、语言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弱化基层政权建设效益加大其成本 161
第九章 影响相关关系之因素——藏传佛教双重性功能分析 165
第一节 藏传佛教信仰现状 166
一、极端的环境孕育了藏传佛教别样的生命观 166
二、本土化的藏传佛教赋予自然宗教生命观 168
三、理性与非理性的信仰传承 171
第二节 佛教信仰被忽略的内修调和、教育溢出效应和补缺功能 173
一、藏传佛教信仰的供需现状 173
二、藏传佛教教育功能的溢出效应 176
三、藏传佛教信仰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软调控机制 178
第三节 最基本的信仰——“民间法”与藏传佛教的相互交融 180
一、“民间法”守护基层社会秩序的启示 180
二、基层社会的有序性在于众人参与的治理体系发挥作用 182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经济观解读 183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解读 183
二、寺院经济在走向一条不良发展的道路 185
三、渗透于生计模式的藏传佛教文化特征 188
第五节 现代化与宗教 189
一、宗教与经营 189
二、市场经济与神圣的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191
第十章 影响相关关系之因素——看得见的政策产品 195
第一节 看得见的政策产品 196
一、基层社会对政策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传递信息矛盾的困惑 196
二、历史角度分析政策产品缺陷造成政权建设成本困境 200
第二节 生态移民城镇化适应与基层生存成本困惑 204
一、生态移民政策产品城镇化与基层生存成本困境 204
二、基层生存成本对“生态移民”城镇化的理性思考 206
第三节 比较政策产品差异性影响投入、成本与效益 208
一、差异性资源非差异性政策产品错位差序加大基层政权建设成本 208
二、差异性资源差异性政策产品提升基层政权建设效益 209
第四节 人才招聘政策与市场和基层政府人才供需矛盾 211
一、基层政府人才招聘政策产品设计矛盾中的理性 211
二、基层政府自治对人力资源要求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 212
第十一章 强化投入、效益与成本正相关关系的思路及措施 213
第一节 以单位成本为核心构建基层社会、政府、市场循环体系 214
一、单位成本调节税收负担强化循环体系内部的相互依存关系 214
二、以社会资源弥补基层政权建设供需缺口,降低大循环体系生存成本 216
三、依托大循环体系成本效益原则集合多元化公共产品供给渠道 218
四、注重循环体系运行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科学性、经济性 219
第二节 明确成本结构性差异奠定大循环体系理论基础 220
一、打破思维定势明确成本结构性差异 220
二、明确界定成本项目界限 221
三、分析成本结构差异严格内部控制责任 222
第三节 创新“差异资源化”理念调节投入、效益和成本关系 224
一、构建资源差异资源化理念 225
二、差异文化资源化强化基层政权建设的凝聚力 228
三、语种多元化发挥意识形态结构性差异资源化的纽带作用 230
第四节 设计独立的体外监督体系,以差异资源理念强化法治建设 231
一、法治与民主——淡化民族政治化意识,鼓励各民族依法参与基层政权建设 231
二、完善社区多元文化机制,搭建多民族沟通融合平台 233
三、藏区基层政权建设效益及成本评估体系思考 234
结束语 236
参考文献 240
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