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线社会沟通与行为 网络关系的形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郑(Zheng,R.),(美)伯罗-桑切斯(Burrow-Sanchez,J.),(美)德鲁(Drew,C.)著;刘勤学,黄飞,熊俊梅译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080258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了当今网络心理学研究青少年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顶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理论框架、网络关系、网络交往内容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法律道德因素等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网络社会交往及网络关系形成做出了全面的诠释,力求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理论基础,明确支持和形成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的机制,并为成功的青少网络社交提供发展和补充的证据。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交往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 1

一、前言 1

二、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的研究综述 2

(一)发展同一性形成和网络交往 3

(二)社会认同 3

(三)网络社会交往 4

(四)个体差异 5

(五)自我效能感 6

三、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 7

(一)社会因素 7

(二)个体因素 8

(三)环境因素 8

(四)青少年在线行为 8

(五)因素中的相互关系 8

(六)因素和在线行为的关系 9

(七)应用与挑战 11

四、结论 11

第二章 互联网功能和青少年社会交往:从多样化到整合 16

一、前言 16

二、青少年的交往环境 17

三、青少年友谊的形成和发展 18

四、网络关系的形成和保持 18

五、论坛和聊天室 20

六、从多样化到整合: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 24

七、结论 29

八、未来的研究方向 30

第三章 解开网络之谜:青少年与网络成瘾 35

一、网络成瘾概念和发展历史 35

二、青少年和网络成瘾 38

三、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43

四、为什么会出现网络过度使用? 44

五、互联网用户的自我陈述 47

(一)去抑制 48

(二)匿名性 49

(三)孤独 50

(四)控制 51

六、在线和离线身份认同 53

七、总结 54

第四章 不惜任何代价的联结:青少年发展的需要和网络关系的形成 61

一、简介 61

二、章节目标 63

三、发展中的青少年 63

四、在联结中成长——青少年为了关系形成的网络使用 65

五、网络关系的质量 67

六、网络上的问题青少年 70

七、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71

八、探索其他的可能自我 73

九、促进青少年网络安全的策略 75

十、未来研究方向 76

十一、结论 77

第五章 网络和青少年性别认同 85

一、简介 85

二、背景 87

(一)青少年的网络使用 87

(二)青少年性别认同发展理论介绍 88

(三)青少年心理和性别自我认同 89

(四)网络和青少年性别自我认同的发展 92

(五)规范的性态度和行为的发展 92

(六)信息搜索 93

(七)尝试一种合适的性别认同 94

三、未来趋势 96

四、结论 97

第六章 法律在青少年在线社会交往与在线行为中的作用 102

一、引言 102

二、自由的神话 103

三、场所是关键 103

四、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 104

五、问题、争论和难题 104

(一)扩展界限 107

(二)限制有伤风化的表达 107

(三)对不适当表达的限制 109

(四)对校外表达的限制 110

六、开始探讨网络 111

七、开始探讨法院 113

八、社交网络会是怎样 118

九、可接受的使用政策 121

十、放眼未来 122

十一、结论 123

第七章 高中生能从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中获益吗 126

一、引言 126

二、美国的互联网安全保护策略 127

三、评估网络安全保护策略的影响 129

四、评估CIPA中两种网络安全策略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 132

五、研究方法 132

六、研究结果 135

(一)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差异的定性比较 136

(二)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差异的定量比较 139

七、结论 141

第八章 网络使用动机、独处和年龄认同满足对青少年的网络交往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145

一、引言 145

二、背景 146

(一)网络使用动机 146

(二)独处(Aloneness) 147

(三)年龄认同满足(Age identity gratification) 148

(四)社会支持 149

(五)线下社交 150

三、数据描述和研究方法 150

(一)被试 150

(二)测量工具 150

(三)独处、年龄认同、社会支持和网络动机之间的关系 154

(四)预测社会支持 156

(五)预测网络交往行为 156

四、结论 158

(一)人格特质的影响 158

(二)网络动机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 158

(三)网络交往行为和社会支持 159

(四)离线社会活动和网络交往行为 159

(五)未来研究方向 160

第九章 对青少年上网的担忧:社会疏离、同伴间负面影响、性邀约 166

一、引言 166

二、担忧的依据 168

三、互联网的好处 171

四、父母参与 174

五、群体适应 174

六、性别 176

七、建议 178

八、结论 180

第十章 识别风险因素和加强保护性因素来防止青少年成为网络受害者 188

一、引言 188

二、背景 190

三、识别风险因素 191

(一)基于技术的风险因素 191

(二)人际交往的风险因素 193

(三)个人内在的风险因素 194

四、加强保护性因素 196

五、互联网安全教育 197

六、同伴参与 198

七、家庭参与 199

八、针对个人内在的风险因素 200

九、未来的研究 201

十、结论 202

第十一章 网络一代、社交网络和社会责任 208

一、引言 208

二、背景 209

三、术语解释 211

四、方法 211

五、结果:社交网站和社会责任 213

(一)社会和政治活动 213

(二)公益创业 218

(三)慈善捐赠 220

六、讨论 221

七、未来研究方向 222

八、结论 223

第十二章 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网络欺负:科技时代的新挑战 229

一、引言 229

二、科技一代 230

三、网络欺负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特征 235

(一)网络欺负的类型 235

(二)网络欺负的发起者 237

(三)网络欺负的风险因素 238

(四)网络欺负的受害者 239

(五)网络欺负的消极影响 239

四、我们能做些什么?教师、家长和研究者的职责 240

(一)教师/学校的策略 241

(二)家长方面的策略 243

(三)研究者的任务 245

五、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关于引导、改良和变革的承诺 247

第十三章 对数字化的误解 254

一、引言 254

二、这只是一个游戏吗 256

三、你能说出我的感觉吗 258

四、基于游戏的学习(GBL)中的角色扮演课程:面对面情境和数字化情境 262

五、角色扮演课程大纲 265

六、这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机会吗 267

七、将面对面转变成线上体验 268

八、结论:数字化是一个很严肃的运动吗? 270

九、未来发展趋势 271

第十四章 使用聊天室进行语言学习和社会交往 279

一、引言 279

二、语音聊天 280

三、白板 280

四、多人线上的网络游戏 281

五、针对教学使用聊天室的有效建议 286

六、结论 288

索引(术语表)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