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永发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
  • 页数:91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工程展示篇 1

1工程区概况 1

1.1项目背景 1

1.1.1自治区概况 1

1.1.2工程概况 1

1.2位置区划 3

1.3地形地貌 7

1.4气象、水文 8

1.5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9

1.5.1河流 9

1.5.2地下水 10

1.5.3水资源利用 10

1.6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壤 10

1.6.1区域地质 10

1.6.2水文地质 10

1.6.3工程地质 11

1.6.4灌区土壤 11

1.7社会经济状况 11

2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15

2.1水利工程 15

2.1.1水源工程 15

2.1.2干、支渠 15

2.1.3扬水泵站 17

2.1.4灌区和田间配套 18

2.2移民安置工程 18

2.3农业工程 19

2.3.1农业工程规模及项目调整 19

2.3.2农田防护林工程 19

2.3.3灌区防沙治沙工程 19

2.3.4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1

2.4供电工程 21

2.5通信工程 21

2.5.1初步设计中的方案和规模 21

2.5.2通信工程实施方案 22

2.6水保工程 22

2.6.1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 22

2.6.2水土保持工程调整项目 23

小结 23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3.1引言 25

3.2工程规模 25

3.2.1建设思路调整 25

3.2.2灌区开发面积调整 26

3.2.3灌区移民规模调整 28

3.2.4工程建设项目调整 29

3.3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29

3.3.1工程等级 29

3.3.2设计标准 30

3.4建设资金 30

3.5建设工期 34

小结 35

4工程建设 36

4.1引言 36

4.2策划及决策 36

4.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6

4.2.2工程建设条件 37

4.3前期规划设计 37

4.3.1项目立项及项目建议书 37

4.3.2项目规划及预可行性研究 38

4.3.3项目可行性研究 38

4.4工程设计 41

4.4.1初步设计 41

4.4.2技施设计 43

4.5建设过程 46

4.5.1工程建设批文、开工报名及批复 46

4.5.2工程招标投标 46

4.5.3工程征地和移民 47

4.5.4主体工程施工 48

4.5.5配套工程施工 51

小结 54

5工程建设效益 56

5.1社会效益 56

5.2经济效益 58

5.3环境效益 60

5.4人文效益 60

5.4.1生存条件 60

5.4.2人文素质 61

5.4.3道德教育 61

小结 62

第二篇 建设管理篇 63

6建设管理体制 63

6.1引言 63

6.1.1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63

6.1.2国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63

6.1.3工程实例 63

6.2建设管理体制 63

6.2.1项目法人责任制 64

6.2.2招标投标制 64

6.2.3建设监理制 65

6.2.4合同管理制 66

6.2.5工程变更管理 67

6.3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67

6.3.1业主负责 67

6.3.2监理(监造)控制 68

6.3.3设计保证 69

6.3.4施工保证 69

6.3.5政府监督 70

小结 70

7工程建设与管理机构 72

7.1引言 72

7.1.1我国工程建设与管理机构 72

7.1.2工程实例 72

7.2上级主管部门 73

7.3建设管理机构 73

7.3.1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委员会 73

7.3.2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指挥部 73

7.3.3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74

7.4质量监督机构 74

7.5设计单位 74

7.6监理单位 75

7.7施工单位 77

7.8运行管理单位 80

小结 81

8工程招标投标 82

8.1引言 82

8.2标段划分 82

8.2.1工程招发标阶段 82

8.2.2工程标段划分 83

8.3招标工作程序和原则 93

8.3.1招标原则 93

8.3.2招标组织机构 93

8.3.3招标程序 94

8.4招标投标文件 95

8.4.1投标须知 95

8.4.2商务文件 95

8.5招标公告及资格预审 96

8.5.1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 96

8.5.2资格预审 97

8.6主要项目招标 97

8.6.1泵站招标 98

8.6.2自动化工程招标 100

8.7合同执行结果及评价 105

小结 106

9工程监理 108

9.1引言 108

9.2监理大纲 108

9.2.1工程概况 108

9.2.2工程项目组成 108

9.2.3工程监理的范围与工程内容 110

9.2.4监理工作依据 110

9.2.5监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110

9.2.6监理工程师职责 111

9.2.7监理制度 113

9.2.8监理合同控制目标措施与工作程序 113

