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宗教 1
第一节 概念 1
第二节 自然崇拜 4
第三节 鬼魂崇拜 15
一、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16
二、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 20
三、鬼魂崇拜的当代民俗学验证 22
四、鬼魂崇拜与原始文明 24
第四节 生殖崇拜 25
一、女性生殖崇拜 25
二、男女合生与男性生殖崇拜 27
三、生殖崇拜的文化意义 29
第五节 图腾崇拜 31
一、考古学中的图腾资料 32
二、文献学中的图腾资料 34
三、民俗民族学中的图腾资料 37
四、四灵崇拜与龙凤文化 40
第六节 祖先崇拜 47
一、女始祖崇拜 47
二、男始祖崇拜与英雄神话 49
三、祖先崇拜的文化意义 56
第七节 原始神话 57
一、天地开辟神话 58
二、人类起源神话 60
三、氏族和民族起源神话 61
四、天体神话 63
五、英雄神话 65
第八节 原始祭祀、巫术、占卜 68
一、祭坛、祭器 68
二、巫术 70
三、占卜 73
第九节 小结 74
第二章 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教 78
第一节 概述 78
第二节 古代国家宗教的形成时期--夏、商 83
一、“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 83
二、传说中的夏代宗教生活 85
三、商代的宗教信仰系统 88
(一) 上帝 88
(二) 天神 91
(三) 地示 92
(四) 人鬼 94
(五) 商代宗教观念的几个特点 96
四、商代的宗教活动方式 98
(一) 祭祀 98
(二) 占卜 101
(三) 巫术 107
五、商代宗教的社会作用 110
第三节 古代宗教的鼎盛时期--西周 113
一、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与宗教观念变化 113
二、“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 116
三、《周易》蓍占及其人文意义 122
(一) 《周易》的结构与内容 122
(二) 《易经》的演算方法 126
(三)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129
四、西周宗教组织的完善 132
五、周代的祭祀制度及其社会意义 134
(一) 祭天地神祗 135
(二) 丧葬与祭祖 139
(三) 祭社稷及其他 145
六、周代政教合一的“明堂”制度 151
第四节 古代宗教的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战国 156
一、古代宗教的传衍与衰落 156
二、无神论思想的发生及其影响 163
三、儒家的宗教思想及其影响 169
(一)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 169
(二) 孟子“事天、立命”的宗教观 177
(三) 荀子以人道释神道的宗教观 180
四、墨家的宗教异端思想及宗教化社团 185
五、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与神仙方术之学 189
六、法家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传统宗教的批判 194
七、“五德终始”说与“五帝”崇拜 200
(一) 阴阳家邹衍与“五德终始”说 200
(二) “五帝”之由来及其演化 203
第五节 古代宗教与先秦文明 205
一、古代宗教与科学技术 205
二、古代宗教与人文学科 210
三、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 211
第三章 秦汉三国时期的宗教 214
第一节 概述 214
第二节 秦王朝的宗教 217
一、旧秦的宗教祭祀 217
二、秦朝的官方宗教祭祀 218
三、秦始皇的方仙崇拜 220
第三节 西汉的宗教和神学思潮 222
一、汉初的五帝崇拜和宗教祭祀 222
二、太一神的确立及其与五帝神的关系 223
三、西汉后期的天神祭祀与王莽修定祭礼 225
四、西汉宗庙典制的沿革 228
五、西汉的神仙方术 229
六、董仲舒的儒家神学与阴阳灾异说的流行 232
七、《礼记》中的宗教理论 239
第四节 东汉的宗教和神学思潮 244
一、东汉官方的宗教祭祀 244
二、谶纬的风行 245
三、《白虎通》的宗教意义 249
(一) 敬天、祭天与法天 250
(二) 祭祖与丧葬 251
(三) 社稷、五祀及其他 252
四、民间的种种鬼神之道与宗教风俗 253
(一) 天官风角之术 254
(二) 求雨、禳灾之风 255
(三) 《论衡》书中反映的世俗神道 256
第五节 道教的孕育与诞生 258
一、中国道教的宗旨与特色 258
二、道教的历史渊源 260
三、道教产生于汉末的时代文化背景 266
四、早期道教经黄:《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 268
五、太平道与黄巾军 278
六、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281
第六节 佛教概况与入华初传 288
一、印度佛教简史及其基本教义 288
(一) 佛陀创教 288
(二) 原始佛教时期的基本教义 290
(三) 部派佛教 294
(四) 大乘佛教 297
(五) 密教与印度佛教的衰亡 299
(六) 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 301
二、佛教初入中国的传说与史迹 302
(一) 数条传说及其考辩 302
(二) 两则重要史料 303
(三) 东汉年间佛教的流布 305
三、东汉译经及其代表人物 308
(一) 关于《四十二章经》 308
(二) 安土高和他所传译的小乘禅数学 309
(三) 支娄迦谶和他传译的大乘般若学 312
四、《理惑论》与三教之争的肇始 31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 320
第一节 概述 320
第二节 国家宗法性宗教的整顿 323
一、宗法性宗教的神鬼系统 323
二、宗庙祭祀系统 327
三、宗法性宗教的政治文化功能 329
第三节 道教的成长与整顿 330
一、道教主要流派的演变及道书的大量涌现 330
(一) 魏晋时期道教的流布与分化 331
(二) 道教组织的整顿与理论的完善 335
(三) 道教兴起的社会文化原因 339
二、《黄庭经》的道教内养理论 340
三、葛洪和《抱朴子》 344
(一) 生平与著述 344
(二) 对道教“长生久视”理论的系统论证 346
