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耀华、周忠:“信息书记”纵论信息化 391
曹思源、张汉林等: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不利条件 393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机遇大于冲击 395
阮成发: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395
俞文华:知识产权协定,进入壁垒与R&D政策 396
王景川: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397
王景川:加快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能力建设 397
王景川: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却不是知识产权强国 398
王景川:磨亮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利器” 400
戴相龙:农民到信用社柜台就可贷款 401
人民政协报:中国电子商务需要脚踏实地 401
侯自强:未来新电信:固网运营商必须提供移动服务 404
王众孚:侵权要付高代价 405
王道平: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并非一路平坦 405
王道平:中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有利条件 406
葛兆强:网络经济对传统的货币信用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409
葛兆强:中国银行业对网络经济下金融制度变迁策略 410
董文标:非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 413
刘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思考 414
张恩照: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服务 415
高天红:中国知识产权法必须与国际接轨 417
朱镕基:扩大培育内需必须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418
朱镕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419
吴邦国:不折不扣做好社保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再就业 419
尉健行:调整劳动关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420
胡鞍钢:为全体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21
胡鞍钢:政府在卫生领域中应当提供哪些公共服务 423
迟福林:加快基础领域改革是政府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 424
刘翠霄:如何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25
刘伯龙、竺乾威:中国传统保障制度的缺陷 427
人民政协报:政协委员关注社保制度建设 428
成思危:应当将下岗职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给以保障 431
李荣融:就国企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答记者问 433
徐滇庆、李瑞:社会保障不能“五龙戏水” 434
刘文璞:扶贫工作难点在于脱贫人口的返贫率高 436
刘伯龙、竺乾威: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不少 437
陈建军:福利房是不会生蛋的鸡 439
寻寰中、范学臣、王进杰:城镇住房改革等待政策入室 439
吴锦良:完全的货币分房在目前还是一种设想 439
周永波: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及改革阻力 441
陈啸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不轻松 442
成思危:经济要搞好市民搬新家 444
厉以宁:购买第二套住宅已成趋势 445
刘志峰:住宅建设必须面向大众 445
郑新立:促进住宅与轿车消费的结合 445
郭广昌:进一步开放民办医疗机构 445
安虎森:落后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将积累贫困 446
陈佳贵、和春雷:完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447
张金昌:国有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的来源成问题 449
王延中:传统医疗卫生体制的主要弊端 450
郑海航: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许多问题 451
唐钧:建立“综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54
张金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会增加农民负担 454
王延中、沈志渔、杜莹芬:政府应该支持发展社会互助医疗保险 455
社评:政府勇担道义社保阵痛可平 456
胡一帆:走了20年的政府扶贫之路 457
胡一帆:政府扶贫是短视行为 458
茅于轼:市场化扶贫才有效率 460
宫桂芝: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如此之多 462
宫桂芝:多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分析比较 465
宫桂芝:行政区划改革的如此构想 470
张承惠:用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473
许慧玲: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走向 474
庞跃辉:构建东西联动机制的大手笔 476
李子彬:西部开发亟需加大投资力度 478
陈栋生: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布局是这样的 478
向春玲:西部大开发的新高起点 479
何蕾:更新观念,实现投资思路的大转变 480
孙启文: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81
赵德全:西部开发的目前战略意图 483
张晓松:金融机构怎样支持西部大开发 485
段应碧: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 486
范恒山:西部大开发要着重往四个方面靠 487
张素峰:避免西部大开发的三个思维“误区” 488
王梦奎: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的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89
王珏:西部开发的基本措施 492
贾春峰:西部特色经济是绿色产品优势 493
江小涓:西部大开发重在发挥优势 494
伍先华: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压力与动力 496
傅自应:加快发展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志在必得 497
范恒山: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投入数年一贯制 499
国家计委: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细则将出台 499