9.2.9监理检测采用的方法和主要设备 115

9.3监理细则 117

9.4工程监理过程 117

9.4.1泵站工程主要监理过程 117

9.4.2渡槽工程主要监理过程 121

9.4.3干渠工程主要监理过程 125

9.4.4设备监造主要监理过程 129

9.4.5供电工程主要监理过程 131

9.4.6通信工程主要监理过程 137

9.5工程监理效果及建议 138

9.5.1监理效果 138

9.5.2经验与建议 139

小结 141

10工程投资控制 142

10.1引言 142

10.1.1理论研讨 142

10.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2

10.1.3工程实例 142

10.1.4宁夏扶贫杨莫灌溉工程投资控制 142

10.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3

10.2.1投资估算 143

10.2.2资金筹措 147

10.3工程概算 148

10.3.1主要经济指标 148

10.3.2编制原则及依据 150

10.3.3初步设计概算 152

10.3.4概算调整 157

10.3.5总概算 164

10.4一期骨干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等项目竣工 167

10.5资金管理 168

10.5.1投资控制概况 168

10.5.2资金结算支付 170

小结 170

11工程进度控制 172

11.1引言 172

11.1.1进度控制的措施及任务 172

11.1.2进度控制原理 172

11.1.3国内大型水利工程的进度控制 172

11.2工程进度控制 173

11.2.1工程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173

11.2.2工程分期实施进度计划的编制 173

11.2.3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调整 174

11.3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175

11.3.1工程立项及规划设计审查 175

11.3.2地勘、测量和水工模型试验 178

11.3.3移民安置规划及审批 179

11.3.4工程招投标 179

11.4主体工程施工 179

11.4.1控制性进度计划 179

11.4.2控制性节点工期 180

11.4.3工程实际施工进度 184

11.4.4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 186

11.4.5工程实施进度评价 187

小结 188

12工程质量管理 190

12.1引言 190

12.2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190

12.2.1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体系 190

12.2.2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191

12.2.3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 192

12.2.4承办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192

12.2.5政府部门质量监督体系 193

12.3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193

12.4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94

12.5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94

12.6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94

12.6.1严格招标管理,优先承包单位 194

12.6.2强化质量意识,质量责任终身 195

12.6.3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施工管理 196

12.6.4严格技术标准,加强质量检验 196

12.6.5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196

12.6.6发挥监理作用,完善质量管理 197

12.6.7狠抓施工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197

12.6.8利用各种形式,加强质量管理 197

12.6.9严格工程验收,实行缺陷处理 197

12.6.10落实质量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197

12.6.11总结管理经验,实行质量奖罚 197

12.7质量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197

12.7.1原材料质量检测 197

12.7.2建设单位抽检 198

12.8主要质量缺陷及处理 199

12.9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01

12.9.1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01

12.9.2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01

12.9.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01

12.9.4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 202

小结 202

13施工项目管理 204

13.1引言 204

13.2施工管理机制 205

13.2.1项目划分及分标 205

13.2.2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205

13.2.3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05