(三) 长生修炼的方法 349
(四) “玄道合一”的宗教哲学 350
(五) 葛洪的社会政治理论 352
四、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 354
五、陆修静的道教理论与活动 358
(一) 改造道教组织,重建南天师道 358
(二) 编制灵宝斋仪,创立灵宝派 359
(三) 撰写《三洞经节目录》,分类整理道教经典 361
六、集南朝道教之大成的陶弘景 362
(一) 生平著述 362
(二) 总结早期道教,编写神仙谱系 363
(三) 养神与养形兼顾,内养与外丹并用 364
(四) 融儒援佛,力促三教合同 365
七、道教对社会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366
(一) 炼丹术与古代化学 367
(二) 道教与医药学 369
(三) 道教与气功 370
(四) 古代性科学--房中术 371
(五) 道教与武术、兵法 373
(六) 道教与文学艺术 373
第四节 佛教的迅速传播和发展 376
一、佛教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376
二、三国、两晋的译经、传戒和求法 381
三、道安与早期般若学的六家七宗 387
(一) 整理佛教经典 387
(二) 建立僧团仪轨 388
(三) 探索般若智慧,兴起般若学研究 389
四、鸠摩罗什和僧肇所传播的“中观”思想 394
(一) 鸠摩罗什和他传译的大乘空宗之学 394
(二) 僧肇和《肇论》 397
五、慧远及其佛学思想 400
六、僧官制度的创建及其功能 403
(一) 僧官制度的产生 404
(二) 南朝僧官制度及其功能 406
(三) 北朝僧官体制的演化变迁 407
七、寺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410
(一) 寺院经济的产生与构成 410
(二) 寺院经济的来源 411
(三) 寺院经济的性质与经营方式 412
(四)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的弊端及国家加强控制的尝试 414
八、南北朝的译经、经录与僧传 415
(一) 译经事业及其代表人物 415
(二) 僧祐和他的《出三藏记集》、《弘明集》 418
(三) 慧皎和他的《高僧传》 420
九、竺道生的涅槃佛性说 422
十、群峰涌起的南北诸家师说 426
(一) 南北涅槃师及其在佛性问题上的争议 427
(二) 毗昙师和成实师 428
(三) 《三论》学的再弘传及三论师 430
(四) 《摄大乘论》与摄论师 430
(五) 《十地经论》与地论师 431
(六) 《楞伽经》和楞伽师 432
(七) 其他诸师 432
十一、观世音、弥勒和阿弥陀信仰的流行 433
(一) 观世音信仰 434
(二) 弥勒信仰 435
(三) 阿弥陀佛净土信仰 436
十二、佛教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438
(一) 佛教与文学 438
(二) 佛教与建筑 440
(三) 佛教与雕塑 441
(四) 佛教与绘画艺术 441
(五) 佛教与音乐 443
第五节 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443
一、三教的状况与相互关系 444
二、儒、释、道三教几次大的理论冲突 445
(一) 沙门敬王之争 446
(二) 白黑论之争 447
(三) 夷夏论之争 450
(四) 神灭论之争 452
三、三教冲突的政治表现--限佛、灭佛与兴佛 455
四、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461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宗教 465
第一节 概述 465
第二节 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 467
一、三教并奖政策的确定 467
二、三教之间的斗争 469
三、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 471
第三节 宗法性国家宗教祭礼的整饬 474
一、宗教祭礼的规范化 474
二、祭天仪制的讨论与修定 477
三、祭祖及丧服仪制的讨论与修定 479
四、其他宗教祭祀仪制的讨论与修定 481
五、国家宗教与唐代文化 484
第四节 佛教的繁荣与挫折 486
一、隋唐五代佛教的发展与王朝的管理 486
二、隋唐的译经与经录 495
三、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 498
(一) 天台宗 499
(二) 三论宗 504
(三) 三阶教 507
四、玄奘西行与唯识宗 508
五、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 515
六、高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 520
(一) 禅宗的创立与传承 520
(二) 禅宗的思想及其修习方法 525
七、律宗、净土宗和密宗 531
(一) 律宗 531
(二) 净土宗 533
(三) 密宗 536
八、前弘期佛教初传藏地及与本教的斗争 539
九、佛教与隋唐文明 544
(一) 佛教活动的社会化 544
(二) 佛教对诸多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 546
第五节 道教的隆盛 549
一、隋唐五代皇室崇道情况 549
二、道教清修无为理论的发展 553
(一) 清修无为派的著名道士 553
(二)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学 556
三、外丹道的兴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 564
四、道教与隋唐文化 568
第六节 若干西来新宗教的流行 570
一、景教的流行 570
二、伊斯兰教的初传 572
三、袄教的流传 575
四、摩尼教的流传 576
五、景、伊、袄、摩四教的流传与唐代文化 579
第六章 辽、宋、金、西夏时期的宗教 583
第一节 概述 583
第二节 辽朝宗教 585
一、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 585
(一) 木叶山崇拜与天地崇拜相结合 585
(二) 祭祖与丧葬仪式 587
(三) 祭孔与倡导儒学 587
二、佛教的流行及其社会影响 589
(一) 辽朝统治者与佛教 589
(二) 辽朝佛教的流派、人物及其著述 590
(三) 佛教与辽朝社会文化 594
第三节 宋朝宗教 596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修订 596
