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言 1
1.1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
1.2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发展简史 2
1.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在骨伤专业中的地位 5
2.细菌学概述 7
2.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
2.1.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7
2.1.2细菌细胞的结构 8
2.1.3细菌的特殊结构 10
2.1.4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12
2.2细菌的生理 13
2.2.1细菌的营养 13
2.2.2细菌的生长繁殖 14
2.2.3细菌的新陈代谢 16
2.2.4细菌的人工培养 18
2.3环境与微生物 20
2.3.1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 20
2.3.2人体正常微生物群与健康 23
2.3.3环境中微生物与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 24
2.4消毒与灭菌 24
2.4.1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5
2.4.2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6
2.5噬菌体 28
2.6抗菌物质 29
2.6.1抗生素 29
2.6.2中药的抗菌作用 29
2.7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0
2.7.1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 30
2.7.2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31
2.7.3突变 32
2.7.4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32
2.7.5细菌的耐药性及其遗传 33
2.7.6细菌遗传和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34
2.8病原菌、条件致病菌自然感染与医源性感染 35
2.8.1病原菌 35
2.8.2条件致病菌 40
2.8.3自然感染与医源性感染 42
3.免疫学基础 46
3.1免疫概述 46
3.1.1免疫的功能与概念 46
3.1.2机体天然防御功能 47
3.2抗原 52
3.2.1抗原的概念 52
3.2.2抗原的必备条件 52
3.2.3抗原的种类 54
3.2.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55
3.3免疫系统 57
3.3.1免疫器官 57
3.3.2免疫细胞 58
3.3.3免疫体液性因子 63
3.3.4免疫球蛋白 64
3.4免疫应答 69
3.4.1体液免疫应答 69
3.4.2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70
3.5炎症、创伤感染和抗感染免疫 71
3.5.1常见的炎症创伤感染菌 71
3.5.2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71
3.6变态反应 73
3.6.1Ⅰ型变态反应 73
3.6.2Ⅱ型变态反应 77
3.6.3Ⅲ型变态反应 79
3.6.4Ⅳ型变态反应 82
3.7免疫学的应用 85
3.7.1免疫学在防治疾病中的应用 85
3.7.2创伤感染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88
3.7.3免疫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0
3.8中医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96
3.8.1中药与免疫 96
3.8.2针灸与免疫 110
4.原核型微生物(一) 103
4.1化脓性球菌 103
4.1.1葡萄球菌 103
4.1.2链球菌 105
4.1.3淋球菌 107
4.1.4脑膜炎球菌 108
4.2厌氧性细菌 110
4.2.1概述 110
4.2.2厌氧芽胞杆菌 112
4.2.3无芽胞厌氧菌 115
4.3肠道杆菌 118
4.3.1概述 118
4.3.2大肠杆菌 119
4.3.3沙门氏菌属 120
4.3.4志贺氏菌属 123
4.3.5变形杆菌属 124
4.4霍乱弧菌 124
4.5分枝杆菌属 127
4.5.1结核杆菌 127
4.5.2非典型分枝杆菌 130
4.5.3麻风杆菌 131
4.6其它病原性细菌 131
4.6.1绿脓杆菌 131
4.6.2创伤感染性弧菌 133
4.6.3流行性感冒杆菌 134
4.6.4白喉杆菌 135
4.6.5炭疽杆菌 136
4.6.6布氏杆菌 136
4.6.7鼠疫杆菌 137
4.6.8嗜肺军团菌 137
4.6.9弯曲菌属 138
5.原核型微生物(二) 139
5.1衣原体 139
5.1.1概述 139
5.1.2引起人类感染的衣原体 140
5.2支原体 142
5.3立克次体 144
5.4螺旋体 146
5.4.1钩端螺旋体 147
5.4.2梅毒螺旋体 149
5.4.3回归热螺旋体 149
5.5放线菌 150
5.5.1衣氏放线菌 150
5.5.2诺卡氏菌 151
6.病毒 152
6.1病毒的基本性状 152
6.1.1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152
6.1.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52
6.1.3病毒蛋白质的特性 154
6.1.4病毒的血凝现象 154
6.1.5病毒的干扰现象 154
6.1.6病毒的抵抗力 155
6.2病毒的增殖 155
6.3病毒的人工培养 157
6.4病毒的遗传变异 158
6.5病毒的致病性 159
6.6机体对病毒的免疫性 162
6.7肠道病毒 164
6.7.1脊髓灰质炎病毒 165
6.7.2柯萨基病毒 166
6.7.3埃可病毒 166
6.7.4轮状病毒 166
6.8呼吸道感染病毒 167
6.8.1流行性感冒病毒 167
6.8.2麻疹病毒 169
6.9虫媒病毒 171
6.9.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71
6.9.2森林脑炎病毒 172
6.9.3登革热病毒 173
6.10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173
6.11狂犬病病毒 175
6.12疱疹病毒 176
6.12.1单纯疱疹病毒 176
6.12.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77
6.12.3其它疱疹病毒 177
6.13肝炎病毒 177
6.13.1甲型肝炎病毒 177
6.13.2乙型肝炎病毒 178
6.13.3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81
6.13.4丁型肝炎病毒 181
6.1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82
6.15其它病毒 184
6.15.1风疹病毒 184
6.15.2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84
6.15.3呼吸道合胞病毒 184
6.15.4亚病毒 184
7.真菌 186
7.1真菌概述 186
7.1.1真菌在生物界中的位置和分类 186
7.1.2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87
7.1.3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88
7.1.4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190
7.1.5真菌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91
7.2主要病原性真菌 162
7.2.1深部感染真菌 192
7.2.2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195
7.2.3浅部感染真菌 195
8.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198
8.1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 198
实验1.细菌形态及结构的观察 198
实验2.细菌的人工培养 200
实验3.环境与细菌 202
实验4.消毒灭菌 203
实验5.中草药、抗生素、消毒剂的抑菌作用 204
8.2免疫学实验 205
实验6.吞噬试验 205
实验7.溶菌酶的溶菌作用 205
实验8.补体溶血反应 206
实验9.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06
实验10.E——花环试验 206
实验11.凝集试验 207
实验12.沉淀反应 207
实验13.豚鼠过敏试验 207
8.3各种微生物实验 208
实验14.细菌形态及菌落观察 208
实验15.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试 209
实验16.厌氧芽胞杆菌实验 209
实验17.肠道杆菌鉴定 211
实验18.其它微生物实验 212
实验19.病毒学实验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