13.3合同与造价管理 206

13.3.1合同管理机制 207

13.3.2合同签订及管理 207

13.3.3资金管理及价款结算 208

13.4施工组织 210

13.4.1施工条件 210

13.4.2施工组织机构 210

13.4.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210

13.4.4农业和移民工程施工管理 211

13.4.5供电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 211

13.4.6施工期防讯和度讯方案 211

13.4.7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214

小结 214

第三篇 工程建设篇 216

14水利工程 216

14.1引言 216

14.2水源工程 217

14.2.1黄河泵站工程 218

14.2.2七星渠整治工程 223

14.2.3高干渠扩整工程 226

14.3红寺堡扬水灌溉工程 228

14.3.1工程设计标准及布置 228

14.3.2灌区基本情况 231

14.3.3泵站工程 235

14.3.4干渠工程 242

14.3.5渠道建筑物 244

14.3.6灌区田间配套工程 255

14.4固海扩灌扬水灌区工程 257

14.4.1工程设计标准及布置 257

14.4.2灌区基本情况 261

14.4.3泵站工程 265

14.4.4干渠工程 280

14.4.5渠道建筑物 283

14.4.6灌区田间配套工程 299

小结 301

15 农业工程 302

15.1引言 302

15.1.1国内外研究由来 302

15.1.2国内外研究进展 302

15.1.3典型灌区及工程措施 302

15.1.4项目实施背景 303

15.2土地条件 303

15.2.1地理位置 303

15.2.2土地及土壤 303

15.3农业开发、建设目标 304

15.3.1指导思想 304

15.3.2基本原则 304

15.3.3开发建设的目标任务 304

15.4农林牧生产用地结构 305

15.4.1农林牧业的地位 305

15.4.2土地开发利用规模 305

15.4.3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结构 305

15.4.4农林牧业用地种植进度 306

15.5种植业工程 306

15.5.1农作物种植结构 306

15.5.2农作物单产量 307

15.5.3轮作与土壤耕作制度 307

15.5.4培肥改土主要措施 307

15.5.5农业生产主要的先进技术 307

15.5.6实施措施 308

15.6林业工程 308

15.6.1林种规划 308

15.6.2造林面积规划 308

15.6.3农田防护林设计 309

15.6.4经济林设计 313

15.6.5林产品单产量 314

15.6.6苗木量及苗圃 314

15.6.7投资概算 316

15.6.8实施措施 316

15.7畜牧业工程 317

15.7.1饲草、饲料来源分析 317

15.7.2畜禽结构及饲养量 318

15.7.3畜禽品种选择 318

15.7.4草(料)、畜平衡分析 318

15.7.5饲料加工 319

15.7.6投资概算 320

15.7.7实施措施 320

15.8农林业服务体系建设 321

15.8.1设计原则 321

15.8.2农机服务站设计 321

15.8.3农机推广服务站设计 322

15.8.4种子站设计 324

15.8.5林业站设计 325

15.8.6畜牧兽医站设计 327

15.8.7五站建设总投资概算 328

15.9农民技术培训 329

15.10土壤肥力、粮食户量检测 329

15.10.1目的意义 329

15.10.2监测区的选择、数量与面积 330

15.10.3监测内容与方法 330

15.10.4提交的成果资料 330

15.10.5经费预算 331

15.11节水灌溉 331

15.11.1节水农业思路 331

15.11.2节水农业目标 331

15.11.3节水农业的模式 331

15.11.4节水灌溉的规模 332

15.11.5节水灌溉实际实施 332

小结 332

16农业移民工程 334

16.1引言 334

16.2工程背景 335

16.2.1移民工程的提出 335

16.2.2宁夏移民经验 335

16.3移民方式 336

16.3.1指导思想 336

16.3.2移民方针 337

16.3.3移民政策 337

16.3.4移民搬迁工作办法 338

16.3.5移民搬迁补助 338

16.4移民规划 339

16.4.1移民安置 339

16.4.2村镇(新农村)建设 345

16.4.3村镇公路建设 347

16.4.4村镇供水工程 349

16.5工程建设规模调整 350

16.5.1工程建设思路调整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350

16.5.2调整基本情况 351

16.5.3移民工程规模调整 351

16.6移民工程实施总结 353

16.6.1对移民实施成果的总体估算 353

16.6.2移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53

小结 354

17供电、通信工程 356

17.1引言 356

17.2原供电状况 357

17.3电力负荷及供需平衡分析 357

17.4供电方案 359

17.4.1供电电源 359

17.4.2供电方案 359

17.5送变电工程 360

17.5.1变电工程 360

17.5.2送电工程 364

17.6电网运行方式 365

17.6.1红寺堡灌区电网运行方式 365

17.6.2固海扩灌灌区电网运行方式 366

17.7电力调度 366

17.8特殊时段供电 366

17.8.1红寺堡灌区特殊时段供电 366

17.8.2固海扩灌灌区特殊时段供电 367

17.9供电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369

17.10通信工程 374

17.10.1概况 374

17.10.2初步设计情况 374

17.10.3技施设计情况 374

17.10.4工程前期工作 376

17.10.5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377