(一) 祭天地 597
(二) 社稷、岳读、九宫神、文宣武成及诸祠 599
(三) 宗庙与凶服 600
(四) 地方祭祀 602
二、禅、教并重与儒、佛合流 603
(一) 宋王朝的佛教政策与佛教的发展 603
(二) 宋代的译经与刻藏 605
(三) 宋代禅宗的新发展 607
(四) 天台宗的师承及其“山家”、“山外”之争 616
(五) 宋代其他诸宗 619
(六) 契嵩、智圆融会儒释的理论 622
(七) 佛教与宋代文明 626
三、道教的兴旺 630
(一) 统治者对道教的提倡 630
(二) 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 634
(三) 符箓派道教的衍化 638
(四) 宋朝道教对理学的影响 639
四、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与袄教的状况 640
(一) 摩尼教 640
(二) 伊斯兰教 643
(三) 犹太教 645
(四) 袄教 646
第四节 金朝宗教 647
一、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 647
(一) 萨满教 647
(二) 接受中原宗教礼制 648
(三) 宗教旧俗的保存 651
二、佛教的继续流行 652
(一) 金代有限度扶持佛教的政策 652
(二) 金代佛教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654
(三) 佛教与金代文化事业 656
三、河北新道教教派的出现和发展 657
(一) 全真道 658
(二) 太一教 664
(三) 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 667
第五节 西夏宗教 670
一、西夏统治者与佛教 670
二、西夏的赎经、译经与印经 674
三、西夏的僧人、流派和僧官制度 677
四、佛教与西夏社会文化 681
第六节 西藏佛教的再弘传及宗派的形成 684
一、后弘期佛教著名人物及其贡献 684
二、藏传佛教诸派及其理论 688
(一) 宁玛派 689
(二) 噶当派 689
(三) 萨迦派 690
(四) 噶举派 692
(五) 其他小流派 693
第七章 元朝的宗教 696
第一节 概述 696
第二节 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 697
一、郊天 697
二、宗庙 698
三、太社、太稷 698
四、宣圣 699
五、岳、镇、海、渎 700
六、蒙古旧俗 700
第三节 汉、藏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701
一、元朝帝王的崇佛政策 701
二、汉地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703
三、汉地佛门诸宗的流传 706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709
五、佛教与元代社会文化 714
第四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716
一、上座部佛教的传入 716
二、理论与经典 718
三、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 720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 723
第五节 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 726
一、邱处机与全真道的隆盛 726
二、江南正一道的繁荣景象 732
三、江南流行的净明道 734
第六节 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 737
一、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再次传入 737
二、伊斯兰教的好时光 740
三、犹太教有所发展 745
第七节 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 746
一、白莲教的产生与发展 746
二、元末白莲教起义 747
第八章 明朝的宗教 749
第一节 概述 749
第二节 国家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 750
一、郊祀 752
二、社稷、日月、先农、先蚕、高禖 753
三、神祗坛和天上、地下诸神 754
四、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 755
五、宗庙 757
六、丧礼与丧服 759
第三节 汉地佛教的延续与藏传佛教的改革 760
一、明代统治者的佛教政策与管理制度 760
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与明王朝的奖掖政策 765
三、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 769
(一) “国初第一宗师”--梵琦 770
(二) 临济名僧德宝、圆悟和法藏 771
(三) 曹洞名僧慧经、元来与元贤 777
四、明代其他诸宗 782
(一) 净土宗 782
(二) 天台宗 783
(三) 华严宗 783
(四) 唯识宗 784
(五) 律宗 785
五、明末佛教四大家 785
(一) 云栖袾宏 785
(二) 紫柏真可 789
(三) 憨山德清 790
(四) 蕅益智旭 793
六、佛教在社会文化中的辐射与延伸 795
(一) 禅宗与王阳明心学 796
(二) 佛教与文学 798
第四节 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 801
一、明王室与道教 802
二、道教教派与思想 807
三、道教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 811
四、《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 814
第五节 基督教的再传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816
一、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 816
二、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策略 820
三、南京教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822