王子彬:西部大开发要投资3000亿建12个大工程 500
王园:西部开发为民企提供商机 501
王挺革:用“企业化政府”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503
王挺革:乡镇机构改革当务之急要大刀阔斧地精减机构 503
闫会勤:如何对乡镇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调整与完善 504
何增科:县乡关系中矛盾和摩擦增多 506
厉有为:进一步深化吏制改革有很大积极意义 507
李全茂:村民自治尚不完善 508
曾庆红:“两推一选”办法可借鉴 509
李建华:要始终突出党管干部原则 509
夏长勇:现实的需要时代的必然 510
顾金池:依法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 511
张建光:基层乡村政府需动大手术 512
昌平:人民的权利在哪里 513
胡永佳:村民自治的历史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515
胡永佳:村民自治的四重困境 516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与中国民主政治相辅相抵 519
金太军、董磊明:乡镇政权研究回顾 521
皮晓辉:我国乡级权力体系的弊症 524
王寿林:村民自治是生长点还是突破口 526
张晓燕:村民自治直接推动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 528
张晓燕:在村民自治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28
彭心安: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关系的思路 529
周多礼:公共财政改革的实践 531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困难的财政体制性诱因有三 533
贾康、白景明:如何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535
贾康、白景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七个一”原则 536
张宝亮:建设县级财政要在“发展”二字上下功夫 539
楼继伟:取消任何无效、低效的开支都要斗争 540
余知鹏:政府不能扮演“全能角色” 541
余知鹏:招商引资不是华山一条路 542
余知鹏:品牌体现地方经济实力 543
陈延凯:县域特色经济大有可为 543
包驰:城镇化发展面临几多难点 545
新华文摘: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漫长的变迁 546
新华文摘:世界主要国家户籍管理办法 547
王太元、任波:户籍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549
佳希:户籍制度改革新动向 553
杨友明:户籍制度的变革及其理由 556
李振东:关于落后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559
费伟伟: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小城镇 560
张奎燕、纪秀琴:加快小城镇建设可提高农民收入 561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模式分析 562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563
杨金云、马雪辉: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564
朱镕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566
温家宝: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结构调整 567
江小涓:吸引外资最利于国企改革 567
吴敬琏:经济改革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568
徐滇庆、李瑞:不能把农村改革的经验搬到工业改革上来 570
厉以宁:企业的活力首先来自产权的明确 572
莫童:国有企业改革的四大难点 574
徐滇庆、李瑞: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哪里 575
杨继绳:上市“向国有企业倾斜”是政府和国企联合起来套取老百姓的钱 577
张卓元: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578
韩玉军:国企怎样作“主导” 581
徐滇庆、李瑞:把企业的权力和责任交还给企业 582
李国璋:理顺国企收入分配关系势在必行 584
张维迎:把股票市场看作是国企解困的一种办法的指导思想大有问题 585
韩玉军:股份制改革面临五大难关 586
吴敬琏: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重 587
周光春: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首先是谬论的误导 589
唐中龙:“防止一股就灵”挫伤了基层政府抓国企改革的积极性 590
李斌:“放小”并非就是卖国企、搞私有化 590
宗寒:出售国有小企业造成90%以上的国有资产流失 591
袁新友:国企增效要减官 592
杨启先:既然政府掏钱,养企业不如养人 593
张良:现在是让一些无法挽救的国企“安乐死”的时候了 594
厉以宁: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只能走股份制这条路 595
董辅礽:应将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进行 597
宋世如:国有企业改制有三道“门槛”难过 598
王琢:解决国企问题要“下围棋”,不要“捉麻雀” 599
蒋黔贵:培育大集团要政府推进、市场运作 600
袁思桢:国有企业改革出路在于国有民营 600
田纪云: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 601
韩德强:民营企业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补充 601
周叔莲、王延中: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02
戴园晨:高薪技术青睐民营企业 603
厉以宁:民企竞争力在于体制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604
人民政协报:民营投资三大领域遇阻 605
谢圣明:民营企业抓住六大发展机遇 605
苏红平:鼓励扶持民企走出去 606
郭占春:民营企业要做蓄水池 607
南存辉:启动民间资本要落到实处 607
王守彬:改善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 608
经叔平、马桂宁、保育钧:民营为啥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 608
吴敬琏:民间资本被寄予厚望 609
严炳洲:民企健康发展呼唤“一体保护” 609
刘为钢:政府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611
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出口的扶持措施 612
王子先、李文峰:WTO对中国政府经济规制有要求 615
冯飞:WTO下垄断性产业改革走势 616
韩玉军:民族工业是否需要救亡运动 617
曹普:民族工业怎么办 620
杨帆:必须发展战略产业 621
周叔莲、王延中:推动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组织 624
王歧山:中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的重大举措 625