17.10.6工程质量 379

小结 379

18水土保持工程 381

18.1引言 381

18.2灌区水土流失现状 382

18.2.1水土流失现状 382

18.2.2水土流失的形式与危害 383

18.3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 383

18.3.1新增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383

18.3.2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量 384

18.3.3工程建设中破坏的植被面积 385

18.3.4工程建设中新增水蚀量预测 385

18.3.5工程建设中新增风蚀量预测 386

18.3.6移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86

18.3.7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386

18.4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现状 387

18.4.1土壤侵蚀 387

18.4.2水土保持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387

18.5水土保持布局与配置 387

18.5.1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 388

18.5.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内容 388

18.5.3水利骨干工程 389

18.5.4移民工程 389

18.5.5农业及灌区配套工程 389

18.5.6料场 389

18.5.7供电、通信工程的水保措施配置 389

18.5.8防洪设计标准 389

18.6水土保持实施 390

18.6.1水利骨干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390

18.6.2移民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程 396

18.6.3农业及灌区配套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程 401

18.6.4造林典型设计 403

18.7水土保持实施及完成情况 419

18.8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 420

18.8.1水土保持投资 420

18.8.2分析的原则范围及时限 421

18.9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 424

18.9.1水土保持工作经验 424

18.9.2存在的问题 424

小结 425

19征地及拆迁工程 426

19.1引言 426

19.1.1我国当前征地移民工作主要现状 426

19.1.2典型工程征地移民措施 426

19.2工程概况 426

19.3工程建设用地征迁情况 428

19.3.1原规划设计情况 428

19.3.2征地拆迁主要政策、办法和程序 428

19.3.3征地拆迁实施情况 429

19.3.4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 430

19.4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情况 432

小结 443

20环境保护工程 444

20.1引言 444

20.1.1理论研究 444

20.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44

20.1.3工程实例 444

20.1.4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环境保护 444

20.2环境状况 445

20.3环境监控 445

20.3.1环境监控分类 445

20.3.2环保监控实施 446

20.4环保措施 448

20.4.1环境管理 448

20.4.2环保措施与对策 450

20.5环保投资 453

20.5.1环保投资估算 453

20.5.2环保投资概算 453

20.6环境评价 455

20.6.1综合评价 455

20.6.2结论 456

20.6.3建议 457

小结 457

第四篇 竣工运营篇 458

21工程验收 458

21.1引言 458

21.2分部工程验收 459

21.3阶段验收 459

21.3.1泵站机组启动验收 459

21.3.2试通水验收 460

21.4单位工程验收 461

21.5竣工初步验收 462

21.6缺陷责任期(保修期)满验收 464

21.7档案专项验收 465

21.8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 465

小结 480

22工程移交 482

22.1引言 482

22.2工程移交办法 482

22.2.1工程移交的条件、原则与程序 482

22.2.2工程移交接收方 483

22.2.3工程参与各方应该担负的责任 484

22.2.4技术资料的移交 484

22.3已完工程的移交情况 485

22.3.1水利骨干工程的移交情况 485

22.3.2供电工程的移交情况 490

22.3.3通信工程的移交情况 494

22.4工程移交遗留问题 495

22.5未完工程计划安排 496

小结 496

23工程初期运行 497

23.1引言 497

23.2管理机构 497

23.2.1管理单位及管理范围 497

23.2.2参与工程建设的情况 499

23.2.3生产管理与人员培训 499

23.3工程运用 501

23.3.1运行方式 502

23.3.2供水运行 503

23.3.3供电运行 503

23.3.4泵站运行 505

23.3.5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05

23.4度讯方案 506

23.4.1安全度讯原则 506

23.4.2安全度讯预案 507

23.4.3供电工程防洪 507