四、“三柱石”护教之功与明末教会复兴 824
五、基督教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827
第六节 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 834
一、明王朝与伊斯兰教 834
二、经堂教育的兴起 839
三、汉文译著的出现 842
四、穆斯林与明朝文化 845
第七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 848
一、明代民间宗教概况与白莲教的演变 848
二、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 853
三、黄天教和弘阳教 858
四、三一教及其特点 862
五、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64
第九章 清朝前期的宗教 869
第一节 概述 869
第二节 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 870
一、坛制、祭设与仪注 872
二、尊孔与祭孔 875
三、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 877
四、贵族与平民之祭祖与丧礼 880
第三节 佛教的发展与转衰 884
一、清廷对佛教的推崇与管理 884
二、禅宗的派系流衍 889
三、汉地其他各宗 890
(一) 律宗 890
(二) 净土宗 891
(三) 华严宗 892
(四) 天台宗 893
(五) 唯识宗 893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 893
第四节 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 899
一、正一道的衰落 899
二、全真道的中兴 900
三、《道藏辑要》和新道书 904
四、道教文化在民间的扩散 905
第五节 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 909
一、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 909
二、八卦教的兴衰(含清水教、天理教) 911
三、其他教派的活动 918
四、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924
第六节 伊斯兰教的演进与苦难 925
一、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926
二、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928
三、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 933
四、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 936
第七节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及清廷的禁教 939
一、清初传教事业顺利发展 939
二、教会内部“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 943
三、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 946
四、东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传入 948
第十章 清朝后期的宗教 953
第一节 概述 953
第二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 954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 954
二、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祀 956
三、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 958
四、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 961
第三节 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 963
一、清后期佛教流衍大势 963
二、佛教宗派的苟延 966
三、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 968
四、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 970
五、动荡社会中的藏传佛教 974
第四节 道教的衰微和延续 977
一、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 978
二、晚清之全真道 979
三、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 984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厄运和搏进 989
一、穆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 989
二、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的流变 994
(一) 依黑瓦尼的创建和发展 995
(二) 西道堂的创建 996
(三) 若干重要门宦的后期传承 997
三、伊斯兰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 999
(一) 汉译《古兰经》 999
(二) 汉阿文并重的译著活动 999
第六节 近代社会矛盾漩涡中的基督教 1002
一、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 1002
二、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状况 1004
三、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1007
四、风起云涌的教案浪潮与义和团运动 1010
五、另一个侧面的评说 1015
第七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 1017
一、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 1017
