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经筋学的起源与发展 8
第三节 经筋与人体各组织之间的关系 15
第四节 壮医经筋“四维相代”学说 18
第五节 壮医经筋“节交会”学说 19
第六节 壮医经筋“气街”学说 23
第二章 经筋生理功能及病因病机 26
第一节 经筋的生理功能 26
一、经筋的生理特点 27
二、经筋的功能与作用 29
第二节 经筋的病因病机 32
一、经筋的病因 32
二、经筋的病机 34
第三章 经筋病的症状及经筋病灶 39
第一节 壮医经筋病的症状 39
第二节 壮医经筋病灶 41
第四章 经筋的循行及筋结病灶分布 45
第一节 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45
一、手太阳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45
二、手少阳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46
三、手阳明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48
四、手太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49
五、手少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1
六、手厥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2
七、足太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4
八、足少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5
九、足厥阴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7
十、足太阳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59
十一、足少阳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60
十二、足阳明经筋的循行和分布 62
第二节 常见的筋结病灶及其分布 63
一、常见的筋结病灶好发区 63
二、常见的筋结病灶分布图 66
三、天部的筋结病灶分布图 68
四、人部的筋结病灶分布图 70
五、地部的筋结病灶分布图 71
第五章 经筋病的诊查方法 72
第一节 壮医经筋查灶法 72
一、壮医经筋查灶法的定义 72
二、壮医经筋查灶的要求和方法 73
第二节 壮医经筋病灶的特点和特征 74
一、壮医经筋病灶的特点 74
二、经筋病灶的形态特征 76
第三节 经筋病灶的诊查 79
一、常见经筋区域病灶的诊查 79
二、腰三角肋弓窝肌筋束劳伤经筋查灶法 84
三、多维性病灶的诊查 84
四、经筋查灶法的作用 85
第四节 常见筋结病灶的阳性体征类型 86
第六章 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机理 93
第一节 经筋病的治疗原则 93
第二节 经筋病的治疗机理 95
第七章 壮医经筋治疗方法 98
第一节 壮医经筋手法 98
一、壮医经筋的基本手法 99
二、壮医经筋的理筋手法 106
三、壮医理筋手法的基本功 111
四、壮医理筋手法图解 113
第二节 壮医经筋针刺消灶法 119
一、壮医经筋针刺消灶法的定义 119
二、壮医经筋针刺消灶法的施治原则 120
三、壮医经筋消灶法的针刺方法 121
四、壮医经筋针刺消灶法的注意事项 124
第三节 壮医经筋拔罐疗法 125
第四节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 127
第五节 壮医经筋综合疗法 128
第六节 常见经筋区的壮医经筋施治法 129
第八章 壮医经筋病的治疗 134
第一节 头面部病症的治疗 134
一、头皮皮下静脉丛炎 134
二、偏头痛 135
三、颞动脉炎综合征 137
四、筋性眩晕症 138
五、脑囊肿术后后遗症 140
六、筛前神经综合征 141
七、外展神经麻痹 142
八、青少年近视眼 143
九、面神经麻痹 145
第二节 肩颈部病症的治疗 146
一、急性斜颈(落枕) 146
二、肩胛提肌劳伤 148
三、冈上肌综合征 149
四、冈下肌综合征 150
五、颈椎病 152
六、颈肩综合征 155
七、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156
八、肋端综合征 157
九、筋性瘀积隐形胸痛 159
十、筋性梅核气 160
十一、筋性类冠心病 161
第三节 腹部病症的治疗 162
一、筋性类肝病 162
二、筋性类肾绞痛症 163
三、筋性类胃脘痛 165
四、颈胃综合征 167
五、筋性腹痛 168
六、溃疡病 169
七、输卵管结扎术后腹痛 171
八、腰椎体骨质增生症 172
九、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173
第四节 腰部、下肢部病症的治疗 174
一、腰上三角肌筋劳损 174
二、第三腰椎横突—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176
三、腰肌劳损伴股外侧皮神经疼痛 177
四、不明原因性下肢软瘫 178
五、股四头肌损伤 179
第五节 全身性病症的治疗 181
一、神经衰弱 181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 182
三、冷症 184
四、病窦综合征 185
五、中风后遗症 186
后记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