23.5运行效益 508

23.5.1已经发挥的效益 508

23.5.2发挥效益的措施 509

小结 509

24效益及评价 511

24.1引言 511

24.1.1理论研讨 511

24.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11

24.1.3国民经济评价 511

24.1.4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效益及评价 512

24.2经济评价及指标体系 512

24.2.1经济评价基础资料 512

24.2.2国民经济评价 515

24.2.3财务评价 523

24.2.4综合评价 530

24.3环境影响评价 530

24.3.1自然环境 530

24.3.2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531

24.3.3环境保护措施 532

24.3.4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及结论 533

24.4社会效益评价 533

24.4.1项目区社会环境 533

24.4.2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534

小结 535

第五篇 技术科研篇 536

25方案研究论证 536

25.1灌区自动控制和通信系统方案论证 536

25.1.1系统构成 536

25.1.2工程建设内容 536

25.1.3设计原则 536

25.1.4综合自动控制系统 536

25.1.5 SDH光纤同步数字传输网 537

25.1.6光纤通信系统 538

25.2灌区灌溉调度系统建设方案论证 539

25.2.1设计内容 539

25.2.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40

25.2.3调度自动化系统 540

25.2.4泵站二次系统改造 543

25.3水泵和电动机组选型及配置 547

25.4红寺堡灌区四、五泵站及干渠工程布置方案调整 547

25.4.1初步设计方案 547

25.4.2调整方案 547

25.5固海扩灌西线工程规模方案调整 547

25.5.1初步设计方案 547

25.5.2存在的主要问题 547

25.5.3固海扩灌西线方案调整的原则 548

25.5.4固海扩灌西线调整方案 548

25.5.5固海扬水工程改造 549

25.6红寺堡水源地开发对大罗山环境气候影响研究 550

25.6.1研究现状及背景 551

25.6.2大罗山地区基本情况 551

25.6.3红寺堡水源地基本概况 553

25.6.4影响分析评价 553

25.6.5结论与建议 555

25.6.6小结 555

25.7七星渠引水及其山洪沟洪水水文分析 557

25.7.1研究现状及背景 557

25.7.2七星渠引水口水文分析 558

25.7.3山洪沟设计洪水水文分析 561

25.7.4小结 563

25.8渠道防渗与砌护方式研究 563

25.8.1基本情况 563

25.8.2研究现状及目的 564

25.8.3渠道砌护现状 566

25.8.4水源工程渠道砌护方案研究 566

25.8.5扬水工程渠道砌护设计 577

25.8.6施工与监测 581

25.8.7小结 583

25.9红寺堡灌区020607暴雨洪水分析及设计洪水计算 583

25.9.1自然概况 583

25.9.2暴雨分析 583

25.9.3洪水分析 586

25.9.4结论 587

25.10固海山洪沟设计洪水计算 587

25.10.1概况 587

25.10.2洪水分析 588

25.10.3设计洪水计算 589

25.11固海扩灌东线灌区总体规划 589

25.11.1灌区工程规划 589

25.11.2土地利用规划 591

25.11.3农林牧业规划 593

25.11.4主干道路规划 596

25.11.5投资预算 597

25.12红寺堡灌区总体规划 599

25.12.1水利工程规划 599

25.12.2移民安置规划 602

25.12.3道路规划 602

25.12.4移民区供电规划 603

25.12.5移民区饮用水规划 604

25.12.6水土保持规划 604

25.12.7防沙治沙规划 606

25.12.8盐化防治规划 607

25.12.9防洪规划 607

25.12.10农林牧业规划 608

25.12.11村镇居民点内部规划 610

25.12.12投资概算 610

25.13固海灌区防洪工程 610

25.13.1灌区基本情况 611

25.13.2设计洪水 612

25.13.3防洪工程设计 613

25.13.4泥岩渠段高边坡滑塌处理 615

25.13.5工程占地及主要工程量 615

25.13.6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16

25.14红寺堡灌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616

25.14.1红寺堡灌区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研究 616

25.14.2红寺堡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619

25.14.3红寺堡灌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 620

25.14.4红寺堡灌区草地畜牧业研究 622

25.14.5红寺堡灌区节水农业研究 623

25.14.6红寺堡灌区农业发展体制与小城镇建设研究 624

25.15 红寺堡灌区环境影响研究 626

25.15.1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626

25.15.2环境影响评价 631

25.15.3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635

25.15.4项目建设对改善环境的显著积极影响 638

25.15.5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科研与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638