王文斌、王锡岩、孙建斌:中国机械工业面临的影响 627
陶建幸: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三大优势和三大发展模式 628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629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纺织工业劣势与优势 630
周忠:中国汽车业缺乏竞争力 630
鲁志强:调整中国汽车工业的六个战略选择 631
莫童:为振兴轿车工业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632
曹思源、张汉林等:石油石化业的一声叹息 633
钱晋群、张毅、叶小忠:电信重组和政府政策取向 635
郑秉文、石雪、史寒冰:中国电信服务业的6项对策 636
高展军:空调价格联盟与市场发展背道而驰 637
曲维枝:我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639
吕政:加入WTO,中国家电业将面临十大挑战 640
于军:中国铁路重组模式在即 640
余晖、高世楫:垄断行业改革有诸多经验教训 641
张承惠:怎样才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 643
周叔莲、王延中:健全科技新体系才能促进科技进步 644
何清涟:中国的金融风险隐患是韩国式、墨西哥式与泰国式的混合 645
高尚全:国有投资公司不能蜕化为另一类政府部门 647
徐颂陶、徐理明:政府在创新激励中的作用 648
周忠:技术创新能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649
吴敬琏: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上政府能够做些什么 650
阮成发:迅速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652
人民日报:科技部决定实施专利战略 653
杜占元:以国家大战略应对全球大趋势 653
冯锋:科技发展能力的内涵 655
徐冠华:我国决定实施三大科技战略 656
李秀川:移动通信业迫切需要创新 657
民建中央:加快发展民间高科技企业 657
董文标: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659
陈巨余:民间资本进军高科技领域不是奢望 660
张涛:如何看待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660
吕炜:技术创新的特点是高风险性 662
吕炜:风险投资机制的运作特点 663
刘理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664
王忠禹: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关键 665
张学忠:实施人才战略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 667
陈至立: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变化看好 669
张学忠:实施人才战略推进队伍建设 670
宋林飞: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671
姜万军:激活人力资本,迎接WTO挑战 676
万学远:引八方人才促经济发展 677
张维迎、高群耀等:打造人才大舞台 679
陈鹏:人才战略当与时俱进 681
胡友林: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对入世挑战 682
李丽辉:保险开放人才告急 683
舒惠国: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685
张柏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686
祖月:加入世贸先育才 688
杨启先:加薪可刺激消费 690
周天勇:增加工资是弊大于利的下策 691
戴光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势在必行 691
《中国经济时报》:41.2%的人认为不该给公务员加薪 693
刘选国:公务员加薪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 694
夏畅:广东公务员人均每月多加薪80元 697
古镜:浅谈公务员加薪 697
羊城晚报:加薪,今年可否派个大利市 698
专家预计:明年我国公务员有可能再加薪30% 700
于强国:公务员加薪应该怎么加 701
《武汉晚报》:“两会”代表委员谈公务员加薪 702
王思:公务员工资制度要淡化“官本位”思想 703
刘尚希、贾康:公务员再次加薪的社会示范作用 705
王宪堂:政府工作人员廉洁奉公的几项措施 707
尹蔚民: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推动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707
徐伟新:学习需要全方位的文化理念开放 708
万鄂湘:涉外法官的知识面亟需拓宽 709
尹蔚民:强化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710
陈至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711
尹蔚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培训制度 711
杨建国、孙洪杰:培训产业担不起沉重的使命 713
李文成:项目管理要重视人才培训 715
朱镕基:2002年的廉政建设三个重点 716
尉健行: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反腐败形势 717
尉健行:体制转换时期反腐斗争新特点 718
杨龙:腐败所带来的国有资产的损失是最大的 718
刘迎秋:权力资本的存在和恶性发展严重损害中国经济 720
黄密:某些“领导干部”是“公有制被削弱的得益者” 721
韩绍凤等:受贿怎可能是帕累托改进 722
郑思:彻底的私有化就能消灭腐败吗 723
樊纲:清除腐败根本的办法是改体制,减少公权 724
左大培:利用一切法律手段打击国企内的贪污腐败 724
吴鹏森:警惕白色腐败 725
李雪慧、李雪勤:中国警惕十种腐败现象 725
郑和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基本制度 726
杨帆:整顿金融,杜绝金融“空手道” 728
易欧:审计大出击腐败大曝光 730
胡力士:构成部门利益的“白色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731
朱健国:中国当代资本原始积累源于权钱交易 732
杨帆:对中国“地下经济”的粗略估计 733
吴敬琏:“以权谋私”根源何在 734
何清涟:谁是最大的获利者 736
胡鞍钢:腐败已对中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738
胡鞍钢:中国腐败的五种类型 739
张五常:防止腐败要坚决实施私人产权制度 740
郑利平: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反腐的根本保障 742
牟新生:走私滋生腐败,腐败助长走私 743
张湛彬:高薪养廉是否可行 744
李建华:在我国高薪养廉是不妥的 746
戴俭明:源头治腐话教育 747
王沪宁:寻租的危害剖析 748
李元、顾云昌、周大力: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的廉洁 749
宋惠昌:政治腐败从“假”字开始 751
郑利平:以体制创新防治腐败 751
陈福今:强化政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 754
魏尚进:腐败是一种额外的税收 756
胡鞍钢:乱收费是掠夺性的腐败 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