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女性劳动就业》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锦棠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15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篇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5

第一章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5

一、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高于女性 7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性别 11

(一)研究投资对象的意义 11

(二)两性自然生理差异及其“天赋才能” 12

三、人力环境与性别租金 14

(一)人力环境与人力资本价值 14

(二)性别租金 15

四、人力环境等级与男女人力资本价值实现 16

(一)人力环境与男女人力资本价值实现 16

(二)人力环境分等 18

(三)当前人力资本处于中等人力环境 18

五、男女相对人力投资价值的变化 20

六、结语 22

第二章 “综合劳动能力”性别比较 23

一、男女两性智商相当 24

(一)案例 24

(二)分析评论 24

二、生理基础依然影响女性就业 25

三、心理素质依然影响女性成功 25

(一)案例 25

(二)分析评论 26

四、事业家庭取向依然男女有别 26

(一)案例 27

(二)分析评论 27

五、结语 28

第三章 关于性别差异的经济学范式及其评价 29

一、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理论 29

(一)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理论 29

(二)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论评价 30

二、性别歧视理论 30

(一)性别歧视理论 30

(二)性别歧视理论评价 31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32

(一)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 32

(二)性别职业隔离 33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评价 34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34

(一)妇女就业条件论 35

(二)串谋行为理论 35

五、女权主义理论 35

(一)社会性别理论 35

(二)可比价值理论 37

第四章 马克思妇女就业理论 37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参加公共劳动是有条件的 37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妇女参加公共劳动的条件 39

三、条件与现状比较 40

四、关于“妇女参加公共劳动的条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补充 42

五、结论 43

第二篇 中国女性就业分析 44

第五章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女性就业 44

一、就业与工资中外性别比较 44

(一)两性劳动参与率中外比较 44

(二)两性工资报酬比率中外比较及与港澳台比 45

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女职工就业史 46

(一)1949-1977年中国城镇妇女就业史 46

(二)就业工资“男女平等”的原因分析 48

三、经济转型对妇女就业的影响 50

(一)大邱庄“妇女回家” 50

(二)城镇女性就业难 50

(三)妇女“阶段就业” 52

(四)“编余职工”“下岗职工”中女性比例高 52

(五)男女不同工亦同酬现状发生变化 53

四、女性就业还要接受考验 55

(一)经济改革以来的女工就业率及原因推测 55

(二)城镇女性就业还要接受考验 57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 57

(一)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58

(二)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 59

(三)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使女性有合理的生活水平 59

六、结语 60

第六章 下岗女工状况调查分析——北京市与其他省市比较 61

一、北京市下岗女工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61

(一)研究目的 61

(二)研究方法 61

二、北京市下岗职工基本情况 62

(一)企业在职职工与下岗职工的性别比例 62

(二)下岗职工的年龄状况 63

(三)下岗职工的文化状况 64

(四)下岗职工的职务状况 64

三、北京市下岗发生原因的性别比较 64

四、北京市下岗再就业情况性别比较 65

(一)再就业职工性别比较 65

(二)再就业途径性别比较 66

(三)再就业者社会特征的性别比较 67

五、劳动工资与劳动效率的性别比较 68

(一)对男女劳动者工作效率的评价 68

(二)工资收入的性别比较 69

六、企业用工意向 70

(一)被调查企业未来对男女劳动力的需求 70

(二)生育保障制度改革有利于女性就业 71

(三)女性的工资期望低于男性 71

七、总结与评论 72

(一)北京市下岗与再就业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 72

(二)北京市下岗再就业工作中没有明显的性别不公正现象 72

(三)职工下岗主要不是自身素质的原因并不能证明男女职工没有素质上的差距 73

(四)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 73

第七章 性别歧视判断标准探讨 73

一、关于性别歧视的学术定义 74

(一)联合国定义 74

(二)经济学定义 74

二、性别歧视判断标准 75

三、性别正视 75

四、性别歧视举例 77

五、反向歧视 78

六、反歧视策略 79

七、判断标准的悖论 80

第三篇 女性社会保障 81

第八章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 82

一、生育保险制度定义 82

二、中国生育保险制度及其变迁 83

(一)新中国初期生育保险 83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文化革命”时期生育保险 84

(三)生育保险在经济改革年代矛盾重重 85

(四)全国各地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尝试 85

(五)生育保险从企业保险走向社会统筹 86

三、我国生育保险及保险统筹现状 86

(一)经济转型对生育保险有较大冲击 86

(二)我国生育保险统筹覆盖面 88

(三)生育统筹基金收支 88

(四)生育统筹进展特点 89

四、总结与评价 89

第九章 职工生育保险中的利益关系 90

一、关于职工生育保险的目的 90

(一)关于职工生育保险目的的几种表述 90

(二)职工生育保险目的之我见 92

二、职工生育保险与男性责任 93

(一)男性也是生育保险的对象 93

(二)生育保险要强调男性责任 94

三、生育保险覆盖面与女工权益 95

四、女工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 95

(一)女工有怀孕告知义务使企业有回旋的余地 95

(二)规定最低缴费时限和工作时限控制生育保险经费支出 95

(三)我国生育保险工资替代率有下降的空间 96

五、总结 97

第十章 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与现状 98

一、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定义 98

二、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变迁 99

(一)女工劳动保护初步规定(1951—1956) 99

(二)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形成(1956—1960) 99

(三)女工劳动保护制度规范完善(1979年—1993年) 100

三、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评估 100

四、中国女工劳动保护现状 102

五、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改革的建议 104

(一)做好对现有女工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贯彻执行 104

(二)在社会化以前严格落实企业女工劳动保护 104

(三)努力在非国营企业乡镇企业建立女工劳动保护制度 105

(四)对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 105

第十一章 女性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 106

一、养老保险中有关两性养老金利益的规定 106

(一)影响两性养老金分配的三个前提 106

(二)影响养老金在男女之间分配的保险规定 107

二、我国男女退休年龄及有关保险规定 111

(一)建国初期 111

(二)1956年以后 111

(三)1978年以后 112

(四)1993年以后 112

(五)1997年以后 113

三、我国男女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分配 113

(一)传统养老保险中男女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利益的影响 114

(二)现代养老保险中男女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利益的影响 117

四、养老金在两性间分配的两项原则 117

(一)社会保障分配原则 117

(二)养老金性别分配原则 118

五、男女不同退休年龄及其理由 120

(一)世界各国男女退休年龄一般情况 120

(二)关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的不同理由 122

(三)关于提高我国女性退休年龄 124

(四)小结 125

六、结语 125

参考文献 127

附录 137

后记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