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大超,赵慧娥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88433
  • 页数:5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辽宁省主要调研对象,参考其他省份资料,结合具体实际,通过对典型产业和重点领域的调查剖析及实证研究,对企业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转变,企业改制及竞争力,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等问题,从不同视角,探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与途径。对经济发展方式怎样转变形成深层次认识,并引申出政策和措施建议,得出的结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下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 1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概述 1

一、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轨迹 1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9

三、经济发展方式概述 10

第二节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回顾 13

一、计划经济时期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13

二、改革开放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22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28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3

一、经济发展需要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均衡拉动 33

二、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约束 36

第四节 转变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44

一、选择经济发展方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4

二、实现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46

第二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辽宁经济发展方式 51

第一节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52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52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转变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55

三、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概述 57

第二节 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69

一、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69

二、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4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76

一、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76

二、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对辽宁省的启示 80

第四节 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一、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81

二、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设重点 85

三、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89

四、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95

第三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100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在辽宁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

一、装备制造业在辽宁经济中的地位 100

二、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

第二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绩效的国内比较 106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绩效的国内比较 108

二、分析与结论 114

第三节 转变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18

一、转变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心 118

二、转变装备制造业全面振兴思路 118

三、转变装备制造业的再造策略 119

四、转变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观念 122

五、构建产业集群,全方位推进产业“经济生态圈”的整合 128

第四章 加快都市经济圈发展,促进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38

第一节 都市经济圈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38

一、都市经济圈的定义和功能 138

二、都市经济圈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142

三、都市经济圈是生产要素密集地区 143

四、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要素生产率 144

五、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发挥集群效应 145

第二节 国内外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态势 145

一、国外都市经济圈发展态势 145

二、我国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态势 150

第三节 辽宁都市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分析——以沈阳为例 156

一、地理位置优势 157

二、海陆空立体交通的优势 158

三、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159

四、人力资本优势 160

五、市场潜力的优势 161

六、振兴东北政策的优势 162

七、沿海开放机遇的优势 162

第四节 沈阳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164

一、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164

二、沈阳经济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68

第五节 辽宁经济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171

一、都市经济圈建设中的原则 172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178

第五章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 186

第一节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辽宁经济中的地位 186

第二节 企业竞争力理论 188

一、竞争力测算与企业经营水平的量化监控 189

二、竞争力监测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190

三、企业竞争力指标 191

四、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192

第三节 辽宁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所在38个行业竞争力分析 193

一、行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成 193

二、行业竞争力的测算方法 194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196

四、行业竞争力系数测算的启示 199

第四节 辽宁上市公司竞争力分析 199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199

二、计算方法 201

三、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 201

四、企业竞争力系数测算的启示 203

第五节 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分析 204

一、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比重 204

二、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资产在全国的比重 205

三、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与全国的对比 206

四、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所在行业同全国行业指标的对比 206

第六节 辽宁工业产业链战略 211

一、石化工业产业链 211

二、装备制造工业产业链 212

三、冶金工业产业链 214

四、其他产业 216

第七节 提升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219

一、扩大资源整合,提升企业规模竞争力 220

二、引领科技创新,奠定企业增长竞争力 221

三、强化精细管理,形成企业效率竞争力 222

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辽宁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23

第六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61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 262

一、解析现代经济发展 262

二、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产业力量 269

第二节 国际视野比较 272

一、软实力与文化产业发展 272

二、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日韩形态与欧美模式 273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279

一、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79

二、制约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84

三、文化产业发展与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互动机理分析 286

第四节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288

一、文化产业规制动因分析 288

二、辽宁省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市场增进作用 290

第五节 增进文化产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的对策 291

一、辽宁省文化企业产权改革 291

二、辽宁省政府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创新 295

第七章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00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00

一、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00

二、推动科技、产业、教育、就业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01

三、利于提高全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 301

四、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和名牌产品,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 302

五、利于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 303

六、利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303

第二节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概述 304

一、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304

二、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07

第三节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310

一、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10

二、存在的问题 316

三、制约因素 320

第四节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324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25

二、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327

三、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思路 330

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及功能提升 336

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44

六、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对策 346

七、风险投资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发展分析 352

八、政府职能与政府规制 353

九、网络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战略性思考 358

第八章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辽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63

第一节 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364

一、辽宁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364

二、辽宁农业发展状况评述 366

第二节 辽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 371

一、自然资源因素的制约 371

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372

三、农业技术因素的制约 374

第三节 辽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376

一、模型和数据说明 376

二、回归结果及说明 378

三、有关研究方法的几点说明 381

四、主要结论 381

第四节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辽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382

一、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新阶段 383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385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举措 387

第五节 辽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388

一、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 389

二、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392

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拓展农业的功能和效用 395

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注重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401

五、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04

六、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 407

七、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 409

八、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415

第九章 以城市化和第三产业推动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17

第一节 城市化和第三产业推动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因由 417

一、城市化是后发现代化国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必经之路 417

二、城市化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422

三、城市化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 424

四、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425

第二节 辽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30

一、我国理论界在城市化方面的争论 430

二、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435

三、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8

第三节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43

一、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443

二、辽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8

第四节 加快辽宁城市化进程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452

一、加快辽宁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452

二、加快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55

第十章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本战略 467

第一节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的人力资本需求 468

一、从产权结构看辽宁人力资本需求的变化 469

二、从产业结构看辽宁人力资本需求的变化 474

三、从微观的行业分布看辽宁省人力资本需求的变化 481

第二节 辽宁人力资本供求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85

一、辽宁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问题 485

二、辽宁人力资本使用低效率问题的经济解释 493

第三节 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力资本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505

一、深化产权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人力资本需求 505

二、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以需求为硬约束形成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 508

三、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要素市场中的引导、保障和补充作用 511

四、拓宽教育的融资渠道,防止因教致贫及收入分配差距加大 516

参考文献 525

后记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