25.15.6综合评价结论 640

25.16红寺堡罗山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水文地质勘察研究 641

25.16.1土壤盐渍化成因分析 641

25.16.2水文地质勘察 642

25.16.3农业开发适宜程度综合评价 642

25.16.4结论 643

25.17负序及谐波分量专题研究 643

25.17.1设计方案及内容 643

25.17.2负序分量影响的计算 644

25.17.3高次谐波影响计算 649

25.17.4结论及建议 651

26设计变更及主要技术问题处理 653

26.1引言 653

26.2渠道岩性变化引起的设计变更 653

26.3渠道建筑物设计变更 654

26.3.1渡槽 654

26.3.2隧洞 654

26.3.3排洪建筑物 655

26.4水利骨干防洪工程设计变更 655

26.4.1初步设计 655

26.4.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55

26.4.3防洪设计标准 656

26.4.4红寺堡灌区防洪工程 656

26.4.5固海扩灌灌区防洪工程 657

26.5黄河泵站主、副厂房轻钢结构设计变更 658

26.5.1轻钢结构的优点 658

26.5.2轻钢结构的不足 659

26.5.3轻钢结构设计 659

26.6固扩蔡家滩段隧洞设计变更 659

26.6.1工程概况 659

26.6.2存在的问题 659

26.6.3问题的解决途径 660

26.6.4方案论证及确立 660

26.6.5方案实施 661

26.6.6工程量与投资变化分析 663

26.7湿陷性黄土地基段渠道衬砌处理 664

26.7.1灌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及其特性 664

26.7.2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665

26.7.3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666

26.7.4工程量及投资变化 667

26.8泥岩渠段高边坡滑塌处理 668

26.8.1干渠泥岩段分布 668

26.8.2存在的问题 669

26.8.3干渠泥岩段高边坡处理措施 669

26.8.4设计概算 670

26.9泵站及干渠管护道路工程设计变更 671

26.9.1原初步设计情况 671

26.9.2原初步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71

26.9.3管护交通道路的实施情况 671

26.9.4工程运行管护交通道路的补充调整 671

26.10水源工程设计变更 672

26.11工程征地、拆迁及补偿变更 672

小结 673

27科学试验 674

27.1引言 674

27.2红寺堡一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水工模型试验及成果应用 674

27.2.1红寺堡一泵站基本情况 674

27.2.2研究现状及背景 675

27.2.3模型试验内容 676

27.2.4水力学试验成果 677

27.2.5水泵吸水管口流场试验成果 680

27.2.6退水闸冲沙试验成果 681

27.2.7泥沙试验结果及分析 681

27.2.8冲沙试验 683

27.2.9试验结论 683

27.2.10试验成果应用 684

27.2.11 小结 686

27.3固扩10泵站湿陷性黄土桩载试验研究 686

27.3.1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686

27.3.2研究现状及背景 686

27.3.3静载荷试验安排 687

27.3.4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 687

27.3.5试验结果及分析 689

27.3.6对副厂房和后管坑的地基处理意见 692

27.3.7结论 692

27.3.8小结 692

27.4固扩11泵站灌注桩荷载及负摩阻力试验研究 693

27.4.1试验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 693

27.4.2研究现状及背景 693

27.4.3试验内容 694

27.4.4试验研究实施方案设计 694

27.4.5大面积试坑浸水观测结果 699

27.4.6静载荷条件下的加载与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710

27.4.7结论及讨论 721

27.5马家塘地区土壤盐碱化防治试验研究 723

27.5.1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723

27.5.2研究现状及背景 725

27.5.3试验方案设计 726

27.5.4试验过程 728

27.5.5试验结果及分析 728

27.5.6评价和结论 734

27.5.7 小结 735

27.6红寺堡灌区中药材试种研究 735

27.6.1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 735

27.6.2黄芩、丹参产量和含量的影响研究 736

27.6.3黄芩、黄芪、丹参需水规律研究 737

27.6.4结论及建议 738

27.7红寺堡二泵站载荷试验研究 739

27.7.1泵站工程地质条件 739

27.7.2试验点布置及试验方法 739

27.7.3试验结果及分析 740

27.7.4结论 741

27.8喷灌试验示范研究 741

27.8.1试验区概况 741

27.8.2喷灌试验示范区规划布置 742

27.8.3喷灌机组的性能测试 743

27.8.4喷灌田间对比试验 746

27.8.5喷灌试验结果分析 748

27.8.6喷灌技术经济分析 751

28附件 754

28.1工程大事记 754

28.1.1一九九四年 754

28.1.2一九九五年 754

28.1.3一九九六年 755

28.1.4一九九七年 757

28.1.5一九九八年 759

28.1.6一九九九年 761

28.1.7二零零零年 763

28.1.8二零零一年 766

28.1.9二零零二年 768

28.1.10二零零三年 769

28.1.11二零零四年 772

28.1.12二零零五年 774

28.1.13二零零六年 776

28.2社会反响 776

28.2.1领导关怀 776

28.2.2专家感言 793

28.2.3社会反映 796

28.3文件制度 813

28.3.1人事机构变迁档案 813

28.3.2重要文件 825

28.3.3规章制度 834

后记 907

参考文献 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