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3
一、意外闯进电影高学府(1959-1960年 延吉、沈阳、北京) 3
1.同桌的“诱引” 3
2.考取了大学,没去就读 7
3.不顺中的“万顺” 8
4.末代皇帝溥仪给我盛“高汤” 16
5.蹬着三轮板车进学堂 18
第二部分 23
二、苏联红军给我一盒日本糖(1945年 延边珲春) 23
三、满城都是“老毛子”(1946年 哈尔滨) 34
四、解放军叔叔要认我当干儿子(1947年 齐齐哈尔) 38
五、太爷爷是农会主席(1948年 北大荒) 45
六、姥爷死了还能回家看看(1949年 延吉、珲春) 54
七、百姓宜居的好地方(1950-1953年 延边土山子) 61
1.土山子并不土,这里有青山 61
2.这里有绿水 64
3.这里有矿产 65
4.这里有公路,也有铁路,交通十分便捷 66
5.这里有集市 67
6.这里民风好 68
7.这里有正规小学校 68
8.这里的人很重情谊 71
八、为生命奠基的好学校(1953-1956年 延边头道沟) 77
九、动荡年代的不动荡(1956-1959年 延吉) 86
十、没经过培训的“代课教师”(1959-1960年 延边头道沟) 103
第三部分 113
十一、独特的学院,新颖的课堂(1960-1965年 北京、山西) 113
1.如今有个词叫“恶补” 120
2.“精神会餐”的日子 125
3.双人小品演出来“仨”人 127
4.面目全非,俩“赵太爷” 128
5.风水先生的“秘诀”告诉了我(1964年 北京密云) 129
6.三级干部会上的“站罗汉”(1964年 山西阳高) 136
7.怀念您,张客老师 143
第四部分 155
十二、鲜为人知的大庆故事(1966年 大庆) 155
1.60年代的大庆印象点滴 155
2.有惊无险,迎接周恩来总理视察 159
十三、“文革”年代之旅(1966-1976年 长影) 164
1.“专案”外调途中见闻(兰州、西宁、包头、长治、太原、保定、张家口、石家庄、北京等地) 164
2.对“老八路”的情谊(长春) 170
3.为八个“样板戏”现场录音(北京) 172
4.紧绷的神经,酿成大错的笑话(长春、济南) 174
5.蹊跷的“反标”大案侦破记(长春) 177
6.干校里“左”得可爱的“五七”战士(吉林省前郭旗) 182
7.多彩的乡下生活(吉林省安图县) 185
8.解决“掺沙子”带来的问题(长春) 200
9.巴林草原风情——筹拍《草原民兵》(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201
10.微山湖畔掠影——筹拍《半边天》(山东省济南、鱼台) 205
11.淮河之上泛舟——协拍《黄河少年》(江苏省盱眙、高邮) 207
12.发现好演员斯琴高娃——协拍《占领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拉尔、长春、大连、沈阳、北京) 215
第五部分 227
十四、迈不开的艰难第一步——筹拍《为了美好的生活》(1977-1978年长春、北京、河南省等地) 227
十五、在电影“庙堂”里长见识——筹拍《童年的足迹》(1979-1980年长春、北京、长沙等地) 235
十六、在疗养院里“茅塞顿开”(1981年 辽宁省兴城) 261
十七、艰难地迈开了第一步——编导《南方的岸》(1982-1984年 长春、昆明、广州、海南) 264
1.“机遇”送到了家门口 269
2.她被吓哭了 270
3.会跳舞,也能歌善饮 271
4.“我愿意演纯情的” 273
十八、没被看好的,观众却很欢迎——编导《哥儿们发财记》(1986-1987年 长春、北京) 275
十九、“情侣”漫步漓江两岸——编导《三对半情侣和一个小偷》(1988-1989年 长春、上海、桂林、阳朔) 281
二十、向中国球迷致敬——编导《球迷心窍》(1991-1992年 长春、沈阳、大连、北京) 287
二十一、“师缘”情未了——编导《感悟素质教育》(1999-2002年 长春、吉林、珲春、九台、重庆、长沙、广州、肇庆、南京、哈尔滨等地) 301
尾语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