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体机能学基础理论 3
第1章 绪论 3
第一节 概述 3
一、人体机能学的概念与内容 3
二、人体机能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4
一、新陈代谢 4
二、兴奋性 5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5
第四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 6
一、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 6
二、人体机能的调控模式 7
第五节 健康与疾病 8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8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8
三、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9
四、疾病的转归 9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2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12
一、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2
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7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8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9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0
三、动作电位的触发与传导 20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22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23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24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26
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 28
第3章 人体的新陈代谢 32
第一节 糖代谢 32
一、概述 32
二、糖的分解代谢 33
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38
四、糖的异生 39
五、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40
第二节 脂类代谢 41
一、概述 41
二、脂肪的代谢 42
三、磷脂的代谢 46
四、胆固醇的代谢 47
五、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48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 50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51
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52
三、个别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56
第四节 能量代谢 58
一、生物氧化与ATP的生成 58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61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63
四、基础代谢 64
第五节 体温及其调节 65
一、人体体温及其正常波动 65
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 66
三、体温调节 69
第六节 发热 70
一、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70
二、发热的时相和热型 71
三、发热时人体代谢和机能变化 72
四、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73
第4章 血液 75
第一节 血量与血细胞比容 75
第二节 血浆 76
一、血浆的成分 76
二、血浆渗透压 76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77
一、红细胞 77
二、白细胞 80
三、血小板 82
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83
一、血液凝固 83
二、纤维蛋白的溶解 86
第五节 血型 88
一、ABO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 88
二、输血原则、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89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0
一、DIC的原因、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90
二、DIC的发展过程分期 92
三、DIC的临床表现 92
第5章 循环系统 95
第一节 心脏功能 95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96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100
第二节 血管功能 108
一、血管的功能分类与血流动力学 108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10
三、静脉血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12
四、微循环 114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15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16
一、神经调节 117
二、体液调节 121
第四节 休克 123
一、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123
二、休克的分期与微循环变化 124
三、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127
第五节 心力衰竭 128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 128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129
三、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30
四、心力衰竭时人体的代偿 131
五、心力衰竭时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 132
第6章 呼吸系统 135
第一节 肺通气 136
一、肺通气的动力 136
二、肺通气的阻力 138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40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42
一、肺换气 142
二、组织换气 145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45
一、氧的运输 145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47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48
一、呼吸中枢 148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49
第五节 缺氧 151
一、缺氧类型及特点 151
二、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 153
三、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55
第六节 呼吸衰竭 155
一、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56
二、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代谢和机能变化 158
三、氧气疗法 159
第7章 消化系统 162
第一节 概述 162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62
二、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163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164
一、口腔内消化 164
二、胃内消化 165
三、小肠内消化 169
四、大肠的功能 172
第三节 吸收 173
一、吸收的部位 173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74
第四节 肝脏代谢 176
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77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178
三、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179
第五节 肝性脑病 183
一、肝性脑病的原因、分类与分期 183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83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187
第8章 泌尿系统 189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189
一、肾的结构特点 189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91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191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91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195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199
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00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202
第四节 尿液及其排放 204
一、尿量 204
二、排尿反射 204
第五节 肾衰竭 205
一、急性肾衰竭 205
二、慢性肾衰竭 208
三、尿毒症 211
第9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 213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213
一、水代谢 213
二、电解质代谢 214
第二节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215
一、脱水 216
二、水肿 219
三、钾代谢紊乱 221
第10章 酸碱平衡及紊乱 226
第一节 酸碱平衡 226
一、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226
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22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 229
一、酸碱平衡紊乱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229
二、酸碱平衡紊乱 230
第11章 感觉器官 237
第一节 概述 237
一、感受器的分类 237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38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38
一、眼的折光系统功能 239
二、眼的感光功能 242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244
第三节 听觉器官 245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246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247
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249
第四节 前庭器官 249
