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特性 5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实验室 10
第四节 研究方向 14
第五节 实践教学 17
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 25
第一节 概述 25
第二节 溧水“街上话”(u)变项 31
第三节 应答语“行/成”变项 37
第四节 “有+VP”句式的使用情况 43
第五节 总结 48
第三章 互动社会语言学 52
第一节 概述 52
第二节 会话策略 58
第三节 现出语法 64
第四节 社会语用学 72
第五节 总结 78
第四章 语言接触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奥克兰华人日常对话中的语码转换 89
第三节 马来西亚柔佛州客家人的语言转用 97
第四节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社区语言 106
第五节 总结 111
第五章 言语社区理论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社区的语言状况 123
第三节 南京市“小姐”称呼语的使用情况 131
第四节 农民工言语社区调查研究 136
第五节 总结 142
第六章 城市语言调查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区语言研究 155
第三节 南京“问路”调查 160
第四节 广州市语言文字使用调查 164
第五节 总结 171
第七章 语言认同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上海方言与地域认同 181
第三节 父亲称谓与社会认同 189
第四节 汉语的名称研究 194
第五节 总结 201
第八章 语言规划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第二节 新加坡双语家庭 212
第三节 字母词研究 219
第四节 “作/做”变异研究 224
第五节 总结 231
第九章 总结 235
第一节 “实践”的原则 235
第二节 面向社会现实 237
第三节 学以致用 241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