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同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1773008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解读生活的含义,感悟生活的真谛。

序 1

第一章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4

1.2.1 研究意义 4

1.2.2 研究目的 9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9

1.3.1 研究范围 9

1.3.2 研究方法 10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10

1.4.1 技术路线 10

1.4.2 研究内容 10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10

2.1 可持续发展 15

2.1.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5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8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23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24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24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26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8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29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的研究 35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 37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38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42

3.1.1 对区域PRED系统的修正 42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43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46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48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48

3.2.2 SRED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的作用 50

3.2.3 区域S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51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2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54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60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60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61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65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77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77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84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88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88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93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101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101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103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107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111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112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118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120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21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125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1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41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141

5.1.2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146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53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156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60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160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165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69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71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172

5.3.2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174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177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83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183

6.1.2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87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190

6.2 青藏高原区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93

6.2.1 青藏高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 193

6.2.2 青藏高原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96

6.2.3 青藏高原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201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05

6.3.1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区划 206

6.3.2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8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210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7.1 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217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217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218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218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219

7.2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220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220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222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223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223

7.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224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24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的因素分析 227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232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试验区 232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233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支持系统8.1 法律保障体系 239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240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240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241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241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促进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241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242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243

8.3.1 财政支持政策 243

8.3.2 税费约束政策 245

8.3.3 绿色信贷政策 246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246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247

8.4 生态保护政策 248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248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249

8.4.3 完善草地产权 249

8.4.4 实施生态移民 250

8.4.5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50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253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253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254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254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256

8.6.1 “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256

8.6.2 义务教育政策 256

8.6.3 高等教育政策 257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257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258

8.7 社会保障政策 258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258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259

8.8 对口支援政策 259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260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260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261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261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262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264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266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268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273

9.1 研究结论 273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273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73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274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74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274

9.2 研究展望 275

9.2.1 研究的局限性 275

9.2.2 未来研究方向 275

参考文献 277

致谢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