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政治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节 哲学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 3
第二节 物质与意识 4
第三节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6
第四节 认识与实践 7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10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11
第七节 阶级与国家 12
第八节 社会意识 13
第九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5
第十节 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15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18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18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8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1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20
第五节 统一战线 21
第六节 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22
第七节 党的建设 22
第八节 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23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24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 26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8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 30
第四章 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33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精神要点 33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35
第三节 坚持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39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精神 43
第五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44
第二部分 经济 49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9
第一节 经济体制 49
第二节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0
第三节 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53
第四节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 56
第五节 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57
第六节 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61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市场规则 63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 64
第一节 供求理论及均衡价格机制 64
第二节 效用理论及消费者选择 67
第三节 成本理论和生产者选择 68
第四节 市场结构理论 70
第五节 生产要素市场 72
第六节 福利经济学 74
第七节 市场失灵理论 77
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 81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 81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 85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 89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95
第五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97
第三部分 法律 103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10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03
第二节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106
第三节 依法治国理论 111
第二章 宪法 112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 112
第二节 国家性质 113
第三节 选举制度 114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16
第五节 国家机构 119
第六节 国家赔偿法 122
第三章 其他部门法律 127
第一节 行政法 127
第二节 刑法 136
第三节 民法 140
第四节 经济法 146
第五节 社会法 155
第六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160
第四部分 管理 167
第一章 公共行政 167
第二章 公共政策 200
第三章 事业单位制度 215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 215
第二节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219
第三节 事业单位改革概述 225
第四节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227
第五节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230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24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2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2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245
第三章 职业道德 250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述 250
第二节 职业道德修养 254
第三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255
第六部分 科学技术 261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26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261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263
第二章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269
第一节 科学常识 269
第二节 科学前沿问题 273
第三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276
第一节 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276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化 283
第七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 289
第一章 公文基础知识 289
第一节 公文概述 289
第二节 公文写作 294
第三节 公文处理 301
第二章 事务文书知识 305
第三章 会议性文书知识 309
第四章 规章协议性文书知识 312
第五章 科技文书知识 316
第六章 学术论文写作知识 329
第八部分 国情国策、云南省省情 345
第一章 国情国策 345
第一节 国土与资源 345
第二节 人口与国民素质 348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 350
第四节 社会经济结构 352
第五节 生态环境状况 356
第六节 综合国力 359
第二章 云南省省情概况 361
第一节 云南主要特点概述 361
第二节 历史文化 362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 365
第四节 自然资源 369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71
第三章 云南州市概况 378
第一节 昆明市 378
第二节 玉溪市 380
第三节 曲靖市 382
第四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 384
第五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387
第六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390
第七节 临沧市 392
第八节 普洱市 395
第九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396
第十节 昭通市 399
第十一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401
第十二节 丽江市 403
第十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406
第十四节 保山市 407
后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