一、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 249
二、半规管的功能 250
三、前庭反应 251
第12章 神经系统 253
第一节 神经元及其功能 253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253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255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258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60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260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61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61
二、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递的特征 262
三、中枢抑制 262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264
一、脊髓与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264
二、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 264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 267
四、痛觉 269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0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0
二、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274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5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7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7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79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279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82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283
一、条件反射 283
二、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和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 284
第八节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睡眠 284
一、脑电图和皮质诱发电位 284
二、觉醒与睡眠 285
第13章 内分泌系统 288
第一节 概述 288
一、激素的分类 288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89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289
四、激素的分泌调节 290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291
一、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292
二、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293
第三节 甲状腺 294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运输 294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96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97
第四节 肾上腺 298
一、肾上腺皮质 298
二、肾上腺髓质 301
第五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301
一、甲状旁腺激素 301
二、降钙素 302
三、维生素D3 302
第六节 胰岛 303
一、胰岛素 303
二、胰高血糖素 304
第七节 性腺 305
一、男性性腺 305
二、女性性腺 306
三、胎盘激素 309
第14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 312
第一节 核苷酸代谢 312
一、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312
二、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313
三、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313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313
一、DNA的复制 313
二、逆转录 315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316
一、转录 316
二、转录后加工 317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18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 318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319
三、蛋白质翻译后加工 321
第五节 基因工程 321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 321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322
第六节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323
一、基因诊断 323
二、基因治疗 325
第二篇 机能学实训 331
第15章 实训导论 331
第一节 机能学实训简介 331
第二节 机能学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 331
一、教学内容 331
二、教学目标 331
三、教学要求 332
第三节 实验报告的撰写 332
一、实验报告撰写的意义 332
二、实验报告格式及内容 332
第四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334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334
二、实验设计的要素和原则 335
第16章 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 338
第一节 有关生物信号的基础知识 338
一、生物电信号的基本特性 338
二、生物信号的交、直流特性 339
三、生物信号的输入方式 340
四、生物信号的滤波处理 340
五、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341
第二节 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 341
一、仪器面板 342
二、软件窗口界面功能 342
三、参数设置简便操作方法 344
第三节 其他常用设备 344
一、分光光度计 344
二、恒温器 347
三、HX-200动物人工呼吸机 348
四、换能器 349
第17章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 351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的优势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 351
一、动物实验研究的优势 351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 352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356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 356
二、实验动物性别的辨别 359
三、实验动物的编号 359
四、常用给药方法 360
五、动物被毛的去除法 364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365
一、常用麻醉药 365
二、麻醉方法 366
三、麻醉操作要求 367
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 367
一、术前准备 368
二、手术 368
三、兔颈部手术及插管方法 369
四、腹部手术 373
五、股部手术及插管方法 375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377
一、蟾蜍的处死方法 377
二、大白鼠和小白鼠的处死方法 377
三、豚鼠、兔、猫的处死方法 377
第六节 动物实验常用生理溶液 377
一、常用的生理溶液配制 377
二、生理溶液的用途 378
第18章 神经系统实验 379
第一节 生理特性观察及常用生理指标测定 379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及传导速度测定 379
实验二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83
实验三 坐骨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386
实验四 人体腱反射检查 388
实验五 家兔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390
实验六 家兔去大脑僵直 391
第二节 综合实训项目 392
骨骼肌肌膜动作电位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392
第19章 血液与血液循环系统实验 395
第一节 生理特性观察及常用生理指标测定 395
实验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95
实验二 血液凝固 396
实验三 ABO血型鉴定 397
实验四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399
实验五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402
实验六 心音和心音图 404
实验七 蛙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407
实验八 血清葡萄糖测定 408
第二节 综合实训项目 409
项目一 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因素 409
项目二 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及急性失血的代偿反应 412
项目三 体位改变、运动对心率与动脉血压的影响 415
项目四 急性右侧心力衰竭 416
第20章 呼吸系统实验 418
第一节 常用生理指标测定 418
实验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418
第二节 综合实训项目 419
项目一 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实验 419
项目二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421
项目三 几种常用的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423
第21章 消化系统实验 427
第一节 生理特性观察 427
实验一 消化道运动的观察 427
实验二 转氨基作用 428
第二节 综合实训项目 429
项目一 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29
项目二 离体豚鼠回肠实验 430
第22章 泌尿系统实验 433
综合实训项目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433
第23章 感官系统实验 436
第一节 生理特性观察及常用生理指标测定 436
实验一 视力测定 436
实验二 视野测定 437
实验三 盲点的测定 439
实验四 瞳孔反射 439
实验五 声波的传导途径 440
第二节 综合实训项目 441
项目一 破坏动物一侧迷路的效应 441
项目二 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的观察 442
项目三 传出神经药物对瞳孔的作用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