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主体 能动的精神生产者 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健杰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0854102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

导论:重建编辑主体性 1

第一节 “学桴”启碇扬帆:我国高校学报及其编辑的产生与发展 2

第二节 催生精神产品的劳作者:学报编辑主体性理论建构的目的和意义 4

第三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报编辑主体性理论的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学报编辑活动的本质及其主体性特征 9

第一节 编辑的主体性 9

一、主体及主体性规定 10

二、编辑主体性及其本质规定 11

三、学报编辑主体性特征 16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运动 21

一、对象化理论在学报编辑主体性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22

二、学报编辑主体活动的对象化性质 23

第三节 检验学报编辑主体实践活动成果的客观标准 27

第二章 编辑主体意识及其逻辑划分 30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层次性 30

一、主体意识概述 31

二、编辑主体意识 33

第二节 编辑主体意识划分 35

一、编辑主体意识划分的意义 35

二、编辑主体意识划分的逻辑标准 37

第三节 编辑主体意识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39

一、编辑主体意识结构特点及逻辑划分原则 39

二、编辑主体意识内在结构的逻辑划分 40

第三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上) 42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编辑观 42

一、学报编辑观的本质规定及其确立原则 42

二、学报编辑观对编辑工作的指导意义 50

三、检验编辑观的实践标准 51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道德意识 5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学报编辑主体的内在要求 54

二、学报编辑主体职业道德的本质及其规范的意义 58

三、学报编辑主体道德规范与失范 64

四、核心期刊异化、泛化现象对学报编辑主体道德意识及行为的冲击与挑战 68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价值观 76

一、学报编辑主体的价值意识及其规定 76

二、学报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价值关系及其表现 78

三、学报编辑主体价值取向对学报发展的重要意义 83

第四节 结论 88

第四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中) 90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政治意识 91

一、学报的政治质量及其规定 91

二、学报编辑主体要树立鲜明的政治意识 93

三、树立政治意识需要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96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学术意识 99

一、学报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及其功能 100

二、学报功能分类及其学术性特征 103

三、学报编辑主体树立学术意识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107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规范意识 111

一、学报编辑工作规范化及其意义 111

二、学报编辑主体的规范意识及基本特征 113

三、学报编辑主体规范意识分类及其实现 115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责任意识 125

一、学报编辑主体责任意识的基本规定 126

二、责任编辑主体的责任意识及其规定 127

第五章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下) 129

第一节 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及其实现路径 129

一、编辑主体“精品”意识的本质规定 130

二、“精品”的判定标准和相关内容 135

三、由“精品”意识到“精品”实现的路径选择 139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特色办刊意识 141

一、破解“千刊一面”困局的途径 142

二、特色栏目的特殊培育 143

第六章 学报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 147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及特点 147

一、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联系与区别 148

二、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50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152

一、学报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及特点 152

二、学报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实现方式 154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辩证思维方式 154

一、学报质量与学报发行量的矛盾 155

二、主流学科建设与边缘学科建设的矛盾 157

三、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矛盾 158

第七章 学报编辑主体能力 160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选题策划能力 161

一、选题意识 161

二、选题方法 167

三、选题优化 169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稿把关能力 172

一、审稿能力 173

二、把关能力 183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编辑加工能力 185

一、编辑加工的内容与意义 185

二、编辑加工原则 190

三、编辑加工能力的培养 192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的校对能力 194

一、学报校对工作程序及其意义 195

二、学报校对工作特点及对编辑主体的基本要求 197

三、提高编辑主体校对能力的途径 198

第八章 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 201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的意义 201

一、学报编辑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201

二、学报编辑主体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06

第二节 学报编辑的知识结构 208

一、学报编辑主体知识结构及特点 208

二、学报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 211

第三节 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深度反思 213

一、“编辑学者化”问题之争与价值判断 214

二、“编辑学者化”本质规定 215

三、“编辑学者化”及其实现途径 216

第九章 学报编辑主体关系论 222

第一节 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读者交往关系及其本质 223

一、学报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关系的本质规定 224

二、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主体、读者主体相互交往的运动形式 226

三、作者、编者与读者主体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228

第二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的交往关系 231

一、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232

二、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主体同读者主体交往关系的原则 235

三、学报编辑主体与读者群体主体和谐关系建构 236

第三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作者主体的交往关系 237

一、学报编辑主体服务意识重建 238

二、学报编辑主体要积极培育和建设作者队伍 239

三、学报编辑主体与作者群体主体和谐关系建构 241

第四节 学报编辑主体同自身的关系 243

一、编辑主体自我价值的确证 244

二、编辑主体发展中的奉献与竞争关系 245

第十章 真善美:学报编辑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 248

第一节 求真:学报编辑主体对真理的追求 248

一、编辑学意义上的“真”之内涵 249

二、编辑主体的求真原则 250

第二节 求善:学报编辑主体对实践目的的守望与追求 253

一、关于善的解读 253

二、编辑主体对善的追求及其实现途径 254

第三节 求美:学报编辑主体对美的追求 256

一、关于美的解读 256

二、编辑主体求美及其实现途径 257

三、求真、求善、求美是编辑主体追求的三重境界 258

编辑实践中的反思 理论反思中的创作(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