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总论 1
一、研究简史 1
二、形态特征 3
(一)、外部形态 3
1.头胸部 3
2.胸部 3
3.腹部 4
4.附肢 5
5.身体的其它部分 12
(二)、内部形态 13
1.骨骼系统 13
2.消化系统 14
3.呼吸系统 15
4.循环系统 15
5.排泄系统 16
6.生殖系统 16
7.神经系统 17
8.感觉器官 17
三、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 18
(一)、甲壳纲动物和真软甲亚纲的系统演化关系 18
1.甲壳动物的系统演化 18
2.真软甲亚纲的系统演化 19
(二)、钩虾亚目的分类系统 23
1.Barard(1958)分类系统 23
2.Bousfield系统 23
3.Bowman-Aele系统 29
4.Martin-Davis系统 29
四、生态学和生物学 30
(一)、地表水中生活的钩虾 30
(二)、地下水中生活的钩虾 31
(三)、淡水钩虾对水体含盐量的适应 31
(四)、淡水钩虾对海拔高度的生态适应 33
(五)、钩虾对陆生环境的生态适应 33
(六)、淡水钩虾的运动行为 33
(七)、摄食和食性 34
(八)、繁殖 34
1.繁殖策略 34
2.繁殖条件 36
3.交配 36
4.发育 38
五、动物地理学 39
(一)、淡水钩虾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39
(二)、世界范围内的淡水钩虾分布现状 39
1.古北界 41
2.新北界 41
3.澳洲界 42
4.新热带界 42
5.埃塞俄比亚界 42
6.东洋界 42
(三)、淡水钩虾在中国的分布格局 42
六、效益和用途 42
(一)、钩虾是一些脊椎动物的天然饵料 42
(二)、钩虾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 44
(三)、钩虾可提取甲壳素 44
七、材料与方法 44
(一)、研究标本 44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 45
1.采集地的选择 45
2.采集方法 45
(三)、处理和保存 47
(四)、物种鉴定与描述 47
1.镜检标本 47
2.特征图绘制 48
3.鉴别特征 48
4.地理分布 50
八、系统学分析 51
(一)、支序分析的计算机程序 51
(二)、性状选择与描述 51
(三)、钩虾属系统发育关系 53
1.参数设置及操作流程 53
2.支序图的选择 56
3.支序图的分析结果 56
4.结果讨论 57
各论 62
异钩虾科 63
环钩虾属 64
安氏环钩虾 64
原钩虾属 65
锦州原钩虾 66
胖掌原钩虾 67
抚仙钩虾属 67
杨氏抚仙钩虾 68
畸钩虾科 69
大鳌蜚属 69
太湖大螯蜚 70
巢湖大鳌蜚 71
少鳃钩虾科 73
少鳃钩虾属 73
华少鳃钩虾 73
褐钩虾科 74
褐钩虾属 75
山崎褐钩虾 75
钩虾科 76
棘钩虾属 77
盲棘钩虾 78
钩虾属 78
聚毛钩虾 83
高原钩虾 85
陈氏钩虾 86
缘毛钩虾 87
卷毛钩虾 90
细齿钩虾 91
琥珀钩虾 92
隆钩虾 94
峨眉钩虾 95
寒冷钩虾 97
付氏钩虾 98
格氏钩虾 99
红原钩虾 100
碧玉钩虾 102
康定钩虾 103
湖泊钩虾 104
拉萨钩虾 106
利川钩虾 108
丽江钩虾 109
淤泥钩虾 110
刘氏钩虾 111
簇刺钩虾 113
马氏钩虾 114
山地钩虾 116
壁流钩虾 117
雾灵钩虾 118
宁蒗钩虾 120
日本钩虾 122
少刺钩虾 122
彭氏钩虾 124
蚤状钩虾 126
钱氏钩虾 127
溪水钩虾 128
山西钩 130
神木钩虾 131
短肢钩虾 132
四川钩虾 134
细弯钩虾 135
刺掌钩虾 136
池钩虾 138
绥芬钩虾 139
特克斯钩虾 141
大理钩虾 142
塔斯堤钩虾 144
咸丰钩虾 145
华钩虾属 147
川虎华钩虾 148
洞穴华钩虾 149
绿钩虾科 151
绿钩虾属 151
张氏绿钩虾 151
合眼钩虾科 152
独眼钩虾属 153
江湖独眼钩虾 153
假褐钩虾科 155
假褐钩虾属 156
亚洲假褐钩虾 157
东北假褐钩虾 158
洞穴假褐钩虾 159
跳钩虾科 161
鲍跳钩虾属 162
凤凰鲍跳钩虾 162
弗跳钩虾属 164
河内弗跳钩虾 164
板跳钩虾属 165
鲍氏板跳钩虾 166
日本板跳钩虾 167
舞钩虾属 168
土跳钩虾 169
参考文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