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育学 3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3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4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1
第三节 现代教育观 19
第二章 教育基本原理 22
第一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23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0
第三章 教育目的 36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37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39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40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41
第四章 教育制度 44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45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45
第三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48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52
第一节 学生 53
第二节 教师 58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 64
第四节 教师职业素养 67
第五节 师生关系 71
第六章 课程 74
第一节 课程概述 75
第二节 课程类型 79
第三节 课程设计 80
第四节 课程实施 81
第五节 课程评价 83
第六节 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84
第七章 教学 92
第一节 教学概述 93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96
第三节 教学过程 99
第四节 教学设计 101
第五节 教学模式 105
第六节 教学原则 109
第七节 教学方法 112
第八节 教学环节 115
第八章 德育 121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22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27
第三节 德育原则 129
第四节 德育方法 131
第五节 德育模式 133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36
第一节 班级概述 137
第二节 班级管理 137
第三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40
第四节 班级活动 143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149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4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50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50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53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158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59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162
第三节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167
第四节 心理发展差异与因材施教 17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77
第一节 学习概述 178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理论 180
第三节 学习的人本理论 193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96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97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200
第三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203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05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206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07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10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212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16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217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219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221
第七章 技能的学习 224
第一节 技能及其作用 225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226
第三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229
第八章 学习策略 233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234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234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239
第九章 问题解决学习 242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243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246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249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250
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252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 254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57
第五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260
第六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261
第七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262
第十一章 教学设计 264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65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266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266
第十二章 课堂管理 269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270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271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272
第四节 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 274
第五节 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机构的联系 275
第十三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276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76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277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 280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81
第二节 心理评估与心理辅导 285
第三节 教师心理健康 291
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