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危机与中国改革起源——对改革前30年发展轨迹的重新梳理 1
苏共二十大引出的改革思考为什么转向? 2
大灾荒后的调整为什么没有引出改革? 9
改革为什么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启动 12
中国改革初期对各国经验的系统考察和借鉴 19
走出国门看世界带来的新信息 20
为中国改革和发展寻找国际经验 25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经济学 33
借鉴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经验 40
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 46
一、对外开放的历史机缘 47
二、“借钱搞建设”的新思路 51
三、为什么倾向于中外合资经营? 56
四、外商是怎样逐步进入中国的? 61
五、华人资本的特殊作用 66
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内情 70
边境上的尴尬与机会 70
批准广东、福建先走一步 76
经济特区的立法与筹建 80
经济调整考验特殊政策 84
为什么没有在其他省市办特区? 91
中国70年代末的就业危机与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契机 95
一个具有“爆炸性”的社会问题 96
出路何在?广开就业门路 99
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105
城镇个体经济的恢复 111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及其矛盾 118
为什么选择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改革突破口? 119
扩权试点的动力与阻力 123
扩权改革与旧体制的矛盾 130
超越放权让利改革思路 134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以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 139
一、农民选择家庭经营的历史缘由 140
二、农村率先突破凝聚了改革共识 146
三、农村改革推动了市场化趋势 151
四、“民工潮”引发出制度和社会变迁 158
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 165
一、城乡分割户籍制度的形成 165
二、二元社会结构的成因 174
三、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安排 180
四、二元治理模式的历史影响 187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190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酝酿 191
二、放权让利:改革的最初思路 198
三、从强调“市场调节”到强调“计划经济” 205
四、改革在“体制外”取得突破性进展 212
五、改革思路的重大突破 222
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与价格闯关 227
“价格双轨制”是怎样形成的 227
“价税财联动”方案为什么搁置? 233
“价格闯关”决策是怎么出台的? 239
闯关受阻及其检讨 2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认 254
“国家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254
围绕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持续的争论 257
改革最终越过它的临界点 260
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262
扩权、改组与利改税 263
普遍推行承包制 266
突破产权改革的瓶颈 271
“抓大放小”与“三年解困” 274
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280
中国市场化转轨之路 284
最初的改革思路 286
体制外力量的成长 288
农村突破的意义 291
开放推动改革 294
越过市场化门槛 297
中国改革亟需凝聚共识,寻求新突破 300