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理论意义 4
三、现实意义 4
四、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观点 5
五、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价值 6
六、国内外文献评述 6
第二章 国内外地方债务风险研究与投融资平台模式现状 29
第一节 地方债务风险的基本界定 29
第二节 投融资平台模式现状 30
一、投融资平台产生的原因和定义 31
二、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和模式 33
三、投融资平台风险 35
第三章 投融资平台风险累积的原因分析 36
第一节 委托代理视角下投融资平台风险累积的体制原因 36
一、委托代理理论 36
二、投融资平台快速成长的根源 37
第二节 激励约束不相容机制不健全 39
一、博弈论理论概述 39
二、博弈论的角度解释地方投融资平台数量庞大的原因 39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投融资平台成功的示范效应 43
一、制度出现了失衡 44
二、非制度行为的成功示范效应 44
三、制度供给的“稳定性和再生性” 45
第四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路径分析 46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风险的路径 46
一、主体不匹配 46
二、规模不匹配 47
三、期限不匹配 47
第二节 地方债务风险形成的约束条件及机制 47
一、问责机制的约束 48
二、外部环境约束 48
第三节 地方债务风险集聚和累积机制及传导机制 49
一、通过传导机制形成系统性风险 50
二、债务层级架构 52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及评价过程 53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基本状况 53
一、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说明 53
二、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变迁历程 54
三、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投向 62
四、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余额构成 63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机制 67
一、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流程 67
二、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体系构成——以62家城投公司为例 77
三、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分析——以城投公司为例 83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评价过程——以Y市为例 86
一、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6
二、实证模型构建——以Y市为例 90
三、实证结果解释 93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及其风险管理:国际经验 97
第一节 管理体制典型模式 97
一、市场约束为主的国家——美国 99
二、规则控制为主的国家——巴西 99
三、行政控制为主的国家——加拿大 101
四、协商控制为主的国家——澳大利亚 102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事前监管 103
一、中央政府主导的内容 103
二、地方政府主导的监管 106
三、市场主导 106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事中控制 107
一、预警体系 107
二、行政司法监控 107
三、对违反规则者的惩罚 108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事后危机处理机制 108
第七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调控体系的构建 115
第一节 筑牢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 115
一、建立地方举债的行政审批制度 116
二、加强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 117
三、加强对国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118
四、加强政府相关债务及财务的管理 119
五、建立中期预算框架 120
六、设计事后无法支付债务体系 122
七、谨慎处理现有平台,使主体具有延续性 123
八、建立完善合理的金融机构“上访”机制 124
第二节 构建宏观调控配套政策 125
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和事权 125
二、改革政府官员激励方式 127
三、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环境,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128
第三节 构建微观治理配套政策 133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对策建议 134
二、解决融资方式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问题 139
第八章 北海市地方投融资平台案例研究 149
第一节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历史及其积极作用 150
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出现的背景及其发展进程 150
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 151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隐忧 152
第二节 北海市建立投融资平台的实践与问题分析 154
一、北海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155
二、北海市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分析 158
三、北海市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特点及实际经营中的问题 159
结语 164
参考文献 165
致谢 181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