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与物质结构 1
第一节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1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
二、原子的组成 2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
四、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6
第二节 分子结构 12
一、离子键 12
二、共价键 12
三、分子极性和氢键 14
第三节 化学反应 16
一、化学反应的概念 16
二、化学方程式 17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 17
第四节 化学计量 18
一、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8
二、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0
三、摩尔质量及计算 21
四、化学反应中的计算 22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26
第一节 分散系 26
一、离子或分子分散系 26
二、粗分散系 26
三、胶体分散系 27
第二节 溶解度 27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7
二、溶解度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8
三、相似相溶规则 29
第三节 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及其计算 29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9
二、溶液组成表示法之间的换算 33
第四节 溶液的配制 34
一、一般溶液的配制 3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37
第五节 电解质溶液 37
一、电解质与电离 37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7
三、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38
四、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39
第六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39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39
二、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40
三、溶液的渗透压 41
第七节 胶体溶液 44
一、溶胶 44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45
三、凝胶 46
第三章 化学平衡 48
第一节 化学平衡概述 48
一、化学平衡 48
二、化学平衡常数 49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51
第二节 酸碱平衡及其应用 52
一、酸碱质子理论 52
二、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54
三、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56
四、盐的水解及其应用 58
五、缓冲溶液与溶液pH的控制 61
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 65
一、沉淀溶解平衡 65
二、溶度积规则 66
三、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66
第四节 配位平衡及其应用 68
一、配位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68
二、配位化合物形成的特征 71
三、配位平衡 71
第五节 氧化还原平衡及其应用 74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 74
二、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76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80
第四章 常见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84
第一节 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84
一、卤素单质 84
二、氢卤酸和卤化物 86
三、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86
四、拟卤化合物 88
第二节 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89
一、焰色反应 89
二、氢氧化物 89
三、重要的盐类 90
第三节 氧和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93
一、臭氧和过氧化氢 93
二、硫及其化合物 94
第四节 氮和磷的重要化合物 96
一、氨和铵盐 96
二、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97
三、磷的含氧酸及其盐 99
第五节 碳和铅的重要化合物 99
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00
二、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100
三、铅的化合物 102
第六节 铁和锰的重要化合物 103
一、铁的化合物 103
二、锰的化合物 104
第七节 无机物的检验 105
一、无机物的鉴别 105
二、杂质离子的检查 108
三、无机物的含量测定 109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113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113
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113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1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15
一、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115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17
三、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118
四、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 120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和分类 120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团 120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22
第四节 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 123
一、立体效应 123
二、电子效应 124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126
一、俗名 126
二、系统命名法 127
第六章 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鉴定 135
第一节 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 135
一、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135
二、羟基 137
三、醚键 139
四、羰基 139
五、羧基 140
六、氨基 142
七、酰胺基 143
八、酯基 144
第二节 官能团的鉴定 145
一、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145
二、官能团的鉴定 146
第七章 常见无官能团和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 149
第一节 常见无官能团有机化合物 149
一、烷烃和环烷烃 149
二、芳香烃 151
第二节 常见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 153
一、烯烃 153
二、炔烃 155
三、醇 155
四、酚 159
五、醚 162
六、醛 164
七、酮 166
八、羧酸 168
九、胺 171
十、酯 175
十一、酰胺 177
第八章 常见多官能团化合物和杂环合物 181
第一节 常见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81
一、取代羧酸 181
二、糖类 189
第二节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197
一、杂环化合物 197
二、生物碱 201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应用 204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204
二、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206
第九章 立体异构 209
第一节 顺反异构 210
一、顺反异构的定义 210
二、顺反异构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10
三、顺反异构体的构型表示方法 211
四、顺反异构体的性质 212
第二节 旋光异构 213
一、偏振光和旋光性 213
二、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214
三、旋光性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215
四、旋光性物质结构和构型的表示方法 217
五、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 219
六、对映异构体的性质 219
附录 222
附录一 酸、碱的电离常数 222
附录二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K) 224
附录三 标准电极电势(298K)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