二、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 1018
三、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 1022
四、真空教、斋教与一贯道 1026
(一) 真空教 1026
(二) 江南斋教 1026
(三) 一贯道 1027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的宗教 1029
第一节 概述 1029
第二节 佛教的“复兴”与改良运动 1032
一、开始向现代宗教形态过渡的佛教 1032
(一) 佛教组织的现代化努力 1032
(二) 佛教活动的现代化努力 1035
(三) 抗日战争后佛教的再趋衰微 1038
二、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1039
三、佛教大师的活动与思想 1041
(一) 敬安 1042
(二) 月霞 1043
(三) 谛闲 1043
(四) 省元与印光 1044
(五) 太虚 1045
(六) 圆瑛 1049
(七) 弘一 1050
四、著名学者卓有成效的佛学研究 1053
(一) 欧阳渐 1053
(二) 韩清净 1055
(三) 梁启超 1056
(四) 杨度 1057
(五) 熊十力 1060
(六) 汤用彤 1061
(七) 陈垣 1062
(八) 吕澂 1062
五、藏传佛教在诸多矛盾中艰难发展 1063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1068
一、政治时运影响道教命运 1068
二、道教学者重建道教理论的努力 1072
(一) 陈樱宁 1072
(二) 易心莹 1079
(三) 岳崇贷 1081
三、近代教外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1084
四、民国道教与民间文化 1086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新气象 1088
一、进入转折和动荡时期的中国穆斯林 1088
二、穆斯林宗教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1090
三、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1092
四、伊斯兰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1097
五、著名中国穆斯林学者的活动和贡献 1099
六、民国时期重要地区的伊斯兰教状况 1105
(一) 西北甘、宁、青、陕的伊斯兰教 1105
(二) 新疆的伊斯兰教及杨增新的宗教政策 1107
(三) 北平、上海、云南等地的伊斯兰教 1111
第五节 民间宗教信仰概貌 1114
一、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余波与散化 1114
二、民间秘密宗教的流衍与公开化 1119
(一) 黄天道 1120
(二) 在理教 1120
(三) 先天道 1122
(四) 真空道 1123
(五) 皈一道 1123
(六) 普渡道 1125
(七) 圣贤道 1126
(八) 九宫道 1127
(九) 同善社 1128
(十) 一贯道 1131
(十一) 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1133
(十二) 红枪会 1135
三、民间宗教风俗种种 1136
(一) 岁时节令中的宗教风俗 1137
(二) 人生礼仪中的宗教风俗 1138
(三) 行业诸神 1139
(四) 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禁忌 1140
(五) 神庙香火与算命、看相、跳神 1141
第六节 基督教加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1143
一、基督教顺利发展的内外条件 1143
(一) 教会传教策略的改变 1144
(二) 社会文化氛围的改善 1145
二、基督教各派的流布 1146
(一) 基督新教的传教活动及发展状况 1146
(二) 天主教的中国化努力及其发展状况 1150
(三) 东正教的兴衰 1153
三、基督教与民国政治 1154
四、基督教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其贡献 1161
第十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简介 1166
第一节 民族传统宗教 1167
一、萨满教 1167
二、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1174
(一) 佤族的原始宗教 1174
(二) 白族的“本主”崇拜 1175
(三) 彝族毕摩、苏尼的巫术活动 1177
(四) 纳西族的东巴教与《东巴经》 1180
第二节 道教与少数民族 1181
第三节 佛教与少数民族 1184
一、藏传佛教 1185
(一) 西藏的寺院与僧侣修习制度 1185
(二) 佛教与藏族社会 1188
(三) 藏传佛教与蒙族社会 1191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少数民族 1198
第四节 基督教与少数民族 1200
第五节 伊斯兰教与少数民族 1204
第十三章 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 1209
第一节 中国宗教史的发展阶段 1209
一、原始时期 1209
二、三代时期 1210
三、秦汉时期 1211
四、魏晋至宋元时期 1211
五、明清时期 1212
六、民国时期 1213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 1213
一、原生型宗教的连续存在和发展 1213
二、皇权始终支配教权 1215
三、多样性和包容性 1216
四、人文化和世俗化 1218
五、三重结构的衔接与脱节 1219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作用 1221
一、宗教与中国政治 1222
二、宗教与中国经济 1226
三、宗教与中国哲学 1228
四、宗教与中国道德 1231
五、宗教与中国文学艺术 1234
六、宗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1237
七、宗教与中国民俗 1239
八、宗教与内外文化交流 1241
主要参考书目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