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认知无线网络的概念 1
1.1.1 什么是认知无线电 1
1.1.2 什么是认知无线网络 2
1.1.3 认知无线网络理论的演进 3
1.1.4 认知无线网络标准化体系 4
1.2 认知无线网络的多学科性 7
1.3 认知无线网络的主要研究问题及应用 8
1.3.1 主要研究问题及关键技术 8
1.3.2 应用 10
参考文献 12
2 认知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 14
2.1 认知循环 14
2.1.1 认知循环的概念 14
2.1.2 观察 15
2.1.3 调整 15
2.1.4 计划 16
2.1.5 决策 16
2.1.6 行为 16
2.1.7 学习 17
2.1.8 自主监视 17
2.2 认知无线电经典架构模型 18
2.2.1 集中式架构 18
2.2.2 分布式架构 27
2.2.3 集中加分布式架构 32
2.3 架构实例 41
2.3.1 E2R 41
2.3.2 E3 48
2.4 认知无线网络协议栈原理性设计——认知平面 50
2.4.1 技术背景 50
2.4.2 认知平面的定义 50
2.4.3 认知平面实施 51
2.5 跨层设计 52
2.5.1 跨层设计定义 53
2.5.2 跨层设计动机 54
2.5.3 开放的挑战性 54
参考文献 57
3 无线网络认知技术 60
3.1 频谱检测 60
3.1.1 引言 60
3.1.2 频谱检测技术的挑战 61
3.1.3 频谱检测的基本模型 62
3.1.4 单节点频谱检测技术 66
3.1.5 多节点频谱检测技术 71
3.1.6 频谱检测的研究难点和发展方向 86
3.1.7 现有无线标准中的频谱检测 88
3.2 认知引擎 89
3.2.1 认知网络中的分布式学习和推理、方法和设计决策 90
3.2.2 认知网络的自学习 101
参考文献 113
4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 122
4.1 概述 122
4.2 动态授权 122
4.3 动态频谱共享 123
4.3.1 水平共享 123
4.3.2 垂直共享 124
4.4 基于网间和网内的动态频谱分配 125
4.4.1 基于网间的动态频谱共享 126
4.4.2 基于网内的动态频谱共享 127
参考文献 127
5 智能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129
5.1 智能联合无线资源管理模型 129
5.1.1 公共无线资源管理 129
5.1.2 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137
5.2 接纳控制 143
5.2.1 异构网络接纳控制简介 143
5.2.2 联合会话接纳控制算法 156
5.3 负载均衡 225
5.3.1 引言 225
5.3.2 拥塞状态前的负载均衡方法 226
5.3.3 拥塞状态后的负载均衡方法 233
参考文献 250
6 认知导频信道 255
6.1 认知导频信道的概念 256
6.2 CPC理论的最初构想 257
6.2.1 DSA环境下的概念 257
6.2.2 协助网络选择的方案 257
6.2.3 面临的挑战和可选的解决方案 258
6.3 E2R Ⅱ认知导频信道 261
6.3.1 CPC广播的一致需求 261
6.3.2 CPC广播操作的基本原则 262
6.3.3 实现可能性 264
6.3.4 CPC模型 270
6.3.5 CPC的标准化和调整 275
参考文献 277
7 端到端重配置 279
7.1 端到端技术起源 279
7.1.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 279
7.1.2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281
7.1.3 端到端重配置的产生及研究现状 282
7.2 端到端重配置技术简介 283
7.2.1 端到端重配置的研究背景 283
7.2.2 端到端重配置的概念 283
7.3 端到端重配置的体系结构 284
7.4 端到端重配置关键技术及相关研究内容 285
7.4.1 端到端重配置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285
7.4.2 端到端重配置的主要研究内容 286
7.5 未来端到端重配置研究问题 289
参考文献 290
8 网络自管理——Self-X 292
8.1 基于自主计算的网络自管理架构 292
8.2 网络自管理理论设计 294
8.2.1 设计模式 294
8.2.2 多智能体系统 295
8.2.3 闭环控制理论 295
8.2.4 设计自管理网络中的其他理论 296
8.3 网络自管理的实施 296
8.3.1 智能自管理 296
8.3.2 特殊问题的自管理(优化、恢复、防卫、组织) 299
8.3.3 基准测试和确认 303
8.4 总结 304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