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1
第一节 DNA操作 1
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
二、细菌转化 4
三、质粒DNA的抽提 5
四、双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反应 6
第二节 RNA操作 9
一、采用TRIzol法抽提总RNA 9
二、反转录PCR 12
三、实时荧光定量PCR 15
第三节 蛋白质操作 17
一、细胞内总蛋白抽提 17
二、胞质和胞核蛋白抽提 18
三、线粒体抽提 20
四、BCA法蛋白浓度测定 22
五、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23
六、泛素化修饰 30
七、激酶活性检测 34
第二章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技术 36
第一节 基因表达研究技术 3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36
第二节 基因敲除研究技术 39
RNA干扰技术 39
第三节 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43
一、EMSA凝胶迁移滞后实验 43
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49
第四节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53
一、免疫共沉淀 53
二、GST pull-down实验 56
三、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58
第三章 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 61
第一节 表观遗传 61
一、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启动子区CpG island的分布情况 61
二、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64
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68
四、重亚硫酸盐测序法 68
五、甲基化/5羟甲基化DNA免疫沉淀 72
六、五羟甲基化DNA斑点杂交 76
第二节 microRNAs 78
一、miRNA的抽提和富集 79
二、miRNA的检测方法 82
三、miRNA靶基因的预测 86
四、miRNA靶基因验证 89
五、miRNA功能验证方法 92
第四章 细胞培养和稳定细胞系的建立及相关操作 95
第一节 细胞保种 95
第二节 基因转染 97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 97
第三节 慢病毒感染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99
一、慢病毒包装 99
二、慢病毒感染 102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104
一、放射抵抗细胞系的建立 104
二、细胞存活曲线 106
三、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 108
第五节 可视化细胞系模型的建立 110
一、实验原理 110
二、材料 110
三、方法 113
四、注意事项 114
第五章 细胞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 115
第一节 细胞增殖检测 115
一、MTS法 115
二、集落形成实验 117
第二节 细胞周期 120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120
第三节 细胞侵袭与转移 121
一、划痕实验 121
二、细胞体外黏附实验 122
三、迁移实验 123
四、Transwell侵袭实验 125
五、体外血管形成 126
六、伪足实验 127
第四节 细胞凋亡 128
一、Annexin V/PI细胞凋亡检测 128
二、Caspase活性检测 129
三、DNA片段检测 131
四、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检测 133
第五节 细胞自噬与程序性坏死研究方法 134
一、细胞自噬的检测方法 134
二、细胞程序性坏死检测 140
第六节 细胞能量代谢 142
一、葡萄糖和乳酸的体外检测 142
二、细胞内氧化还原物质的检测 144
三、ATPLite Assay检测细胞内ATP含量 146
四、MitoTracker标记线粒体 148
五、海马XF细胞代谢动态分析系统检测技术 149
六、代谢组学 156
第六章 动物实验 162
第一节 移植瘤小鼠模型 162
成瘤实验 162
第二节 可视化的动物模型 165
一、肿瘤原位可视化动物模型 166
二、移植瘤可视化动物模型 168
第三节 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168
第四节 免疫组化 172
附录 常见英文名词与缩写 175
后记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